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1 f( U% u$ M; }' d- `- V
滚滚长江东逝水,江水流经的天府之国,曾经是三国时期的蜀国。那你知道天府之国美名是谁取得吗?就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2 R1 x# r" x5 U0 S2 b3 W
3 A1 T, K. R+ m, L
诸葛亮的计谋,在三国的故事里无人能比,他临死前都要摆下计策去算计司马懿。而在读三国的时候,很多人好奇的是他的锦囊,因为每一次他的锦囊都能给人带来帮助,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如此机智,敌人的行动都可以猜测得到。/ P. I. [/ k7 u$ K3 o% W
不过,诸葛亮虽然聪明,但蜀国却最先灭亡呢?这究竟是为何?/ O6 A/ ]$ s9 M9 t' k% V3 E
首先我们从大形势上来分析
# {2 L: l- ~9 x4 h当时的天下局势很清楚,蜀国的面积在整个三国里面是最小的。而且四川地区多山地,粮食的产量自然是不能与中原地区相比。3 i; ]( K5 T, l
而打仗需要大量的人马,但当时的蜀国在人口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人口并不多。再加上蜀汉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这些短板对蜀国的灭亡必然是存在威胁的。! D5 u, a. R0 l" g+ N% C
6 r1 \/ y6 [2 m% |) u
众所周知,入川的道路很艰险,就是我们常说的蜀道难。这是蜀国的劣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为蜀国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5 E2 j ~+ F( V) b若有敌军来犯,蜀国军队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防守的工作。这得天独厚的屏障,也许就是诸葛亮死后蜀国能够继续存在那么多年的原因之一。
( b z2 l4 g0 a! J- l/ \其次,我们再来说一下诸葛亮自身的原因吧
/ ~9 g( ~5 J# r$ `# j+ A后世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很高,称赞他对蜀国鞠躬尽瘁。但诸葛亮其人凡事必然亲力亲为,这在某些方面看来是优点,但有时候带来的危害往往是想不到的。
+ k; F/ N. }5 l! l1 b1 ?" B% ]- S2 `, l诸葛亮总是不放心手下的人,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给他们,那么手下的人怎么可能成长起来呢?这就直接导致当诸葛亮需要用人之时找不到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他只得亲力亲为。
, l* R5 L5 o6 x9 u/ e诸葛亮当初千叮咛万嘱咐,但马谡依旧是我行我素,没有听从丞相的命令,憾失街亭。这件事一定在诸葛亮的心中留下了阴影,也导致了他后来对人的不敢信任。
' N% Z7 a8 w- a" t- G$ r( j
4 i4 p8 Q1 {0 U4 N6 z最后一点,我们把时间向前推移一些3 ?$ r$ M4 }9 ~9 H0 s
刘备驾崩,白帝城托孤,留给诸葛亮的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此时的蜀国讨伐东吴损伤惨重,整个蜀国都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 S2 ]% n) d. Q. p N# }% _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有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但即使益州疲弊,诸葛亮仍是要进行北伐,因为这是刘备给他的嘱托,是刘备完成兴复汉室的夙愿。
3 x, ?9 `/ W$ B1 b( k1 z9 w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自然是要尽全力去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答刘备的恩情。但他太过心急了,连年的战争,蜀国根本是吃不消的。
3 j# [% j5 W* e战争需要大量的军队和粮草,这些当然都是来自于蜀国百姓。男人们作为主要劳动力很多都去了战场,剩下女子在家生产力肯定是会下降的。比如二战时期的英国,男人们都上阵杀敌保卫家园,就只剩下女子们承担生活中的生产活动。当时的蜀国也许就是这样。
3 z4 t8 i0 T- s$ m诸葛亮死后,蜀国停止了连年的征战,而是选择了休养生息。刘禅任用贤能,并且防止小人掌权,把蜀国治理的很好,我想这也一定离不开诸葛亮对他的教导。不过,后来魏国名将邓艾率兵奇出阴平攻灭蜀汉,刘禅选择了投降,使百姓免于战火伤害。6 }9 V5 Q3 i; W- r2 o: i
4 J4 v& l) S0 D) H& d如果刘禅选择反抗,那蜀国必然还有力量,但他选择了还人民和平安定,宁愿自己到洛阳受辱,还得了乐不思蜀的名号。他在洛阳度过了他的余生,六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
! F5 M1 Y: k/ ^- ^; U8 Q: o0 B2 P/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