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4|回复: 0

三国三十六计之借刀杀 人计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进士
  • 打卡总天数:88
  • 打卡月天数:13
  • 打卡总奖励:1106
  • 最近打卡:2024-05-31 20:08:35

998

主题

48

回帖

5977

积分

版主

积分
5977
发表于 2024-3-20 20: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1 n, s6 S' U2 r. V- Q
三十六计中有一招叫"借刀杀 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也是“胜战计”系列里的第3计。该计最为阴险毒辣之处.就是借对手或敌人的手,除去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而自己又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这样的例子了.郑桓公欲灭刽国,碍于它还有一批忠臣良将在守护着,不敢妄动.后来郑桓公利用刽国国君多疑的个性,故意在国内举行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公开宣布刽国的那些忠臣良将和自己约好,准备里应外合夺取刽国.并煞有介事的把伪造的盟书埋在祭坛下面.故意让刽国谍人偷走.刽国国君拿到盟书后,立即把名单上的人全部抓了起来.而郑桓公知道后,还向刽国发出威胁,声称如不释放这些人,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下刽国国君更相信了,索性把这些忠心的大臣全咔嚓了.他前脚刚杀完,后脚郑国就打了进来,一举灭掉了刽国.这时刽国国君才恍然大悟,自己中计了.这就是"借刀杀 人"计的阴毒之处.在三国中不乏这样的场面.' S" ^4 o3 _! F' x& X

- [) q$ h, n- J6 |+ `  a
$ X; _7 o, m0 N" d% ?- U       借计一,吕布之死.先后二次被别人当刀使唤.第一次被董卓用高官厚禄,金钱宝马给引诱了,当了杀义父丁原的刀.第二次王允用美人计使他上钩,当了杀二干爹董卓的刀.俗语有"玩火者必自 焚".最后吕布被刘备,借了曹操的手给除掉了.昔日纵横四海,人见人爱,三国时最锋利的快刀,如今却成了人人唾弃的案板上的肉,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事.因为就在临死前,吕布还幻想能成为曹操的刀,以替曹阿瞒卖命来保命呢.这也算是三国中最具落差的借刀杀 人计吧.2 h% B# \6 M# d; h+ O; w" W

8 g( F' b  t4 X3 {/ x* z, a9 H/ H+ [5 D! C  a' _' v% E
       借计二,祢衡之死.三国中最狂妄的人.第23回,祢狂士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裸体骂曹,并辱及操手下众文武,可见其为人之傲.曹操对他是恨之入骨,一脚把祢衡踢到荆州刘表那里去了.对此,曹操的解释是:"我不杀衡,自有人杀衡".祢衡到了荆州,仍是劣性不改,到处骂娘,把刘表及其手下骂了个遍,没人不恨他的.不过再怎么说,人家刘表毕竟是个有身份的人,大贵族,大名士,大文化人,荆州八俊之一,也不是浪得虚名的.替曹操当刀使的事,刘景升是不屑做的.于是依葫芦画瓢,刘刺史表狠狠的一脚,把祢衡踢到江夏黄祖那里去了.黄军阀不负刘表所望,最终在一次酒醉后,因祢狂妄骂他是土偶人,一刀把这位三国历史上最遭人嫌的狂人给砍了.这也是三国中最滑头的一出借刀杀 人之计.
7 r4 A* r- N) j. M6 ^( _* L) b$ g0 V- ]3 h& `4 X4 J

9 ^- N+ l" w: u- L' r1 H' |       借计三,张郃之死.他的死可以说和司马懿脱不了关系.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国由司马懿领兵拒之,张郃是其先锋.非常奇怪的是,以往都是张郃主战,司马懿主守.还曾发生过极力主张出战的张郃在出兵失败后,被司马懿痛骂一通的事.而在后来,诸葛亮突然退兵,一向主战的张郃出乎意料的反对追击,理由是穷寇莫追.而以往小心谨慎的司马懿,这次却一反常态,力主追击,还指名道姓非得由张郃前去.为此他一方面激张郃出兵,一方面又许诺会派援兵作张郃后应.万般无奈的张郃不得已率领本部三千人去追赶诸葛亮的大军,结果在木门道中伏,被蜀军乱箭射死.从而也结束了曹操时代最后一位名将的生命.张郃之死,虽未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司马懿在使坏,但以司马仲达前后判若二人的表现来看,可谓也是其处心积虑下的结果.这桩公案似乎可称得上是三国中最隐晦的借刀杀 人之计.* r% G) v# E) p$ N7 d
  I/ z4 m; v  v0 ?- {, `# z- l1 h
' v3 f* |9 N' w* s9 l. L
      借计四,蔡瑁,张允之死。第45回,赤壁大战前期,吴军统帅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左右,乃知操水军都督为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二人。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机会很快就来了,曹操派周瑜昔日同窗蒋干前来劝降。公瑾大摆宴席,盛情款待。席间,周瑜喝得是酩酊大醉,硬拉着蒋干与自己同榻而眠。蒋干因没有完成说降的任务,彻夜不眠。至军中鼓打二更,见周瑜鼻息如雷,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于是偷偷起身翻看,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大意是说蔡,张二人愿意配合周瑜,杀曹操请功之类的话。蒋干看完,正欲检看其它书信时,见床上周瑜翻身,急灭灯就寝。只听周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数人之内,吾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去。好容易挨到四更,忽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似乎突然从梦中惊醒,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蔡,张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至五更,起身唤瑜,瑜却睡着。干急潜出帐,拔脚就溜。守门的吴军将士随口问了几句就放他而去。干回到操寨,将所盗书信献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立将蔡,张二人斩之。须臾,操方省悟:“吾中计矣!”众将见杀了蔡,张二将,入问其故。操诓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令选毛玠,于禁二人为水军都督,代蔡,张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从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周瑜先利用蒋干这个三国中最大的饭桶向曹操传递假情报,然后借曹操这把刀为自己除去了心腹大患,从而使曹操的水军不仅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不利局面,更使得曹军内部开始出现了分裂。北方军队与荆州水军开始互不信任,猜忌,怀疑笼罩着整个曹军,为日后大破曹军奠定了基础。“蒋干盗书”也从此成了三国这部小说之最著名的一出借刀杀 人计。. A' m1 o. C7 O0 x& F) g
( a) h, [, O  t2 u) T" j/ u

( T, W, C2 p5 g( `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小说中描写的,与真实历史无关。但却十分形象生动,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而对于政治家和军事家来说,借刀杀 人这一计是成本最低廉,获利最可观的妙计,虽然看上去太过阴险毒辣了一点。
8 ~# V6 V+ V7 W% A" L6 z( j/ S
, Q7 B* b: ~. F/ P0 S6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6-2 12:53 , Processed in 0.134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