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 q% z# S4 M+ q* O9 W' X+ `; s 如果成都没人镇守,刘备和诸葛亮都去了前线,这些人能够那么安分吗? ! x0 r6 ?. m5 i0 o7 A& T + O* r# Q3 \) T4 X! k' P: J5 e X2 p; k+ p
刘备率大军东征,除了打仗,还得吃饭。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员补充,都是重中之重。有些人以刘备出征不带诸葛亮,就认为刘备不信任,不重用诸葛亮,这就是个笑话。9 P5 u9 y r1 X8 q/ Z+ v4 s
2 l* E7 a5 s( o# C' Z* ?6 B/ U 刘备打仗,都是因为后方有个诸葛亮,为前线足兵足食,他才能够一打就是几年,跟对手死耗,不决胜负不罢休。诸葛亮打仗,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诸葛亮缺粮。诸葛亮因此,经常只能打个把月就得退兵。 5 X" O' x1 D2 @6 w9 Q7 E9 V! u! J$ t
刘备把诸葛亮带上了,后方没有诸葛亮坐镇,为前线提供兵员粮草,刘备在前线能撑多久?去了前线的诸葛亮也不能真的撒豆成兵,撒石成粮啊。9 z3 g! \6 g7 n+ _$ a m1 h3 O
( h5 l) k) ^! _' x3 f 所以说刘备带上诸葛亮伐吴,在前线并不能取胜,而后方还有很大的破绽。只要后方出现叛乱,或者粮草供应不足,前线就会被动,陷入困局。关羽北伐败得那么惨,就是因为后方出了事。刘备打仗不带诸葛亮,不是不重用诸葛亮,恰恰相反,让自己信任的诸葛亮镇守后方,他才能在前线安心地打仗。 - |* T) ^. p6 A2 w, G1 @) ]- `0 Z0 O; d4 l+ ^$ O
. J3 v: o. ` h3 s- g( p' ?
诸葛亮上前线,也有上前线的好处。! ~9 q* d0 F4 S: ^* [1 c, [* X2 g
. M H1 {1 M4 z
如果刘备大军出征没多久,后方就出现叛乱,或者粮草不足,这时候诸葛亮劝刘备退兵,刘备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了。刘备虽然一意孤行东征,但他基本的理智还算是有的,再艰难,他也没去把魏延给调回来。见到不利于战局的因素,相信诸葛亮的话,他也能听进去。- A4 {/ |1 C, T! M- R) E
# G9 y# T; d. \9 ^5 d, r 如果刘备大军出征,后方没有出现问题,夷陵之战爆发。两军僵持半年后,蜀军陷入被动。这时候的诸葛亮,,可以劝刘备退军,也可以见好就收,与东吴和谈,诸葛亮肯定没有刘备那样的脑回路,要大军在山林里休息,到秋天凉快了再继续打。1 X, b9 Z5 v. ?. X6 w) K6 U
, O/ U9 r- ?( z6 H0 ?3 n: t 以上都是比较好的结果,要是在前线,刘备怒火中烧,听不进诸葛亮的话,那结果就无法想象的惨了。 / [' b3 k% ~+ J7 F# F% z8 ^, j+ }7 p8 Y, l1 K2 e) y6 d* v6 E" a! i
刘备和陆逊僵持了大半年后,仍然听不进诸葛亮的劝告,不肯退兵,坚持要在山林扎营,等待秋天的到来。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诸葛亮跑得慢,被俘或者战死。 / @9 X& {" Z6 g% p" B, W; F1 A1 \( N" ?, u
这种可能性应该很小,打了大半年的仗,还没取胜,刘备早就该被磨得没脾气了。 0 M& d1 ^: Y. K+ g. ^0 |" D$ g( X6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