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65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7607
- 最近打卡:2025-08-03 13:11:23
管理员
- 积分
- 46977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诸葛亮的才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就连他生前经历最后一次的北伐之战,都蕴含着他的计谋。在蜀国第五次讨伐魏国的战争中,诸葛亮暗自联系孙权结盟,孙权同意偷袭魏国。孙权率军十万攻打曹魏,但被魏明帝率军打败。在五丈原这里,蜀军三番两次引诱司马懿出城,但均以失败告终。司马懿想通过拒不迎战的方式拖垮蜀军,使蜀军不战自退。
; d0 T- h( c W F6 D! R6 q& Q4 Q4 o1 L/ M# A% n4 t* U2 f/ q5 X
/ h. ^/ V2 o# S$ S; r诸葛亮也料到了司马懿的心思,当然他也清楚敌我的实力,不禁着急起来。日理万机的他终于在一次巡视中感染风寒病倒了,他在病中十分担心在五丈原的蜀军,他们是蜀国唯一的军事力量了,如果他们被司马懿围歼的话,蜀国定是朝不保夕。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诸葛亮亲自指挥退军,但诸葛亮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他料到自己撑不到蜀军安全退回汉中。
" z: P0 O/ W" ~2 @, m* F魏延# w8 D( X+ M) C) h/ b+ o4 U/ J
4 H, Y" E1 S+ c' Z, e' w' L' e
为了蜀国的江山社稷,他在万般无奈中想出一个毒计,就是舍车保帅。在当时的军中,魏延的功绩最为卓著,他的资格也最老,但他是主战派,将退军事宜交给他,诸葛亮属实不放心。与他持相反态度的文官是杨仪,他一向听命于诸葛亮,但他并非真心,他的性格孤傲,怕是在诸葛亮死后,没有人能够管得了他们。所以诸葛亮就想到利用他们二人的矛盾来稳步退兵。4 L1 \4 d0 p( }4 S+ `- R. O3 h
杨仪
) i& e9 X; K3 z4 n+ t
% R* }3 ]1 T. ~) R2 I诸葛亮秘密接见杨仪,亲自将退军事宜托付给他。魏延暗忿诸葛亮没有召见他,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他们的矛盾也就激化了。杨仪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徐徐退兵,而魏延却抢在杨仪之前赶到了南谷口,魏延命令将士与杨仪大军展开厮杀,但他的手下不愿听从他的命令。于是魏延慌乱而逃,而在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马岱冲上前去将魏延斩首。姜维奉命为大部队断后,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去的消息,立马派兵前去追杀,姜维则推出诸葛亮的木像,司马懿大呼上当,落荒而逃。
6 l4 o, _' f# Q$ f' W3 ^$ X7 A
5 g h8 R, F: K# i就这样,杨仪大军平平安安退回到了蜀国,杨仪本应是此次行动的大功臣,但刘禅还是按照诸葛亮生前遗言,封杨仪为中军师,并无实权,反而提拔了蒋婉。对此,杨仪每天愤愤不平,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了刘禅耳中 于是将杨仪废为庶民。此次退兵行动看似简单,但如果有一步走错,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结果,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蜀国延续了29年之久
3 r- g+ m/ ?! Z# t- o
* Z9 f5 [# l8 K5 x!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