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1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郭嘉和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和荀彧都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两人谁更厉害一些?正史和演义的差别有多大?
7 x7 r) Y$ w- x- F# h9 n/ s& G+ f( t
, ] i$ d4 L' ^& ]& l《三国志》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前,身边有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结合文章题目,郭嘉和荀彧谁更厉害?结合正史为大家分析一下。; T2 I7 N4 U& c' B) S
郭嘉" Y8 z$ P/ T9 k3 b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郭嘉的评论:“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划所料,是其伦也。”
7 C4 l* Q( \+ k7 t郭嘉原本是效力于袁绍的,在《三国志》中有一段郭嘉和郭图的谈话,郭嘉很清楚地说明了离开袁绍的原因。“《三国志》: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 [4 R: \- Q. w0 o& \郭嘉离开袁绍以后,在家呆了六年。建安元年(196年),因为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让荀彧推荐人才,荀彧就推荐了郭嘉。于是曹操就开始面试郭嘉,面试的内容主要探讨天下大事,讨论完以后曹操说了一句:“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非常高兴说:“真吾主也”。. u e" }) [" `# V* U! _
' w: P" D/ h) f7 u+ f" C0 s7 ^8 X从此以后,郭嘉便在曹操的阵营里当上了军师祭酒。让郭嘉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确立核心地位的是: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伐张绣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曹操担心自己和袁绍打不打的时候,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鼓舞了曹军将士。
9 b9 M* ?' i. v5 n2 w8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依附于曹操,对于如何处置刘备,程昱的意见是杀,而郭嘉的建议《傅子》记载:“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 ?% |$ \9 p4 ?- o _9 ^
真正让郭嘉大放异彩的就是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当时曹操害怕和袁绍作战腹背受敌,决定先消灭立足未稳的刘备,又怕袁绍来进攻许都,曹操就去询问郭嘉的建议,《傅子》记载:“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
4 K% z4 c: v3 E0 X. |) @4 c8 F当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仗的时候,有消息称孙策会偷袭曹操的许都,这个时候曹操没有多余的兵力保卫许都,这个时候郭嘉又预测,《三国志》记载:“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 M, o( c' K H8 q, Y" m6 \ x9 _' ?
1 p# e. W% [9 ~' t( i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就想趁机攻破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又是郭嘉力排众议,《三国志》记载: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 l b" a! \) b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刚回到许昌,就传来好消息二袁一死一逃。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到乌桓,曹操想远征乌桓,但是又害怕刘备偷袭许昌,又是郭嘉为曹操分析了形式,让曹操放心去征讨,当曹军来到易城的时候,郭嘉又劝曹操,轻兵速进,结果大破乌桓,二袁投奔公孙康。
* f% v. m5 E. d8 y然而就是在行军的途中,沿途二百里地段干旱无水。粮食又被吃光了,曹军只能吃马充饥,才到达目的地,曹操终于平定了北方,在从柳城回来的路上,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过度操劳,郭嘉患疾病去世。
+ _. n( M5 n, l# F1 D荀彧) R$ H1 K6 Y; |
陈寿评价荀彧:“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3 K) Y4 R1 z! j$ I2 V
荀彧之前也是跟着袁绍,荀彧发现袁绍“度绍终不能成大事”,于是就投奔了当时只是东郡太守的曹操,曹操得到了荀彧非常高兴地说“吾之子房也”。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接受毛玠和荀彧的建议,迎奉天子,迁都许县。/ c T/ s" c5 @# n8 W9 v- E
& {1 l( S; Q; ?9 k t( U7 D荀彧就成了曹操的“总参谋长”,“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当曹操外出打仗的时候,荀彧便总理军国事物“太祖虽政伐在外,军国事皆与或筹焉”。后来荀彧又为曹操推荐了荀攸、钟繇和郭嘉。
, U: H9 t) T$ k/ C4 c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想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曹操征孙权的时候,让荀彧到谯县劳军。当荀彧留在寿春的时候,《魏氏春秋》:太祖馈或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1 P9 F- U, n) z3 j* ?
; a" x# ^6 j$ y6 E6 \7 c# h! T
荀彧和郭嘉谁更厉害呢?
' o0 M9 V: C) ]. R从谋略上来看,郭嘉更胜一筹,同时为曹操效力,郭嘉就非常察言观色,他了解老板曹操想要什么,曹操曾经说过:“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后来在赤壁之战惨败的时候,曹操还说过:“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r2 W4 {7 O; c- r4 \) j
然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却不这么看,陈寿眼里荀彧比郭嘉厉害,从《魏书》的人物列传就能看出来,在《魏书》中,荀彧、荀攸、贾诩在同一个列传;郭嘉、程昱、董昭、刘晔、蒋济、刘放这六个人同一个列传。这两个传记中间隔着三卷十八个人呢?
# [+ Y/ O( e$ Z" ]4 M' d
; A, ? Z6 D% E1 r+ ?) z6 A在《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司马懿对荀彧高度评价:“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在你眼里郭嘉与荀彧谁更厉害
/ A. h2 [2 R" N, n) ^
3 {# ~) [ e3 Y, v1 h" N3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