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04|回复: 0

三国时期著名战役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17 2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战役名称:黄巾起义1 v0 K3 L+ @. L) e/ @: s# L

# N2 b1 ~) w5 `; M时间:184-1862 r3 [" |% K6 j! S
双方统帅:何进、张角! g$ C1 ]8 p. n* q7 @9 g, \/ Q: |! A
主要指挥官:张角、张宝、张梁、皇甫嵩、朱儁、卢植. P+ x( \0 d/ L0 d" p- u3 q
经过: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东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 J) Q: ^  q" F$ T( p) j( @% P- V+ C结果:何进依靠众多地方军阀击败张角。
, ?- Q8 A3 u! o: {3 j$ j* W- A: D: m, ~8 _$ T: @$ n" a  L
战役名称:董卓讨伐
2 U$ A# j# z+ w2 j9 u$ a) D; \时间:189-1917 G% x3 ]: a& f" |3 @5 o" `
双方统帅:董卓、袁绍% I1 ~; c7 W) V' M4 ~) J, n
主要指挥官: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王匡;董卓、胡轸、徐荣、吕布
4 T+ y' k( C: h: g' K经过: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3 c* O' H0 S- @1 g2 t结果:董卓迁都长安,盟军决裂,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6 c- }$ T! d. I( w* f. x& O
, i/ D6 S* r! E( Z; c8 I
; J* s: q- n3 x# c6 K4 A战役名称:兖州之战
0 n% k: m( J% |5 A时间:192
* ^5 I7 r& Z& P双方统帅:曹操、青州黄巾军9 G+ x' y& H' U
经过: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1 ]: T, l0 l( V. [7 a8 w9 L& ~
# v/ X. j1 _+ @; ^2 i7 n0 L' M5 B; M
结果:曹操击败黄巾军,取得兖州3 J  `& F# R' x* c

( W7 I5 i0 s7 ?战役名称:宛城之战(淯水之战)
+ P* H& ?# e& t2 \- t时间:197-199+ \4 O. o4 B. n8 K2 E
双方统帅:曹操、张绣0 P) i( b/ n: r) J- I- `/ p
主要指挥官:曹操、典韦;张绣
! ?* D& L1 U9 n3 I$ @2 y: Q' E! s经过: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正月,曹操率军讨伐张绣,驻在水,张绣率部众投降曹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曹操行酒时,典韦持大斧立于其后,斧刃径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韦都举斧迫视。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张绣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张绣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曹昂于是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曹昂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一并战死。
7 G4 J1 G2 g/ ?$ n% I9 B
- _6 h$ j- G* L$ h3 `, b结果:第一次战斗曹操损失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第二次战斗取胜; _; V7 I1 i8 J' P7 P

; J, f" V5 @1 q5 U: d9 T" Y
' ?. s0 C! B! Q9 `7 e9 }战役名称:下邳之战
( I9 a1 i* U* x" g" n3 O1 X时间:198
. x1 w, p2 i7 ^  `+ M+ d; q3 [双方统帅:曹操、吕布
8 H+ L, S* _3 L( y, A/ P3 O' Z经过:下邳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是东汉末年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曹操势力完全击败吕布,吕布势力覆亡。曹操取得吕布控制的徐州,使得自己在和袁绍的决斗中避免了因为主力部队迎战袁绍而导致后方空虚,被吕布偷袭的危险。
9 V5 D7 j( k4 T结果:曹操收降了吕布属下的张辽、陈登父子等人
8 s0 ?" t( B1 h
: I+ A. r: `: n" j) s2 W/ @: J
: c8 D0 y- L& I
' m- Z$ t/ f& B战役名称:易京之战9 P9 I3 d1 H" n* F5 a0 v
时间:1994 x! t# x7 S4 z7 \5 ]  {
双方统帅:袁绍、公孙瓒
3 l$ o% `( h: Z) k主要指挥官:袁绍;公孙瓒、张燕2 |$ g" \/ M8 w0 q7 {: ?. K
经过: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
; t  w+ y* T- r3 W! _1 P2 H结果:袁绍消灭公孙瓒。
5 W  F& L* L* `5 }: P0 B4 I& E" u  o: u% C; T( H8 }. Q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 f& @: `" b6 M# y7 @5 U+ W时间:200-2015 n0 F. j% D4 F* X
双方统帅:袁绍、曹操
9 k5 \- T4 M; B& }' i4 B主要指挥官:袁绍、颜良、文丑、刘备、淳于琼;曹操、曹仁、曹洪、于禁、张绣
: s+ r1 P! `: x5 \5 x2 O2 D经过: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7 u# W2 |& L6 s1 R/ i; |* M8 i结果:曹操连连用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0 ]% X- _, C, W. M
6 o. f& ?6 [* D! _战役名称:南皮之战
& R0 m' Y+ C; U: }1 k7 j! m, c/ _时间:205
) C) ^( \# ?2 B9 x双方统帅:曹操、袁谭7 G% _& p3 B  Q, M/ l, p
主要指挥官:曹操、曹纯;袁谭、郭图
5 A1 |) K; g* u) A( Y1 O经过: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
1 ^6 l0 r3 [' I) F! b# ^5 h0 Q) O  l4 ?, L  i( T6 ]; u  F+ i8 n
结果:曹操在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 x$ _8 g4 J1 `- f* G7 Q
0 a8 v( G) t7 G, i, x; [3 ~
战役名称:赤壁之战
* k5 ^: y. A+ t) y) @& p2 P0 Y1 t时间:208' a. Y4 A* Y3 g& D4 R# }
双方统帅:曹操、孙权&刘备' y3 y* Q9 r" d) p! \9 f
主要指挥官:曹丞相(曹操),刘左将军(刘备),孙将军(孙权),周瑜
8 x1 i1 x- P0 U, O/ g! w+ w# j- U! s经过: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1 `" h8 V/ ]* D; K3 [! u% b0 ~" i8 ]  c* V: z
结果:孙刘联军利用风向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雏形。
* C7 N9 R! \9 B! k( c! C% j$ y9 N) {
战役名称:合肥之战" q1 i+ l) K" n
时间:209, t* Z/ `; o" I' }8 A) r) m
双方统帅:曹操、孙权2 M, E  V2 [9 Z: t9 R; z
参战方:曹魏(曹军)、东吴(孙军)1 X- O. c& D2 b
经过: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不过数次也未有胜负。
3 R  U6 g* b" a+ I$ s7 f# M! m" Y
结果:双方各有胜负/ |3 b2 w2 y: [. t* @% F) F9 Y

0 C! t5 c3 X+ D9 [0 F5 _0 X战役名称:渭南之战
* a( l0 Z2 A" b3 L/ T' O4 G时间:211
5 D) Q$ s3 e6 v双方统帅:曹操、韩遂&马超. q9 P5 o3 o: Y/ n
主要指挥官:曹操、徐晃、夏侯渊、贾诩、娄圭;韩遂、马超、杨秋、李堪、侯选
7 S$ z* s5 l- E" Z4 M经过:渭南之战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渭南之战是一场讲求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1 n. X# O& l$ E* [( T7 P

( X7 v+ {! j1 e; L$ v5 H0 Q结果:曹操利用反间计打败马超。
8 Z1 n5 {; e( o2 I6 ]8 g" P2 q& D" e- P5 i0 t3 n/ b# D4 O
战役名称:巴蜀之战& j0 `# u* e. W1 R' ~" k
时间:211-2148 P( |0 U% G! o( W6 Q( H0 B" b* s1 u
双方统帅:刘备、张鲁&刘璋7 S6 O6 t* R; R& h: u  i& l$ j+ d4 {
2 h; r( Z0 w6 n* w- m* i- c( M
结果:刘备击败敌军,收马超,取得益州4 t0 a0 v0 i" E& w) o- Z4 J
0 Q. n; c& ^$ z7 R
+ J7 Q6 U+ N" e, a
战役名称:汉中之战0 _4 D8 n- I  j5 J. y
时间:219) H2 u9 {, v6 f+ m! }5 @
双方统帅:刘备、夏侯渊" S. M4 F8 W6 V  o
主要指挥官:刘备,张飞,赵云;曹操,夏侯渊,曹洪& @, G) W! X7 X- |4 z. I
经过: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 {$ q1 h8 ]( E+ J% E结果:黄忠力斩夏侯渊,取得汉中! ^8 H% L# y4 b! [) N/ `0 S2 f
5 H3 M# _& H. b, l5 i) I$ D' D
战役名称:荆州之战(襄樊之战)4 b7 Y0 Q" h! G0 a& y/ f
时间:219" ]$ H  G* X$ t: v( j6 k* x
双方统帅:孙权&曹操、关羽
& s5 t4 _6 O' f' P. g8 k; [: k主要指挥官:吕蒙、陆逊、潘璋、马忠;曹仁、吕常、于禁、庞德、徐晃;关羽、赵累、樊友、孙狼
/ J# I8 C* Q- j经过: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 N& @% U$ g4 U4 l+ i! {9 B
结果:孙权与曹操联手击杀关羽,孙权取得荆州大部。$ w( ]9 K& {$ q8 B+ Q/ T

5 l+ C: i& V2 z; u! B3 }+ U6 c战役名称:夷陵之战' o' G, r" y9 x/ x) ?/ _5 z6 Z
时间:221-222
$ Q1 x6 q( Y% A  M* C双方统帅:刘备、陆逊
' N( z) }7 }2 v7 ?2 X) |9 M主要指挥官:刘备、冯习、张南、傅彤、沙摩柯;陆逊、孙桓、朱然、潘璋、徐盛
: R; W- l* S7 k/ ]+ C! |7 P( v  M/ d2 u经过: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7 \- H- X/ b2 l( `4 H! F, C: W

6 ~/ A7 K. d: D: K& @* u结果:陆逊用火计击败刘备,刘备不久病死。& \0 n7 j. `" B* P
; ?: Q+ |% |8 Y& Q( ^& B/ A/ [% B
战役名称:曹丕伐吴
8 {# Q* n2 M* A3 s; w. _5 Z时间:222-223
! F+ |" q0 ~; ]! Z双方统帅:曹丕、孙权7 z: Y& D1 i, i6 k+ x
经过:在中国的三国时期,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曹丕曾于任内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入侵敌国东吴,起因是当吴名义上还是魏的附庸时,吴主孙权拒绝将儿子孙登作为人质送往魏廷。这些入侵被分为两部分。第一波进攻在222-224年,直至曹丕下令总撤退。第二波也是最后一波则在225年。
; i6 ]$ N: I( [  b
: X  |, S2 Y- w+ p/ g3 v( }结果:三次入侵皆未果,吴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 w4 Y0 K9 V# P6 ^+ _6 S5 X; J/ E' O# z5 G
战役名称:南中平定战(诸葛亮南征)
4 Y7 K( ^$ o: M" J5 U" |  t1 J5 v时间:225
. V/ z2 p5 W# E- Z" V双方统帅:诸葛亮、孟获" `5 U2 _6 i' O9 {  p; N
主要指挥官:诸葛亮、朱褒、孟获& c3 C, z+ M' e) {; f
典故:七擒孟获+ k4 k7 B. o3 @: C
经过: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蛮族(少数民族)发动的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当时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参与其中。6 o4 t( e9 X1 g- Z2 J, q$ X+ }
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从此不再叛乱。
! z0 }$ W% p  k; Q8 j
6 T  L) J  \" P* d7 O* @9 Y结果:诸葛亮采取攻心,使南蛮心服口服
6 ?& k# e9 U, L4 |% ]: \7 o4 B
% v$ U2 p1 U* B4 K6 _! q% I  X战役名称:诸葛亮北伐4 g/ Z/ E3 H! ~  h* T1 R
时间:227-234
+ p# H' b7 w" N! H) ~1 Y% Q& {( w双方统帅:诸葛亮、曹真&司马懿5 u, ~' f7 c: `
主要指挥官:蜀汉:诸葛亮 曹魏:曹真、司马懿
, y- C8 [2 s$ q/ ~' C' B1 @经过:诸葛亮北伐: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乃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天气影响而退军。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但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五次北伐结束。日后姜维也曾经数次北伐,但也以失败告终。- Q3 ]6 W2 Z5 D) y: z) S
结果:共5次,互有胜负,诸葛亮病逝。& v- o- M' z) N  k  |' S5 G5 Y
: x! J" y2 @  O. B, c# h$ b" M. T

% F& |$ E) H0 D1 E战役名称:石亭之战, `: X) z9 C3 U$ F9 ~5 U
时间:2287 _& S% L' F: y' s
双方统帅:陆逊、曹休& z3 R# f7 Y/ N  V  [" I7 @7 H
主要指挥官:陆逊、朱桓、全琮、朱然;曹休、贾逵、朱灵、王凌
5 a3 e8 x, A/ ^经过: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舒城境)。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 p( Q* P3 ^. ^( F, i- j
结果:大败曹休# o' L, e6 J7 ]* E5 n( |# u

" h- W# N7 `2 a* V# G, R" ^1 _1 i9 V战役名称:魏灭燕之战# x( G/ ?2 p- T  w8 p5 v
时间:238& D* i$ _2 Q& v! }  U* B( J
双方统帅:司马懿、公孙渊 
# c0 d) e& T# s* l! D主要指挥官:司马懿、毌丘俭、牛金、胡遵;公孙渊、卑衍、杨祚、王建  `3 v3 @& U. a5 [
经过: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
+ x3 X! u: d  l, w% l9 Q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
6 l: k2 r, h# T结果:辽东地区归于魏国统治
; e- c5 t6 ?; @" Y
) s- @8 F  A8 j; S) M/ `战役名称:兴势之战
1 G  _; F; V  [- e4 |9 G0 ]时间:244
! m/ D3 ?1 Z4 D& m双方统帅:曹爽、费祎3 `. i/ u6 G4 W. J& @
主要指挥官:曹爽、夏侯玄、郭淮;费祎、王平、刘敏
$ @% B3 S% t  `2 q/ h, V1 L* X' u0 Q经过: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汉军于兴势击退魏军进攻的作战。兴势即兴势山,在阳平关(今陕西勉县武侯镇西)外围,位于今陕西洋县北,现属于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景初三年(239),明帝曹叡病亡,辅政的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军功树威天下,而243年10月,蒋琬从汉中退驻涪县。曹爽就于正始五年贸然率军攻蜀,进攻汉中。骆谷(即傥骆道,今陕西秦岭之谷。北口称骆谷,在周至县西南,南口称傥谷,在洋县北)在三条汉中通雍州的谷道中最短,但是中间绝水地段较褒斜道为长,山路险峻,通行困难。曹爽挑的这条路使后援极其困难,当时发动关中和氐羌(雍凉)各地运输后勤物资,结果“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三国志曹爽传、刘敏费祎传》、《晋书文帝纪》、《汉晋春秋》)。4 S$ A2 `, W4 T2 V
结果:攻克汉中失败 
: ~' y) G+ S. ?; D+ D# e
0 \& o; |! k# }: p! F% h战役名称:姜维北伐: z* B4 o& Q/ p, ~7 I+ Z9 F
时间:249-263
% g- n# \- `) x5 ~' a双方统帅:姜维、邓艾( y/ p; P/ q* B8 t# ?- K/ g
主要指挥官:姜维、廖化、张翼、张嶷;邓艾、陈泰、王经、司马孚& X5 N4 _0 o1 ~1 l/ U8 w6 X
经过: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6 N( o: E) r  }* R5 p2 e
结果:互有胜负
" ]  D: J! B& q
8 X6 i8 T2 n/ a  |6 V, }, I% Q战役名称:淮南三叛
+ a; O' D  K1 V( ^3 m, E1 g% ]$ W时间:251-258
* [: P: T- a" l. T, k  x+ I双方统帅: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司马氏
- V& W7 G, X0 o$ l: r/ H主要指挥官: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司马氏
& D' U% Z6 U+ K- H! j+ N经过:曹魏后期,曹魏政权的支持者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军事活动。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氏集团篡政野心暴露无遗。; l. ?" v$ H: s( ?; Q
魏太尉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令狐愚卒,嘉平三年(251)王凌以讨孙吴为名表求发兵,又遣杨弘说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举事。杨弘、黄华告发,司马懿率中军征讨。王凌见事败,降于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饮药自杀。正元二年(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甘露二年(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b; f' L8 S# [' ~" I
结果:后两次有吴军参与,司马氏彻底铲除魏帝势力  }2 m& q: i/ Y7 ?% i/ Y( T
, w4 v9 u. m6 R( A9 c: h6 B
战役名称:东兴之战4 S) B6 O2 j* H
时间:252" S0 c8 ?  [% o9 c
双方统帅:诸葛恪、司马昭 , Z! i, ]1 L" J% K% e9 j/ q
主要指挥官:诸葛恪、吕据、丁奉、全端、留赞;司马昭、胡遵、毌丘俭、王昶. r6 T3 C* X/ \
经过: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r* w$ e! x% F# V, i+ `
结果:魏军战败,诸葛恪声望达到顶峰
1 ~7 _0 ?& f$ e
. e: v1 k2 _2 ~$ N战役名称:魏灭蜀之战+ [( \2 @  a# M% d
时间:2631 N4 H0 n5 ~$ `4 a5 g+ }
双方统帅:钟会&邓艾、刘禅; I; I+ ]$ E; X4 w- V% B
主要指挥官:钟会、邓艾、诸葛绪;姜维、诸葛瞻
, z/ g0 b0 Y( Z, g8 e经过: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军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曹魏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准备退军。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钟会统领精锐兵马十多万与姜维统领的四万余蜀军相持于剑阁的同时,自率麾下的陇西部队万余人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小道,很快到达蜀汉腹地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击破蜀汉在这里布置的三校伏兵,虽然成功穿过了山区,也击破蜀汉的伏兵但邓艾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当时诸葛瞻带领成都的总预备队数万人已经赶至涪县,邓艾军面临覆灭的危险,但诸葛瞻在涪县却止步不前,失去击败邓艾的机会,随后又在前锋数千人战况不利的情况下让全军退守绵竹,邓艾趁机占领涪县这个蜀汉的补给基地,获得了充足的补给,随后诸葛瞻又放弃固守绵竹,带领全军和邓艾军进行野战,被全歼于绵竹外,造成成都空虚的不利战略形势。但当时南中督霍弋在南方尚有精兵万余,右将军阎宇也带领永安两万余精锐奔赴成都途中,同时姜维也带领四万兵马从剑门关赶赴成都,邓艾三面受敌,但刘禅在面临邓艾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接受了谯周的劝说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P6 Q5 x. w. e8 [: f) p% j& p& N$ K
( V1 x" O/ z  q) F6 R  Y
结果:邓艾钟会灭蜀
& K" w8 X; ?+ q$ |5 ~. `5 \' k2 B3 ?6 {( E% `  A# t0 e0 J' f, X

- b" ?! ?$ w" z7 z% x/ u战役名称:西陵之战
* c; ^( ^0 N% Q3 K: r( x时间:272-274
0 m6 A6 T0 r2 m. D8 B双方统帅:陆抗、羊祜
7 m! V+ z# O" K) `7 M7 M- U主要指挥官:陆抗、左奕、吾彦;羊祜、杨肇、步阐* ?( V, k# W+ O% E
经过:西陵之战,是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就在此时,晋廷派杨肇等率军援救步阐进军西陵(今湖北浠水西南),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很了解吴军的部署情况,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疑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疑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6 f9 [. J8 [: C7 r5 P3 k

8 R& E* ]; y3 W; R结果:陆抗以3万士兵击溃晋国8万士兵
! q, {! P: y. u1 |# `+ y: O8 n- @! n, d4 Q- ]" k9 h" v
战役名称:晋灭吴之战1 }. p: p. n8 B" ^6 I9 j, L% h0 T
时间:279-280
3 X  E" _; x0 L" A! D双方统帅:司马炎、孙皓
- k& W- \1 ~7 d! \. P5 k  t' a: n主要指挥官: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孙皓、张悌、沈莹、孙震、陆景. Z& y% D) B. f, m4 L
经过: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6 M6 {. G% T: ^' l' \% b: W
3 N! ?0 k$ n( I$ U
结果:西晋统一中国5 i5 F8 o2 J( e( T

. {1 b, A# v, {( e1 B6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2 07:15 , Processed in 0.126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