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25|回复: 0

诸葛亮为何容不下魏延?三国中被黑的最惨的一代名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4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见到魏延第一眼时,就认定魏延时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其脑后长有反骨,自己在世可以震慑住他,但如果自己不在了,魏延必反。所以,他预先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一旦魏延真反,就让马岱除掉他。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预见的很准——魏延果然反了,当然,他没能逃脱马岱的一刀。
' n" A4 y$ x2 Z: y' Y3 q' n
3 B" A8 |" r! i) c5 z  V* R# ^而在正史《三国志》中,诸葛亮生前对魏延信任重用,死后也没有安排任何人谋杀魏延。& Z2 e8 g$ h# A
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诸葛亮临终前在五丈原召开了“退兵”会议,魏延当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蜀汉军中的第二号人物,专门负责对外作战,可是所谓的「退兵」会议,居然破天荒地没有让魏延参与。这显然是诸葛亮特别安排的。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与杨仪发生冲突,并且落入了诸葛亮生前就设下的圈套,让早就在魏延身边当卧底的马岱给杀了。- B( T. Z; B* ~& i8 e5 ]1 o* O4 K4 B

7 ^% f' l0 R# m事实上,魏延并没有谋反之心。. Y9 ~  L7 \7 C' Z
如果他当初想要率军谋反,在兵败逃亡的时候应当逃向北方的魏国,但他却逃往南方的蜀国。更何况当时在蜀军中,众将士一致认为能够有资格代替诸葛亮统领大军的当属魏延,而魏延也认为非己莫属,所以才不会背叛蜀国。9 b$ o% q- x! B
“魏延造反”的真相不过是蜀国内部的两位将领之间的内斗。
+ S: \; i$ }6 h: P+ P魏延本无反意,却因为内斗被诬陷成造反,真为他感到惋惜!真是因为诸葛亮说他脑后有反骨,才导致后人都以为是真的,他才背了这个黑锅!
2 q- p# }3 O/ V5 S4 y; U
& C. [+ f. J! T7 ]# }) |很多人说魏延此人一生毁在了诸葛亮手中,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小编认为不无道理,但这只是非常可观的,他最终被诛灭三族,究其因果还是自作自受,他犯了他一个有才华之人的通病,而且他病的比一般人更加严重,那便是恃才傲物。用今天的话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 K8 m+ D! c$ M/ h4 S0 Q4 }0 Q无论是文才武略,魏延其实并不输于五虎上将中任何一人,不过相对而言人品似乎就差了很多,别说跟关羽、张飞比,就是与老将黄忠、西凉马超与常山赵子龙相比,那也是远远逊色。在追随刘备之前,更是亲手干掉了自己的主子,刘备一帮人嘴上不说,心中却十分鄙夷。# s! ~, M* u( S. X% G* i
% l' W: e5 R( f8 b" W' {* P# l7 `" |
正是这第一印象,让诸葛亮屡次说他脑后有反骨,刘备对他心存疑虑,不敢放手去用他,同僚对他十分看不起,认为此人不够忠诚、品行有问题。在看魏延恃才傲物,对一帮文臣武将看不起,有时候还爱答不理的,敢于这样做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有武略、会带兵、能打仗。
% ]" f' b* g7 I8 V虽然刘备没有什么才,但是他却会用人。刘备一直把魏延视为特达卓异之才,委以重任,让他长期镇守汉中,屏障益州,可谓用之不疑。一直让魏延积功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 O" r2 v! H0 u) `
1 {, ?; ^5 y6 T# l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足以看出他用人的眼光非常独到。他深知,张飞虽然战斗力强悍,战场上厮杀堪称万人敌,但谋略和眼光远不及魏延。之后,魏延也没有令刘备失望。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伐吴,却被陆逊击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岌岌可危。* X: T3 A8 y* {. ]/ Q$ H

+ e4 M7 z: `" Q  h# n8 z  q在此情况下,魏国随时有进攻汉中的可能,但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得以保全。此后,魏延又率军大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且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获胜,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进封为南郑侯。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献“子午谷奇谋”,被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拒绝。客观来说,如果采用魏延的计策,即使蜀汉不能一举灭了魏国,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局势将会变得对蜀国有利。0 u* M" c. w" _; Q1 Z/ A6 n

2 Y$ D  o1 Y1 M' R; u- `9 h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魏延这么有才,对于人才紧缺的蜀国来说,应该好好利用,为何却被诸葛亮认为有反骨,还留下了锦囊让马岱斩杀他呢?事实上,魏延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管他多么强悍,诸葛亮都会在死之前或之后除掉他,只因为他当时杀了一个人,此人就是韩玄。当时韩玄为长沙太守,黄忠和魏延都是其部下,关羽带兵攻打长沙,黄忠因感关羽义气,不忍放箭射杀,却被韩玄认为是通敌,就想杀掉黄忠。魏延早就看不惯韩玄了,就带兵杀了韩玄,救了黄忠,然后开城投降于关羽。- T* ?7 d6 }( ]. k4 i
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却始终没有给魏延过任何重要任务,每次对于一些费力不讨的任何却都扔给了他。
+ h8 B, ]; u' k8 g4 V* i5 l  v7 E从建兴五年诸葛亮开启北伐历程,魏延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追随诸葛亮作战并多次获得战功,因大破费瑶和郭淮一战晋升为征西大将军,进封为南郑侯, 次年又大败司马懿逼得其闭营不出。此时的魏延已经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蜀国和军队中位高权重,如果说他想要谋反,似乎也有振臂一呼号令三军的本事。
# y( q8 X+ X: P) r* g4 U
3 R) B$ P: Z4 W2 t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就比较诡异了!第六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个临终四人会议组中非但没有邀请魏延,反而专门为防范魏延制定了策略。从诸葛亮的遗言来看,他担心的是魏延一心求战不会听从其撤军的命令,具体的措施却没有说要软禁或者格杀魏延,只要将军队撤回即可。不幸的是,诸葛亮将兵权交给了杨仪,这个人与魏延一向不和没有掌控兵权的魏延。6 f: ~$ w) B, s: w( v' ]$ ?" F
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7 _8 b( q" b2 ^! N1 }魏延的意思很明确,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琬、允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
) i7 H# t8 z' G5 o5 `( \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何平在前抵御魏延。何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都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复能作恶否?”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i; ~; l- z( _) p1 q
魏延跟随刘备南站北战,镇守汉中十年,在刘备死后又是为蜀汉开疆扩土,正是因为姜维的傲慢、无礼比关羽、张飞有过之而不及。姜维这样的性格也正是诸葛亮所担心的,为了蜀汉的未来,诸葛亮不惜借别人之手杀掉魏延。可怜魏延在生前战功卓著,不明不白就被杀死。魏延死后还要蒙受不白之冤,背了几千年的黑锅,知道实情的诸葛亮已经死去,可以为魏延平反的只能是后世的史学家。
- \, `+ N& u, v5 j7 U
' z8 A1 y* D1 p* P6 r)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02:23 , Processed in 0.1453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