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11|回复: 0

蜀汉的一位将领跟随诸葛亮平定南中却被人们所忽略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7 2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F/ c+ d' W: N; e) ?7 B  {8 Q+ j5 `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对于李恢来说,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郡太守。作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地支持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事业。! o" \5 w4 ^- u1 E; T7 l) r( k
5 }3 v- G5 C( q- q8 r
不过,在蜀汉历史上,李恢却是一位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将领,也即李恢的名气,不仅比不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更无法和魏延、廖化、姜维、王平等将领相提并论。当然,纵观李恢的一生,确实为蜀汉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李恢这位将领。6 _4 z! i6 e" Q' W% C- r& P% C
/ o- y7 b! r$ u# ?* s3 o2 I1 L$ d/ {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刘璋执掌益州的时候,李恢一开始担任益州郡的督邮。督邮,古代官职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协助太守官吏县乡,传达命令等。9 [! a  I) D5 J

0 m" _" i4 e" ?* M在东汉末年,李恢的姑父爨习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有违反法令的行为,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当时的益州郡太守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当地的豪强,于是没有答应免去李恢的官职。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来自于益州郡的豪强,对南中的情况比较熟悉,这也成为李恢日后可以帮助诸葛亮平定南中的重要原因。
7 f' y4 a$ A) m建安十八年(213年),董和推荐李恢到州府任职,李恢在路上的时候听闻到刘备从葭萌南向进攻刘璋的消息。虽然在公元213年的时候,益州之战的前景还不是非常明朗,甚至刘备一方遇到了不小的阻碍。但是,在李恢看来,刘璋不是一位英明果断的主公,这意味着刘璋最终还是要败给刘备。所以,李恢假称自己是益州郡的使者,北上去拜见刘备。李恢在绵竹见到了刘备,刘备非常赞赏李恢,于是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雒城。
5 s$ z% Z8 j: y; Y5 e+ h* Q刘备围攻雒城近一年,庞统被流矢射中而死。法正写信给刘璋,分析了形势强弱,并说:“左将军刘备起兵后,对您仍有旧情,实际上没有恶意。我认为您应改变态度,以保住家门的尊贵。”刘璋未予答复。刘备攻破雒城,进而包围了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也率兵前来会合。
& S) ^5 o2 Q* @' A8 n) {1 y- m$ M3 K$ d4 z) \3 v4 g  l

$ b# \1 j: y/ [/ x1 a  K建安十九年(214年),适逢马超密信请降,刘备派遣李恢前去汉中联系马超。在李恢的劝说之下,马超于是归顺刘备,率军南下进攻成都,这成为压垮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之后,益州牧刘璋出降。刘备取得益州,自领益州牧。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李恢没有像黄忠、张飞、马超、赵云、魏延等人率军征战,但是,在益州之战中,李恢劝降马超,自然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1 E5 h8 ?* H- _7 C3 Q( y& h5 u所以,刘备自然不会忽略李恢的功劳,于是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不久之后,刘备又升迁李恢为益州别驾从事。在汉末三国时期,别驾从事负责协助刺史、州牧处理事务,并出谋划策。因此,这意味着李恢获得了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 c$ R+ Q; }6 h$ t' k9 N
3 i' \5 j* z( I. |) e3 o- v公元217年到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进行了汉中之战,并取得了胜利。到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改元章武。蜀汉建立后,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于是以李恢为庲降都督,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驻牂牁郡平夷县,镇守蜀汉的南中。对此,在笔者看来,蜀汉建立后,为了镇守四方,设立了汉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等。现在,李恢担任庲降都督,相当于在东汉末年担任一州的刺史或者州牧,这堪称镇守一方的重臣了。比如汉中之战结束后,魏延就担任了汉中都督。
( u  B* J2 u; R% M5 F" N( Z/ d! L6 B2 y- p! [- l" a
众所周知,刘备建立蜀汉后,就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夷陵之战。但是,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吃到了败仗,不仅损兵折将,更在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当得知刘备去世的消息后,南中豪强高定在越巂郡肆意妄为,豪族雍闿在益州郡飞扬跋扈,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而这,意味着当时的蜀汉可谓内忧外患,摇摇欲坠。
- U8 ~1 F5 j! o: f0 K$ x/ k
! b' S3 [6 @" O' ^+ ]在此背景下,李恢作为庲降都督,忠于职守,确保这些叛乱不会波及到蜀汉腹地。当然,因为兵力有限,李恢无法平定这场叛乱,只能等待诸葛亮的出兵。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南中,亲率一军从左路从成都进发,自安上县由水路攻向越巂郡。与此同时,李恢则是从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郡,而门下督马忠从右路进攻牂柯郡乱夷。
! f, m6 m  w9 H( N  _在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役中,李恢孤军深入,益州郡各县叛军相互集合成大批人马,在滇池县包围了李恢。当时叛军的人数是李恢大军的几倍,而且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形势非常严峻。不过,李恢没有慌乱,而是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击败了叛军,并追逐敌人的残部,南至盘江,东到牂牁,和诸葛亮大军成功会师。同年秋,南中叛乱悉数平定,李恢立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 J% q( ]& D" h6 J
: l5 O  k; I3 Q( N. x
9 f/ b8 b- w* O& {3 {4 U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大军胜利回师后,南中又再次反叛,杀害朝廷守将。因为叛乱规模已经比不上上一次后,所以李恢亲自率军前往平叛,并把南中部落的首领迁往成都。同时,镇守南中期间,李恢从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物资,这成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重要物质基础。9 ~/ U; L& @. |
建兴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为了共同对抗强大的曹魏,诸葛亮不仅没有反对孙权登基称帝,反而派出使者与孙吴歃血为盟,达成二分天下的盟议。因为当时交州属于东吴的地盘,蜀汉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变更为建宁郡太守,并让李恢从牂牁郡平夷县返回居住在本郡,后来又迁居汉中。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的时候,李恢病逝。' o" w3 e! x* `2 k5 Q6 d
/ N9 U& {& s  T
在澄江的民间,流传着李恢的儿子李遗迎娶了关索之妹、关羽之女关银屏的说法。诸葛亮南征时,派李恢带兵袭击雍闿、孟获的后方,并命关索、李蔚、关银屏为先锋,他们从建宁出发一直打到盘江之西,并且攻下了俞元。当然,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该说法并没有史料的佐证。不过,对于李恢的侄子李球来说,担任蜀汉末年的羽林右部督。公元263年,曹魏进攻蜀汉时,李恢的侄子李球跟随诸葛瞻(诸葛亮之子)战死于绵竹
) h4 ~% P% o3 W5 H- m- t" x
' L' |9 B/ R-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10:59 , Processed in 0.09920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