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D# U& p6 L: m9 t, ^ 但身高八尺、博览群书、胸怀经世之才的诸葛亮,却着实“不安分”,因为他常常自比管仲和乐毅。管仲和乐毅之高才,世人皆知,一个辅佐齐桓公,开创了春秋霸业,另一个则带领弱势燕国军队,打败了富庶强大的齐国,并险些将其灭国。他们二人均是,建立了不世之伟业的国之元勋,而且一个是治国英才,一个是军事奇才,一文一武。$ q/ E6 x) t( Q. w0 T: Z
) _; Q# z. G6 `+ V. m3 p
第二、诸葛亮自比这两位,公认的文臣武将,可见内心志向之高远、胸中信心之充足。但凡自信满满、才华横溢之人,便越想开创一番事业。因此即便当时几乎没人相信他,能有这样的高超才能,诸葛亮仍然信心十足,等待属于他的机会,最终他的好友徐庶帮了他的忙,将其推荐给了正屯兵新野的刘备。# ~5 @6 C% {1 }" M$ S/ G4 ^
4 ]3 Y% A, E2 D- `
位于丞相之高位,却军政统抓,事无巨细。诸葛亮作为蜀国之丞相,原本应抓大放小、聚焦大方向,这不仅让自己,从纷繁复杂的案牍劳形中解放出来,更是可让下属,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 8 ]' L* s2 \3 ?& }' i* ?* M7 y6 e- k9 s# M+ N, M: B
不过在这一点上,诸葛亮表现得尤为“小气”,不仅事无巨细地,掌管国家行政,和军中所有事务,而且还亲自绘制了,运输工具的图纸——木牛、流马。将理应下属所做之事,完全包揽在自己身上,显然“越俎代庖”,管得太过宽泛了。如此不给别人一丝锻炼机会,必然会招致严重后果。7 e6 J$ D' d5 f; T4 G# l* [8 ~+ M5 b2 b
& `; V( g1 l i. a0 ^; c* H$ G9 ?
* W+ w' I0 ^: O/ E8 Q7 C6 x
首先对于后主刘禅而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显然也是诸葛亮“嗜职”下的无奈之举。一个国君无法在历练中得到成长,必然摆脱不了幼稚的孩童气息,因此刘禅最后演变成了“乐不思蜀”、烂泥扶不起墙的阿斗,不得不说,也是诸葛亮行政上“嗜职”导致的结果。) F3 U% W* V5 H }+ ~
3 g7 x5 Q3 w3 [( k: V
其次,纵然诸葛亮能力再强,但毕竟个人能力极其有限,军中所有事务,不论大小,皆“咸决于”诸葛亮,自然导致军事部署跟不上,因此伐魏期间,蜀军常常因后勤脱节,导致功亏一篑,以及诸葛亮去世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可怕局面,不得不说也是诸葛亮,军事上的“嗜职”结成的恶果。 6 ]' v# L" a: y; R3 l . b/ f& W1 B# F) m: D2 d# F0 F 由此可见,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德才兼备,但他仍然心怀“私心”——政治和军事上全面“嗜职”,以做出与管仲、乐毅一样的丰功伟绩,这显然对人主的诚心,和宽容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U8 L, v( i- ~- s$ g$ @( E- U* q
+ k5 S, F, ~7 P7 n; c& g3 q
既然出山的条件如此苛刻,自然主子的诚心,他得好好考验考验。为此,诸葛亮在正式出山前,便玩起了“矫情”的游戏:不仅要刘备完成三请之数量,更要对其极尽贵宾之礼遇。& ] N8 B- R7 F; W* O3 H4 v4 Z
6 v: R6 o5 L; \3 O9 N, e
幸好刘备也是一代诚心之主,不仅完全答应了诸葛亮,提出的苛刻条件,三次登门亲自去请,而且还将国之大权,全权授予了诸葛亮,更是在夷陵之战惨败后,将后主乃至蜀国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了诸葛亮。7 Z7 h3 t/ Y- e% M; @8 z q' }
" h& d' f; ~2 W* s. X. p
' O. `6 m8 m0 B6 v. ~( k& b4 c" [1 C0 [二、刘伯温并不了解朱元璋,之所以第三次被邀请后立马出山,是被说客孙炎信中的一句话所“迫” $ Q8 U+ f v+ X) H + u m f3 I+ h' v e/ n5 } 熟悉刘伯温的人知晓,他原本对元王朝忠心耿耿,这位23岁即高中进士的奇才,一心想将平生之所学贡献给国家,无奈天不遂人愿。元王朝的腐败和内斗,将他的报国之心消磨殆尽。就在他心灰意冷,看不见人生未来之方向时,曾经的同学宋濂,向他推荐了后起之秀朱元璋。) q: p s; u/ I. T* e
6 V. N* v) K3 ?4 k) h 刘伯温此时仍然心怀元朝,出于对朱元璋的不了解,以及痛恨方国珍、徐寿辉等发动“叛乱”的罪恶行径,宋濂针对朱元璋的那套,天花乱坠的夸奖之词,对刘伯温毫无用处。 n! B0 r1 j ?" B
/ X8 ]% Q% K9 ^- l% I0 W
深谙刘伯温脾气、秉性的宋濂,于是请求朱元璋派人去请,这便有了朱元璋,三请刘伯温的事实。不过很显然,刘伯温并未收到,有如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的礼遇,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z1 j. @# o% c' ~. ^0 Q
- q& c: Y; K+ S$ g& f9 N5 X
首先,朱元璋也并不了解刘伯温,因此当宋濂大肆举荐刘伯温时,朱元璋只是来了兴趣,但却丝毫没有亲自登门去请的意思。不仅如此,心思深重的朱元璋,为防刘伯温心生傲慢,特意嘱咐宋濂,将当时包括刘伯温在内的,“浙东四先生”一并请来,造成“良禽择木而栖”、非我朱元璋有求于你的事实。 0 _- n+ F/ t7 a8 u7 b4 M9 R$ e0 e( e+ D
因此,最开始也只是派了个,一般的使者登门拜访,失败后才起用了著名说客——处州总制孙炎去请。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没有足够的诚心,而且,还特别提防刘伯温心生傲慢,可见刘伯温的出山,必然有“被迫”之一面。 8 e$ e- ]& e# J; |5 s# B4 _8 o7 ^0 N ( B$ g' X8 V- g& E & q; ]' s+ N5 L4 @0 L/ _ 其次,随着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扫除,朱元璋称帝建国时机成熟,于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举行开国大典,建立了明朝。众所周知,天下大定后的朱元璋,对待昔日的战友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处置态度,为此高悬屠刀,制造了以屠杀功臣为目的的“洪武四大案”。 ( b3 u" l9 y8 J 1 i# |& j5 L1 m 刘伯温虽然幸免躲过屠刀,但朱元璋对他却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仅在《御宝诏书》中,无视三请刘伯温的事实,而且还倒打一耙说,刘伯温是因为感受到了,他的英明神武,才抛弃妻子前来投奔。对于刘伯温之前,诸多战前谋划的事实,朱元璋均强调是自己领导有功,刘伯温只不过是,在自己的英明领导“尔多辅焉”罢了。) G% ?$ ?, m8 b; _+ w+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