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蛋糕变得越来越松软、细腻,但很少有消费者会想到:这超乎想象的美好口感,究竟是怎么来的?唇齿间欲望的满足,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 s- X" s. Q0 t1 [& u& `0 E
4 y7 @$ `' \( [7 N9 c- F1 J* e7 j 最近,有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外表细腻的蛋糕其实加入了过量的添加剂,往往超标10多倍。前不久,笔者在购买某种新兴甜点时,也闻到了明显的明矾味道。询问蛋糕房的小姐,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加的可不多,每斤不过放了20克泡打粉而已。” $ y$ o" b) f% x7 b3 L/ E- H
/ Z% X! x- I! `$ P/ C/ x
不难发现,自己在家制作蛋糕时,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蛋糕房的效果。其关键所在,就是蛋糕房会在制作中大量使用添加成分,包括乳化剂、起酥油、泡打粉等。 / d! x/ d/ [( H0 s+ f6 {. F ]
' Z7 Q2 s- q4 }8 p: S 乳化剂会将油脂和糖、面粉等原料均匀地混在一起,使蛋糕体积增大、气孔均匀,还能防止蛋糕变硬发干;起酥油能让面粉的面筋蛋白质分散变软,蛋糕疏松、容易成型。在这其中,单甘酯、聚甘油酯、甘油蔗糖酯等乳化剂本身并不是有毒物质,然而,棕榈油和部分氢化植物油等配成的起酥油,却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危害极大,其中还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使血脂升高。 ! n' L6 o$ f0 ^* ~$ J" _
, X' X$ P# M2 q4 M 除以上添加剂外,蛋糕的生产中往往还会添加泡打粉。目前绝大多数泡打粉含有明矾,其中的铝对神经系统十分不利,对发育中的儿童危害更大。所谓的“纯鲜奶油”,也和牛奶没有多大关系,其主要原料实际上是“植物奶精”,也含有危险的“反式脂肪酸”。
1 Q8 e( A( g$ v
* w/ a$ c- L( F: V 所以,吃蛋糕时,不要追求过于细腻的质地,稍微粗糙一些反而更好;少吃所谓的“鲜奶蛋糕”;控制好食用蛋糕的次数和数量,最好每周不超过100克,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更要严格控制其食用量。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