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47|回复: 0

三国中张辽投降无人指责,于禁投降为何名誉扫地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9 18: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c9 z, v- o" y: U( I  @3 R9 Z  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7 B" Y: {( [, @/ l( V: a) t

1 g- }. w0 O+ ?! H& ?  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战后归降了东吴。6 g) U  A) y# F1 Q
) Q( y# _  E* F! E. x
  当然,同样是降将,他们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 M; t& \2 i' A8 E4 x% `4 w% k
( u8 U# S. w, H: e
1 j; Q  v1 ^0 ^" X$ w$ i% v, {
  三国降将里面,被对手困住或者抓住的有:关羽、张辽、严颜、潘濬。在老东家处混不下只能跳槽组:黄权、庞林、张郃、姜维、罗宪、孟达。
8 S! ?# {+ L6 v5 z3 x1 |5 d. j; v; B) z" Z" f
  于禁明显属于第一类,入地无门插翅难逃,跟被摁在地上没啥区别了。关羽投降在建安五年,张辽投降在建安四年。+ s5 {8 C8 E, v% |
+ ]/ w* n. z. O1 k
  张辽投降的时候,吕布这个山头已经被踹平了,吕布被绑在曹操面前,跪地求饶。曹操觉得吕布反复无常,就把吕布斩了。
. l$ ?( j# l4 h- i/ R8 `( `1 D
. @3 {8 J7 C7 `) _( E! u" N- x  当时的张辽,是个无主之人。更何况吕布自己都愿意投降,又能要求张辽什么呢。高顺的选择固然令人尊敬,张辽的选择同样不失明智。
1 _9 Y& c* U, W0 e' n" e# S# |, b! [7 h
! _) K; w, \5 D% I) ~* V( F
  关羽投降的时候,什么状况,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曹操非常喜欢关羽,非常赏识关羽,他觉得关羽乃绝世将才。
( z) T: l# }8 E/ y
) a  r2 @( ?6 c1 M0 H6 Z! ?  关羽投降曹操,得到的待遇绝非于禁那样的羞辱,而是被曹操高高捧起来供着。曹操对关羽,可是国士的待遇,十分敬重。: l8 \- z# b4 s* Y
/ E6 d' a! V" w! a9 H6 h
  如果曹操当场把关羽捆起来吊打一顿,问关羽投降不投降,你觉得傲气非凡的关二哥会点头吗?0 ~. @" p9 k: i2 }) }: m, i
: P$ A7 m, Y' b, i$ \& R
  关羽和张辽投降时,二人正值壮年,有的是机会“重新证明自己”。于禁投降在建安二十四年。比关羽晚十九年,比张辽晚二十年。
5 K8 k9 I  |  Y& ^$ V2 u6 \0 C
2 E! ]: ~, y  T  一把老骨头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能证明个啥?
6 H7 N; I9 z: U* Q. _
' h2 H6 P3 n5 P! G/ _1 c) }' j( a6 L( D  B- B! p
  实际此时离他死还剩两年,虽然于禁之死有曹丕羞辱的成分,但他“年事已高”不可否认。, H. {0 i9 |9 I  t
( L% i9 k; S/ W7 j
  于禁追随曹操当在初平三年(192)鲍信败死寿张之时,他当时身为“都伯”(约等于百夫长),估计怎么着也得二十大几甚至三十多岁。8 n# ~8 w  a& l

& w* H0 L# ]% ]2 T+ H  于禁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了二十七年,到了关羽北伐时,可能年近六十了。岁月不饶人啊!再想证明自己,就没机会了啊!' i: ]2 }) U- M, v

/ d6 [# ?! l0 t! h2 S# S# m% ?  换个角度想,如果关羽投降曹操后,死于白马之战,那史书会怎么评价呢?0 s  v( E) A' I
3 `) Q/ C* P  `/ K$ L
  要是历史如此发展的话,关羽恐怕连个正经列传都不会有,顶多在某些不起眼的角落点缀个名字、衬托其他人的丰功伟绩罢了。
% e6 J. L/ U/ o
: P* l2 O  {7 X0 x  于禁得有时间证明自己啊,可惜他没有了。投降遂成一生污点。于禁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不会为了士兵的性命考虑的。' m) v% }/ z; N$ w

, K2 N! ^' [- a$ g; ?8 [; d) u. n; k; I, G
  “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说白了就是做事只讲原则不讲情理,铁面无情。
7 n* ]( y# Z, V1 x  X/ q6 |" Q5 C1 [" {! W0 c7 U, r
  这样的人我们在当今社会上也见得很多,这种人做事一般非常严谨、苛刻,吹毛求疵,为人特别刻薄,只讲制度规矩,不通人情,对下属是非常严厉的,出了问题绝不护犊子。
" r3 J! C6 y" t% @6 f- ?
  ]4 m/ d& s. v% b9 M  这种人往往表面上严谨厚重,其实做事功利性特别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他们的下属是很苦逼的,但是做他们的上司是很舒服的。这样的人怎么肯为士兵的生死考虑这么多呢?
8 s- m& g0 |, N3 n# K" r8 P7 g, }4 a, w6 Z
  再次,这么大规模的大战,刘曹孙三方都在紧密关注战局,如果是于禁真的是被迫投降,曹操怎么可能会一点都不知道呢。
# Q, I' I: c, D! B' h& o8 p6 r: j  b9 q
7 R9 l( M, S4 O, v5 _7 \) n2 d
  看看曹操的评价和曹丕的做法,就知道于禁投降就是贪生怕死而已。* h: a2 Q0 U* l1 a- I$ P3 k+ @
7 A( G* U* W  p4 X' l  @6 \$ ~
  “吾知禁三十年,何以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也!”仔细体会曹操说出这句话的失望和不解,如果于禁投降真有一丝的无奈或被迫的话,曹操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7 N8 J) {$ P0 l

* H/ \4 K( C. P5 L9 x  曹操这个人,绝非刻薄寡恩之人,胸襟似海。他恼怒于禁投降,主要有三点。$ t) B: f9 K. r& _, t
$ i6 W- d" t, d1 I
  第一,如曹操自己所说,于禁跟了他三十几年了。张辽跟吕布、关羽跟刘备,都没那么久。0 d1 i3 p' n; ~
, W, X) @3 \! K+ |0 u% g: R0 N( W
  三十多年的时间,是什么概念?古时候人们的寿命短,三十多年,几乎就是大半生。: [0 O: B5 y3 L+ u6 J

( ^1 S4 L& J% c$ {- m6 `8 S6 t3 E. {1 t0 ?$ z+ ~
  第二,于禁被擒时是左将军,假节钺。0 Y' f6 l* t" n- E! f( V; Q

$ m# P% ]7 _& P. r3 I8 B1 Z+ b  假节钺,地位有多高?“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代表着皇帝亲临。武将“假节钺”,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请示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x. T' [# Y! B/ V

3 B( H- s, v; d0 ?" T( {" d  当时曹操属下,除了夏侯惇,差不多就于禁地位最高了。张辽跟关羽投降时,都没有假节钺。
& E  {. r, `0 H2 d7 q
( _. `6 O6 N! e4 d  第三,史书记载,于禁的性格特点是:“最号毅重”,非常的刚毅稳重,非常的严格。
5 Q* }7 s4 L1 y: E5 p  M9 z. o8 _) f4 w9 I  r2 N$ h8 h
  宛城之战时,夏侯惇所部大肆劫掠,于禁当场就杀。就是这么个刚毅正经、一丝不苟、勇猛霸气的人,碰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关二哥,然后投降了。' B9 L9 ~& K, v, E0 {& }8 |6 L
5 Q  x9 y8 v3 g; H- j+ Q1 k% z.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11:54 , Processed in 0.1582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