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每当谈到“公摊面积”,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自然是开发商,通过公摊面积,可以极大地提高商品房的售价。而忧的人自然是购房者,购买的商品房实际住房面积或许仅有70多平米,然而算上“公摊面积”却摇身一变成了90多平米,为此至少要多花几十万。 ( Z" L' V1 |, o' |, Y& w
" m5 m% J% |* D# s
然而,就在去年,我国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住宅项目规范》草案,而在该草案中却令人意外地提到了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商品房应该按照套内面积进行买卖交易。简单地说,就是房屋交易应当取消“公摊面积”,按照套房的实际面积进行交易。 3 b, j9 c% d) |/ R
g6 \$ G3 t! T0 M, {% } ?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在当下“公摊面积”并未取消,但在未来很可能会颁布相关法案,彻底取消“公摊面积”。之所以会有这种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空房率过高。根据非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造的房屋可以满足34亿人居住,其中还不包括一些农村自建房。若算上这一部分,恐怕能满足近40亿人的居住。
$ A, t+ l, @: \% s: W2 y# L# {9 C4 a+ B4 ^2 ?' b M, z! M
在2013年时我国城镇空置房比率大致为22.4%,然而到了2020年空置房比率竟然上升到32%。虽然大部分空置房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其中有些城市甚至逐渐沦为无人居住的“鬼城”。按照国际惯例,空置房比率在5%至10%为安全范围。 / x& L% _7 D5 t
+ S0 A8 m" z6 O& F# h
然而当空置房比率超过10%达到20%时则为“危险范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这个比例超过20%时,意味着空置房严重积压。毫无疑问,我国空置房已经存在积压问题。当然,相比于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空置房相对要好一些。 % v$ ]+ b$ x* a4 n3 l
0 V) }' U# _' ^/ V3 c正因为空置房比率过高,所以我国加强对新建楼房的审批管理。未来一旦“公摊面积”取消,将进一步削弱开发商新建楼房的意愿。与此同时,我国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从而提升老旧小区房屋价值,将这部分房屋释放到市场上,盘活老旧小区二手房交易,从而减少房屋空置率。 2 f; X7 ^' `4 [5 `; y: m8 B
0 a' A+ E h+ G$ M% C* n所以,“公摊面积”的取消,从本质上来讲是在调控、减少新建楼盘数量,以便促进现有二手房屋交易。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释放二手房本身,除了能够有效降低房屋空置率以外,还能减轻民众的购房压力。当民众的购房压力减轻,伴随而来的将是消费能力的提升。
( K/ ^( i5 j; U' V8 ~" b. i% e/ b$ O* }. x) v
那么“公摊面积”何时会取消呢?相信在短时间内恐怕不会直接取消,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需要完成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将老旧小区“盘活”,将这部分房源推向二手房交易市场。
( o) ?* q7 Y# T% t) x
( A0 S4 K n, u6 n其次,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完成,国家或许会选择一个“试点区域”取消公摊面积,随后再向全国推广。最后,“公摊面积”的取消,还要做好一系列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避免“房价大跳水”。所以,“公摊面积”取消似乎势在必行,可落实到现实中,还是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9 y9 X. k" F. p) K; o% f1 W: Z
7 E) n; M" h3 p3 J+ d最后,也是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如果“公摊面积”取消了,提前购房者是否能够得到补偿?有这种期待的人,恐怕真的“想多了”。即便取消“公摊面积”,此前购房者基本上不会得到补偿。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开例”,恐怕没有哪家房地产开发商“补偿的起”这笔费用。
, }8 S3 L7 |5 N- f0 h' V. l [" `* Q
不过即便取消“公摊面积”,开发商或许还会找到新的方式,将这笔“差价”补回来。所以,不用羡慕“公摊面积”取消,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