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58|回复: 0

三国兵器谱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2-25 19: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2 `+ w4 g8 h9 H; Q( }
【刀 】
) {' M: T7 h9 C/ v有青龙偃月刀、三尖两刃刀、凤嘴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笔刀、单刀(鳝鱼头刀、柳叶刀、雁翎翅钢刀、戒刀)等。
4 u* ?4 `" C8 C( L, ]# k8 K% u6 t3 H“大刀为百兵之帅”,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要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单刀为“百兵之胆”,有“刀如猛虎”之说,练单刀者一要刚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乾净俐落,四要杨柳临风。
3 |5 ]+ S: q. l# ]" Z, F" o名刀名将
0 p! B) J5 a  v1、三国关羽关云长,擅使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三十六路刀法,罕见敌手。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关公面前耍大刀等典故让关羽当之无愧成为“刀神”,拖刀斩更是不传的绝技。
/ _/ Z. T9 w( s) u2、二郎神杨戬,擅使三尖两刃刀,掌管灌江口,故此三尖两刃刀又称二郎刀。
0 v0 K- P7 C" s: L* F4 C3、宋代名将老令公杨继业,水浒108将青面兽杨志爷孙二人,五虎断门刀法十分了得。
1 Q8 c) D2 E2 u3 E: t# F" P【枪】 3 h) D- u0 a" H- ]1 n( o
有尖枪、花枪、双头枪、钩镰枪、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等。以大枪为主,曾有“大枪乃百兵之王”的说法。枪杆古有铁制、有攒竹制,现皆为白蜡木杆。枪尖如柳叶者名柳叶枪尖,其形如鸭嘴名鸭嘴枪尖,也有三棱枪尖的名三棱透甲锥。枪缨又名血挡,有棕制,有头发制,有犀牛尾制。“七尺花枪八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其舞动起来灵活迅速,神出鬼没,故有人说花枪是“百兵之贼”。 , W% B" U; \/ z4 E: O- M) b* y
英雄谱 - U; g9 d6 E; l5 ]0 G$ _& w
1、三国张飞张翼德,擅使丈八蛇矛枪,勇猛无比,五虎上将之一。
+ O/ H3 O2 Y, }" t4 I9 u) l2、三国常山赵云赵子龙,白马银枪,长坂坡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有常胜将军之美名。 7 W/ F9 s* X: x& U8 l
3、隋末俏罗成,虎白亮银枪,师承其父罗艺,罗家枪法来源于“对花枪”中的罗艺首任妻子。 & E/ k" E/ x6 ^3 `( B* ?! b
4、北宋杨家将六郎杨延昭,杨家枪法传到今。 ! X$ N0 ~1 M* d6 D$ B. Y: X) X
5、南宋岳飞岳鹏举,沥泉枪横扫金兵。
$ w0 R& o& M# q/ v9 s. b6、哪吒三太子,火尖枪。
0 D& l4 T% b7 Q3 ~) R8 l7 q7、西汉姚期姚四况,虎头枪法出众。 % D1 q& y( `' \: S+ G. f
8、三国马超马孟起,快马长枪。 ( Z+ i# ?4 s2 F- C
【剑】 - \. _6 B5 s& D0 K
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子之意。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即剑穗),武剑则不带。剑约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龙泉”之称。其由三部分组成:一剑身,包括剑尖、剑上刃(阳刃、外刃)、剑下刃(阴刃、内刃)、血槽(血线)。二剑柄,包括剑柄、剑镦。三吞口(护手)。俗语说:“剑走美势”,练起来真是龙飞凤舞,飘洒大方、有刚有柔,有快有慢、有虚有实、有音有律、闪展腾挪、身法矫捷、高低起伏、变化莫测,形象优美动人。
; y( M, h# |7 q# B, S古代多名剑: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吴有干将、镆耶、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 g: e$ m# Y- N' `) k) V/ W( V2 }! y
英雄谱 : f$ {# r6 B4 L! ~" b! N
1、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冲灵剑法”,就是惊绝的特技。 ; L) Q$ f, r0 r2 Q* D% ?$ L
2、唐朝公孙大娘,杜甫《舞剑器行》赞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江海凝清光。” ' f1 i, O: B2 r: k
3、梁羽生《七剑下天山》,剑法更神。 ; H/ B; a7 H2 o. w( U
【戟】
$ k2 Y" b# d& o0 o戟有长杆单戟,有短柄双戟。长戟又分为方戟、青龙戟、蛇龙戟,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青龙戟和蛇龙戟只有一个月牙,蛇龙戟与青龙戟不同之处,是其前端之刺为弓形。戟有“百兵之魁”之名,“剑无缠头戟无花”,练法不同于刀枪,故有“戟本一条龙”的说法:龙头能攒,龙口能刁,龙身能靠,龙爪能抓,龙尾能摆。 7 _/ T$ I& t' C0 j/ I* V
英雄谱
/ _7 v( F  ?. c" O! O0 P. O$ Y7 z1 R1、三国吕布吕奉先,擅使方天画戟,三国第一猛将也,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布尚不惧。可惜辕门射戟,毁了画戟神眼,落得个被缢死白门楼的下场。
9 q5 r' Q8 ]1 j5 ?$ t; X0 o2、三国甘宁甘兴霸,擅使双戟。
9 A  J" I. n8 h! }9 _1 _3、三国典威,一双戟八十斤,勇猛无比。 * C: t7 s# `: p& x' `* k( K
【斧】
. k6 N: V2 U- D9 k5 t( x斧有长短之分练斧需要相当大的臂力。短柄双斧,柄长不可过肘,为步下所用。因其斧大,刃为月牙形,斧顶薄,其形似板,故又叫板斧。
' o6 _, ^) ]$ `$ G3 ~英雄谱 : L1 E* }7 n7 o* k
1、混世魔王程咬金赫赫有名的“三斧子半”使其当之无愧为用斧之首。“劈脑门、剜眼仁、小鬼推磨、脑后摘瓜”唬住许多上将。 1 w- h# X$ P. O- ]
2、黑旋风李逵的那双板斧也是相当厉害。
8 c( |# W- B  _; f; m  v% u【钺】 4 w4 c% X9 V# ?9 h. v( r/ ?% n6 T
子午鸳鸯钺是把两个月牙组合而成的兵器,和拳合为一体使用,所以拳法高手使用,便威力倍增。大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皇上家不是摆着“金瓜钺斧朝天凳”嘛! $ `, ^; i: s3 I+ a- Q
谁用的好?我不知道!
: W9 {7 z& c( O【钩】
- n2 {8 e2 z  D0 q7 x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鹰嘴钩,其钩尖如扁担头;有鹿角钩,其钩身有叉,形如鹿角;挠钩长杆杆端有两钩向下弯曲。“钩走美势”、“钩走浪势”,练起钩来形如波浪,起伏转折很是优美。 . a: M- V! r- d% ?! t
醉看吴钩是谁说的着???吴王夫差一点知道!!!
# b4 H+ Q) O0 @' C【叉】
: M/ A& ]. a5 O2 i' I! q* d叉有牛头叉,中锋刃长而直,两旁叉锋成牛角形,俗称虎叉。有三股叉,即三须叉,又名三角叉,其形与牛头相似。有两股叉,又名龙须叉。还有五股叉,其中锋长又名飞鱼叉,古时为舟战兵器。 - L7 l' `1 ]5 K) x. b+ Y
英雄谱
9 ~4 r0 M! N* C好像辽国与杨六郎作战的韩昌韩延寿是使叉的,还有梁山好汉解珍、解宝和牛魔王。
: l4 K1 U9 v" {* j! m" Z$ l! z【鞭】
1 @4 C% k6 l/ s1 A8 E鞭有单双之分、软硬之别。单鞭有两种,一名“竹节钢鞭”形如竹节;一种叫“水磨钢鞭”,有十三个方形疙瘩,鞭柄和鞭头皆可握,能两头使用。双鞭又名雌雄鞭,左手较轻,右手较重。软鞭有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每节有铁环相连,并有两个配环,是较难练的兵器。
" ^1 b( V. P5 w( H8 D9 V2 o1、门神尉迟恭手持钢鞭,很厉害。
. F9 V, g" n1 N& z+ y. V. F$ \: w2、双鞭呼延灼也很厉害。 % Z- f2 b7 x7 m, G6 V1 D6 @
【锏】
! j; A; P! S. z/ l2 q/ r( `锏身无节,端无尖,体成棱形,四面向内凹陷,连把约长四尺,所以称为“四面金装锏”,或“凹面锏”。 另有一种叫铁尺的兵器,其形如锏,四面不内陷,上粗下细,为衙役捕快专用,易于携带,可暗于腰间。 2 X9 }8 A5 ^( ]
1、秦琼秦叔宝的梧桐双锏最厉害,锏打三州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威镇山东半边天。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 ) q, L3 {% t: Q  Y+ o6 G& o
2、刘备,双鼓锏,曾战吕布。
+ N' A; o) k' L" V% k3 M& U【锤】
1 a; I1 ~1 M" [! V; [9 y5 G+ D! ?锤有长杆单锤,短柄双锤,链子锤等。根据锤头的形状,又分为立瓜、卧瓜、四方、八楞锤等。长杆锤又称“金瓜”,可分为两种,一为立瓜锤,锤头如瓜形立于杆端。二为卧瓜锤,锤头则横卧于杆端。短柄双锤分为两种,一为八楞锤,锤头是八楞的。一为瓜形锤,锤头是瓜形的,都是短柄,柄长不可过肘。短柄双锤非常沉重,舞动起来很费力气,多硬砸实架,所以有“锤棍之将,不可力敌”之说。
# ]2 n$ W: F8 n( `1、岳云为首的“八大锤”赫赫有名。
3 \2 T, z- y- h$ {% Y7 R5 S2 E2、西楚赵王李元霸
) {! U, {/ ^7 R9 @3、银锤太保裴元庆。 % v( m' E$ ~$ c: |0 i
【挝】
" }/ D  b% T# W$ A' a, k3 p挝,即是抓。抓有长、短、单、双、软之别。长杆抓有“金龙抓”,杆长约六尺,杆端有抓,形如人手,中指伸直,其余四指屈挠。又有一种叫“笔砚抓”,中指与食指并拢伸直,形如剑指,掌中握一笔,又名手槊。还有一种短柄双抓,长三尺左右,柄端是一只手,手指微屈,名为“虎爪双抓”。另有几种软抓,一种是一根绳索,绳端有一铁抓形或鹰抓,名鹰抓飞挝,另有一种两端各有一抓,名双飞抓。还有一种,绳端有一形如蟹钳的抓,名为闭雁飞抓。 6 Q7 D! Y/ t. b) m1 q3 W
飞抓百链手大多是江湖贼寇所用,时迁可能有。
5 k3 P* g  T/ P3 u. k( T【镋】
; u/ b# B% V: J镋有凤翅镋、雁翅镋、牛头镋、溜金镋、锯齿镋和流星镋等几种。镋不可以舞花,主要是捻转,其中又有转大转小之分,故有“镋扎捻势”、“镋不离肩”之说。 4 i# |4 h2 Q( h2 x" @" m; c5 Q$ }9 c  b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只惧李元霸的大锤啊! 3 m* l2 n, e& I
【棍】 6 U( X* P' C3 T  I
棍的种类较多,有大棍、齐眉棍、短棍、三节棍、大梢子棍、两节棍、流星棍等。大棍长八尺至八尺五,是棍中最长的。三节棍又名太祖棍、蟠龙棍,是用三节木棍,中间以铁环相连,全长七、八尺,两手可握两端之棍根部使用,或握中间一节舞花;更可握中间与前端两节,用另一端抽打;甚至单手握一节,用两节往前抽打。棍法勇猛,动作泼辣。俗语说棍为“百兵之主”,是指大棍与齐眉棍而言,且为四大名器之一。 1 `, N7 t% A* o$ y  f
1、“少林十八棍僧救唐王”使其威名远播。
  X1 i6 n0 l: e# ]" G( ^# v2、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棍法不错。
- N9 e4 W: O$ b7 e) l" _3、李小龙的“双节棍”风靡全球影坛。
, i4 y- G8 x2 i; u, z! P, L+ F8 m+ ~) I【槊】 3 {: z4 F; U: \# \
槊是一种重兵器,有狼牙槊、枣阳槊、指槊、掌槊、权槊、衡槊等,皆为长兵。狼牙槊长约六尺,杆端装有长圆形锤,锤上密排铁钉八行或六行,形似狼牙,杆下有三棱形铁钻,所以得名狼牙槊。而枣阳槊与狼牙槊略同,只是槊头呈头形,以铁制或坚木制。练槊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说:“镋、钯、锤、槊,力猛之人始能使用。”
/ V: {9 `3 R7 A& T1 W" z金顶枣阳槊,隋末大将单雄信的武器,山西潞州天堂县八里二贤庄人士,七省绿林总瓢把子。
! y+ B+ }, u: _9 Z9 G0 R【棒】 9 w& j( R  ?$ g2 v4 F9 |
棒有狼牙棒、行者棒、五花棒、哨棒、杵棒、杆棒等。狼牙棒形似狼牙槊,只是短柄。行者棒长与头齐,比较粗,棒的两端各按一铁箍或铜箍,与棍法相似。哨棒长约四尺,比齐眉棍短,硬藤制,为古时军营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杆棒如齐眉棍,但亦短。俗语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 & Y2 j$ t. b8 m% c- f' K: M
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斩妖除魔,保唐僧西天取经。
/ |  Y9 M, d# v7 z【拐】 ) I; E' Z' O* R
拐俗称“拐子”,有大小之分,大拐为单拐,小拐是双拐。大拐名“牛心拐”,杆长四、五尺,杆端之上有一横杙形似牛角,有人称为“牛角拐”。双拐有丁字拐、李公拐、苏勒拐等。丁字拐长约二尺六寸左右,柄上有一横杙,因形似“丁”字而得名。
1 v6 w( H- t7 ]) p0 o1 u李公拐,八仙之首铁拐李所用。
' t- }, E; P, e/ F【流星】 . B, A& B" E3 l. i
流星是一种软兵器,分为单流星和双流星。单流星绳索长约一丈五尺,绳端有一小铜锤,形似甜瓜,大如鸭卵,其快如飞,有如天上流星。双流星绳长约五尺,两端各有一小铜锤,是一种较难练的兵器,舞到急处,如疾风骤雨,刻不能停,故有“如插翅飞虎,似过海蛟龙”之说。, V4 T) K4 l2 D9 l

$ e+ t. N* K  b/ b!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 10:15 , Processed in 0.13692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