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版主
- 积分
- 6182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三国和三国毒士们
p5 N, k' _1 ]9 t6 e8 l1 p! Y$ f
0 D D0 z0 e- h5 a
% E5 k( a3 [* g5 t. O6 [ 所谓: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就是如此。雄主的纵横开拓,武将的金戈铁马和谋士的奇计妙算,共同造就出了一个瑰丽雄奇的三国时期。
6 ~' Y+ f' r1 ^$ P8 w4 ?/ I6 I* Y: j0 G+ l. N" E$ k3 E9 Z5 h! ^, s" e9 q
故而后世有谚:不是英雄,不看三国。虽有些夸张,却也符合实情。就如几乎每个女人,都曾怀揣过一个梦幻完美的公主梦一样,哪位好男儿的心胸中,没有一个策马江湖的英雄梦?
/ {6 K0 T9 B: \" e; h* O* o; |5 S% A" W& y; S N! n8 m
那么三国是如何被开启的呢?
. |1 d9 A% F0 S# H
9 ]* l6 H/ w5 v3 @0 z* `% O 诸葛亮和刘备认为,是始于“桓、灵二帝的昏庸”(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m) p3 B3 z2 U) h7 x) A n
; x3 H; x# d( X i3 v6 i% c9 t/ w
《三国演义》则归罪于十常侍和董卓,当然还有曹操。% ?8 L4 `; ?$ W5 Q, `( Y
+ m: p( V) W$ [) j- v- R 民间脑洞大开者,则创意满满地认为:因刘邦斩蛇起义时,方式不对,他不应拦腰斩为两段,结果那蛇“转世”成了王莽,前来报复,拦腰截断汉朝,所谓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这才最终导致了三国。- u- Z; m" A0 F _
& E3 W# a* [8 L5 d8 d
同时也有不少人另辟蹊径,认为是贾诩搞的:在吕布杀了董卓后,本来汉朝已经走上正轨,可他却非捣鼓着李傕、郭汜造反,一下子汉朝彻底崩盘!故而,贾诩就被称为了“毒士”。# g0 ]: A7 N3 T( `
0 h p1 z! p6 u* r/ {" q' D
想想还真有道理,因为后来又是贾诩,给张绣出了一条突袭曹操的计谋,导致了最被曹操看中的长子曹昂,死于宛城,闹出来了曹丕和曹植争斗,最终成全了司马家族。2 ~/ C' A$ D( m% U
( c) c6 X) b1 r. D& Z- n
不过笔者却认为,若论三国谋士中谁最“毒”,贾诩只能排在第二。毕竟贾诩虽毒,却事出有因。
# k3 v8 l! V3 g) e% D0 O g2 f8 G. a8 s4 J6 y# W+ a m* }, s
比如他捣鼓李傕、郭汜造反,是因王允逼得太紧,不给活路导致。
: H- d. l& b* w) w* D6 [6 ]6 H
至于宛城之谋,杀了曹昂,主因是曹操太作死——他是来安抚已经投降的张绣,却不着调的非跟张绣婶子搞在一起,这能怪贾诩吗?态度决定一切,如此轻慢张绣,这么不着调,自己就要接受惩罚。$ [; f3 c1 Q' o7 @% E( k o- U
9 a. U, l! t) ?+ P 既然论“毒”,贾诩排第二,谁排第一呢?正是刘晔!概括说来,刘晔“毒”在了三个方面。; ?+ }+ L* D9 B+ b6 @ J
. O$ T8 s( Y3 @+ S/ \1 r x二:对刘氏家族“毒”5 r2 S+ Q0 ^3 y3 M; i
. q" L+ |7 i- J! |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皇叔,并设置了一个汉献帝翻家谱的故事。但在《三国志》中,却从未有相关记载。哪怕刘备被曹操引荐,见到了汉献帝,也仅仅加封他为左将军,并没被认为“皇叔”。: J. E" g' C( p0 J- F
( Y- c( R; U U. k 而刘晔却是正宗的“皇叔级别”的人物,史载他是,“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跟汉献帝的关系,远比刘备亲多了。2 V/ k1 \# y7 C- M! ~' w
& p, h5 y+ y) t5 v5 ]% h$ T# Q" d
哪料就是这么一位正宗的汉室宗亲,却一头扎入了曹操怀抱,义无反顾成了推倒大汉的中坚力量!
( S: F6 v b# m; I9 v: a* w/ W5 K& m0 s9 m" f
比如,在曹操加封魏王时,荀彧站出来反对,被一个空食盒送命,可刘晔非但全程无感,且还替曹操出了一个计谋,差点就灭掉了刘备!
3 H, f6 D" E; b* I( F, D
+ }2 _3 w' ?* t" P, y! W5 m 曹操征讨张鲁,随着张鲁投降,汉中被曹操拿到。就在这时,身为曹操主薄的刘晔找到曹操说:“刘备是个人物,但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他虽新得西川,但西川人心却还没依附于他。自古以来汉中就是西川门户,应尽快进兵西川干掉刘备,否则后患无穷。”
* k9 Q6 h# F$ a* N* J p
) i, k4 G$ x6 Z8 W 刘晔说得对吗?太对了!自曹操到了汉中后,就给西川造成了极大惶恐,是“蜀内一日数十惊”,哪怕刘备为此都杀了人,也没法控制局面(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 k3 X1 U- @, o0 l. X/ \0 V7 d: d$ s9 a
因此,当时曹操若听从了,哪还有后来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自然也就不会有司马懿,借抵抗诸葛亮,成功建立起巨大威望。
& l' E. V' [6 v
, L3 ^: S5 e$ q1 G 可惜曹操却没听从,率军返回去了。由此这才发生了后来的汉中之战,不但夏侯渊被黄忠给咔嚓掉,曹操也被刘备击败,失去了汉中。2 n. D' l7 W+ y& N6 c
0 M/ I; u; \& j( n$ x4 G% R6 w
贾诩毒计虽搞乱了大汉,但再乱还是汉朝。可刘晔却一门心思要覆灭汉朝,身为正宗的汉室宗亲,却对家族如此狠毒,贾诩岂能比得过?! x7 p! x k( s% u+ x4 d1 ~; a8 ^
7 W$ e. L6 }4 M1 z, e, n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说得不对,当时曹操没篡汉,也是汉朝啊?好,那就看刘晔的第二方面的“毒”,笔者归纳为了眼光毒。
" d) s+ f) X% P# `5 C* u" S- L) g& [* o8 Q9 K; I5 `5 @# j
三、眼光“毒”. b0 [$ J2 ~4 r% d2 ]- l( ?
8 W7 Z6 T$ E. } 随着曹操去世,刘晔成了曹丕手下的重臣。曹丕篡汉时,依然看不见刘晔有啥表示。反而在曹丕登基后,却眼光毒辣地看出了,刘备必伐东吴。
3 E3 L' G6 w+ f' f
; R) G0 m7 J3 l2 J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独有刘晔表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 |+ d7 X, C& k% ] F" f4 S, j( ^
+ W6 M* e' T8 q) p 意思就是说:蜀汉虽弱,但刘备却是雄主,他总想壮大蜀汉,势必要展现其志。关羽跟刘备虽名义上是君臣,但情义上却如父子一般。如今关羽死了却不去报仇,他还怎么服众,如何带队伍,因此必会伐吴!
h0 G7 }1 [+ n+ z+ A0 r( J; c+ ]6 t; A
天知道,刘晔为啥这么恨刘备。莫非是想用干掉刘备,来证明自己投靠曹魏的正确?不得而知。总之,刘晔目光之毒,很快就得到印证。果然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
/ S6 I8 s/ j) G$ D
2 m0 I: x) S# ]2 | 孙权为了自保,向曹丕称臣示弱。可把曹丕高兴疯了——当年老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却一直对我那么苛刻,如今怎样?老爸没做到的事,我曹丕做到了!2 v: q6 A, `# j# I1 Y
5 k# o3 S& v% y) U$ n- j* c4 c 但刘晔却再现“毒士”目光,找到曹丕说:天赐良机啊!孙权是假投降。如今应赶紧起兵伐吴,跟着刘备一起灭掉孙权。只要孙吴一亡,小小的刘备,还能蹦跶几天啊?! S6 C* X% Z. E
. o* {+ @) l. b8 a 可曹丕却摇头表示:你这也太毒了吧,咋能这么不讲武德呢?(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
/ ~: G- D, @/ f- l
4 r1 L2 O9 r1 A 曹操当年不听刘晔之谋,是因为他老了,还算是个解释!可曹丕这怎么解释?也难怪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指着曹丕吼:哪有你这样的开国帝王!
, f% d; @) i, v5 D2 W4 |, j" F3 u; y6 C% E/ E
且被孙权戏弄后,曹丕非但没检讨自己,反而还怒了,对刘晔说: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
. H! ?5 j) ?$ O7 `# J% P
& c6 l4 B2 W; U4 p* ~- ]& P5 F 意思是说,你的计谋,要以怎样灭刘备和孙权为宗旨,不能总替我搞预测啥的。潜台词就是,说来说去,都是你刘晔无能,没用!6 [' q; Q. ]5 z1 z7 T
j8 k6 c$ E4 T& h7 H) J四、对自己“毒”
! R& d7 h7 l; P/ \# a/ S6 d o; E \4 O( t9 f3 o# k4 o; w
遭到曹丕否认后,刘晔从此沉寂了下去。如此直到曹叡时期他才出现,却如同变了一个人。6 X6 p4 ~: y; v+ i) {
6 k; w* P' m8 b2 l: n 一次曹叡想征讨蜀汉,别的大臣都反对。于是曹叡就单独征询刘晔的意见。刘晔说:没问题!
: o" M1 J/ ~1 L) z# u
$ ]6 X% r0 M! E. F 但离开曹叡,面对其他大臣时,刘晔却又说:我同意诸位意见,不能伐蜀!很快这事就被人,捅到了曹叡那里。最终曹叡认为刘晔是首鼠两端之辈,从此疏远了他。刘晔由此发疯了,不久后去世(晔遂发狂……以忧死)。
* q( O8 U$ H# P. t" T4 e Y1 r; k! i# I; f9 l% g
那么刘晔为何是这么个死法?
* h- Z) o$ a; f5 {$ p$ N1 ]5 }1 w! n, |! W& A8 _6 }2 M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魏室即阼尚新,智者知命,俗或未咸。仆在汉为支叶,于魏备腹心,寡偶少徒,於宜未失也。
r6 ]$ ^! O0 r5 n' I! z! V
* l+ _) ^; E* ]* v8 R# c 总的意思就是说:曹魏代汉是天命,我身为智者顺天应人,只可惜我身份特殊,既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又是曹魏的心腹大臣,所以我要努力夹着尾巴做人……( I3 R2 G/ F: H4 g
) a l8 U! l3 F" Y' | 结果,外有猜忌不信任,内有他自己对自己过于“狠毒”,一下子用力过猛,导致“疯亡”。$ Y \( p" w' _/ Q/ E, d
( H8 W3 k* H1 o: F1 f. y) w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