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交趾”,本是中国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区域。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p6 x6 D' |3 E0 _3 T
6 E+ O- p O6 W. Q" X) _
1 L x& F% m' q: @
) O& L- N$ U1 ` o越南古称“交趾”6 Q* s6 B; U0 p0 }
东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
# M7 e. d' ?( V- e6 g2 f( e/ s那么“交趾”究竟是什么意思?& ~6 {4 E1 c4 l8 H W" k9 ?
最为通俗的理解,就是脚趾相交。唐代杜佑在《通典》“边防四·南蛮下”条目中写到:“极南之人,雕题交趾。……交趾,谓足大趾开阔,并立相交。”3 h o9 q0 L' R* ?4 O
意思就是,极南的岭南蛮人,脚特别大,大脚趾长得十分开阔,双足并立时两个大脚趾会相交。
1 b( U& Y1 d2 j+ y4 n- C8 k但这只是杜佑自己训诂功夫不到位造成的误解,实际上中国古人并没有认为古代越南人的脚趾如此骨骼清奇。9 p& {4 J0 o# M5 u! M; y# D
杜佑所引“雕题交趾”并非原创,典出《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这段本意是讲天子施政,并非要移风易俗,而是顺俗而化。南方的蛮人的风俗就是“雕题交趾”,有的不吃熟食。
3 P6 j7 k& z2 R& k+ T“雕题”,就是纹额,在额头上纹身。而对于“交趾”,历代注疏家的理解也都一致:侧卧时大腿后弯,双脚交于身后。" w( A3 H" s* I4 V; c
东汉时,郑玄在给《礼记》做的注释中就写到:“交趾,足相向然。”唐代孔颖达给郑玄的注作疏时进一步解释道:“趾,足也。言蛮卧时头向外而足在内而相交,故云交趾。”5 U( P/ t/ T: D* J8 h
这只是中国古人对南蛮人卧姿的描述:侧卧时,脸向外,双脚和小腿向后弯曲并勾在一起。
9 f% e1 \& }5 Q% v( v4 ]9 ~% P. ~古人侧卧,虽有屈膝,但极少交足。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写道:“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即道家和中医认为,屈膝侧卧的睡姿有助于积攒人体气力。4 C$ Z, I8 t$ e# |* y* {. L
托名陈抟的《希夷安睡诀》甚至更详细地描述了在这种侧卧:“左侧卧,则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
: p' l0 Q$ Z9 f上述这种道家侧卧已经带有很强的体操成分,中国人的普通侧卧更像是卧佛那样身体微曲,双足上下并置。* A+ `5 K4 y+ Q; [
所以越南人的古代祖先们睡觉时双脚弯向身后双脚相交的睡姿,给中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M# }7 ?! |- s8 S& T, ~4 A
杜佑闹出如此误解,实际上是忽略了“趾”字的字义转变。“趾”,原通“止”。《爾雅·釋言》即有“趾(止),足也”。
, s" S6 l2 O6 w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得更清楚:“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也就是说,“止”的本意就是脚,而不是脚趾。
( L/ A/ p- t9 V/ z9 u9 A; G# ~* a- P- E! }# `.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