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 b y# l( l% [; ~+ s2)关注产品的IRR " F y2 F/ V- ~5 E+ G7 _5 | \- F/ }- l0 a' u( m2 I
银行卖的储蓄险,也有很多形态。5 g- W0 L0 W+ S
( D6 |+ ~0 `% \* l) g
有的海报上印着IRR(内部收益率)突破4%,这个收益很可能是真的。但是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满足。' D" L5 `7 N% m# a1 _/ N
; A/ g$ o. g; L. R( _比如,这款产品可能是养老年金,但是需要被保人满100岁才能拿到这个收益;调整到被保人80岁,那可能顶格IRR也就是3.5%左右了。# c/ ~) V. l5 q) M4 A
$ ~% K* k8 n- W
再比如,这款产品还有可能是分红险,分红险的收益是由「保底部分」+「分红部分」组成的,4%是演示收益,并不完全代表我们最终拿到手的收益;可能低于这个演示结果,也可能高于。2 C5 X+ u* h' s" F4 z
0 B8 g3 G5 x- v j. N* Y8 `
在定期存款、国债利率连续下调的背景下,「打个时间差」的储蓄险,依然很值得入手,但现在也不再是可以「闭眼入」的时代了。4 B }7 \. [# [
8 z0 |; B+ b3 {3 G# t! @031 n9 N/ x+ u8 g% V; O. u# @ e
+ K. q R8 B9 M* Q; w6 ^5 v) L2 K, b
打算存点「安心钱」的朋友,我有两个建议分享给你。( |: c: S; _' ]' k$ D0 i7 \& G
( n5 |; b Q" `; F9 H9 `2 l1)当下的产品中,「养老年金」更有优势; _7 e2 v3 p& v2 N+ d3 ]7 ~4 O/ W4 C5 P. I
8 k& {; _! ~# N1 u, E. [增额寿受限于预定利率3%的影响,目前最佳产品的长期IRR也只能做到2.9%出头,而养老年金依然有大把能突破3%、3.5%,甚至4%。, M' Q- i6 X" D Z# Z; [
# W* W) d( ?* j m' c" y
很多朋友对于养老年金的印象可能是:需要到退休年龄才能领钱,缺乏流动性。 1 `/ `8 `! U, ]5 h: T9 `+ E5 t3 i3 T" u
但现在的产品,一样可以做减保、退保(退保单现价,相当于直接把钱拿回来),甚至有的产品比增额寿还要灵活。) F9 o& |1 H! Z
6 y3 r+ m+ c% k' j( j3 e
所以,养老年金来到了一个进可攻(收益上限更高,保证老年期的现金流)、退可守(第10个保单年度IRR就超过增额寿)的位置;无论是中期持有,还是长期持有,都很合适。4 z W3 H+ S5 h/ R' A- h `
& o+ `% ^! l- {4 L0 ] h7 F
2)关注IRR2 Z" K) W) ^7 m& r& ?/ n" u
/ f% O# Z$ c5 Z( }( P
无论是增额寿、护理险、养老年金、快返年金,还是分红险,万能险。# Q5 A$ I! |: t& ?2 v
. X" A- o; x+ ]) N, r; t最重要的是聚焦到产品保证收益部分的IRR。0 d9 ]0 ?- G- u4 c
2 M+ v' n( l0 a5 E) I2 }
大家可以打开Excel,建立3列数据表,分别是:保单年度、现金流、IRR。 % ~, G* p: e3 G) i& k3 ]. R) F 1 {0 B5 r7 ?, o% r J3 K然后回车一下,结果就出来了~1 H, \- |2 ~) z( G
* H$ g3 k) X" M8 @3 F6 p.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