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过了50岁,感觉一切都在坍塌,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很久才回一次;
4 b9 a8 x, {, I" F
$ e6 ^- H( T+ M( t1 @# B& w, b' o V+ ]/ B$ ~" R
退休了感觉自己也没有价值了;
; T# y7 W3 Q$ A$ f
: _+ L3 l" | W; p& s! G每天为了活着而活着,就这么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4 }8 K; k1 S( A( T) E# F& e0 `$ J' P
这位女士的感慨引起了众多空巢女性的共鸣:
' F: s9 }- n0 _2 N& L1 ]: i7 P4 M/ \& h5 ]- h
“确实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一直在拼搏,现在什么都有了却越来越空虚,开心成了很奢侈的事。”
: U- y" \2 {" b7 V5 Y( `, @0 k7 K' g: K( S. M
“说实话,半辈子都在思考什么对孩子更好,而孩子离开,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 E7 V; R# D% Q2 {; n
* z( x. ~5 g9 e' h
“孩子离开家以后,天天和老公吵架,以前能忍的事,现在忍不了,第一次有了离婚的想法。”
5 ~ v, l+ y8 ?
) O* E8 b% ^7 ^ V7 u! j- D) G
……
1 ]% h% ?% n' ]9 ^8 w& J
% F) F7 r/ j. |. K" P' ~$ Y
好像,“空巢期”是女性们绕不开的一场“危机”。
/ j$ f* H& B) K% } I8 b1 T1 R' Q% V% W$ T! Q6 S, t- Z$ Y% ~
空巢期对于一个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 V2 C: T* O2 M( L
% M% y1 r4 q% g2 A" a进入空巢期,我们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3 n: | |7 K; C1 r
) o5 e1 t, j- ^' ~
“空巢过渡期”
. ]; J% Q6 j/ C: X2 b9 z# I
压力给到另一半
" |3 ?2 [) P) u' N; B! {( }
9 N+ h6 a9 A( P6 K/ n0 E% B
德芬空间的一位读者@紫荆花 ,分享了她的经历。
0 `- m+ G: D( l+ R. W* R
. x$ q0 P* p- @4 b/ l
“我今年43岁,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很幸福。
: ~6 V- ~( D; y: p7 Q k
. W1 n$ t0 g! l我是公务员,丈夫做生意,儿子学习成绩好,我们的家庭状态,很多同龄人都很羡慕。
) \0 b: G" h: z+ a5 Q% _
2 W0 H% ]7 T: y; w可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却还是出现了一次婚姻危机。
; n9 [* U/ p+ t- G
& s( B3 }. W% K" d危机的触发点,是儿子出国留学。
" ?3 I- ~6 t5 a- I/ e
- R0 a) k, Y9 ?& {7 M! Z虽然知道孩子早晚有一天要离开家独自生活,但是他这么一走,我的生活一下子没了重心,老公生意又很忙,每天我醒过来,经常会对着空荡荡的家里发呆。
% C" }) z- ~, B; ~" B4 }# k8 B6 ~+ {' r
有时候,我必须要打开电视,听着点响声,才觉得没那么孤单。
2 u O, w2 A0 b$ y
O5 M! c D$ G上班的时候还好,能有点事做,只要下班了,我就不知道该干嘛了。
# I4 @: s4 N V( `7 E2 ?6 H% e5 W1 v8 b4 S8 V; p7 E
家里只有我一个,做饭也是潦潦草草,有时候随便蒸个馒头,一顿也就应付过去了。
1 c1 k* D6 k5 b& `. r; n& n
8 r" }# Y( @: Q5 n7 I4 w7 }! N实在是心里寂寞,我就给老公打电话,希望他能早点回来,多陪陪我。
( U8 E. s" R5 _& e3 \( k5 K X3 u7 P l9 t/ U
可是他总是很忙,跟我说话,不耐烦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 u6 `4 R% C( Z
7 s% y, E) F n( }+ P, p' g一开始我还告诉自己要理解他,可这种状态持续了4个月,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要去想:
# c4 ^( L4 x: r0 R" _! F* ^3 f5 t6 W! l- b0 }8 q N
老公是不是出轨了?他为什么不关心我?
g) y# O6 E, k; t
4 R& W6 E/ H/ M& m3 ?* B. R4 G5 W每当我这样质问他,他也会暴跳如雷,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吵架。
6 p/ h! o3 v. d% i$ Y
" E! R9 |( x7 \1 {上个月,我们已经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 B8 N- T/ N* L' E/ D+ L1 N5 y) ]2 c6 Q6 ?, V
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了,但我知道,这样下去,绝对不是办法……
- N# {/ Z: U8 o$ l- L; J8 N7 `+ H3 U% }8 p# ~. K
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6 g3 {. U6 Z0 K3 m- P( X S. m5 p7 r7 V# D% R s, J
我相信,不少女性和这位读者一样,当孩子离开家以后,都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
0 C7 j# f( t5 t: [
) i4 p/ E7 y* }; D! J& \: x2 |8 a
尤其是年龄还要大一些的退休女性。
+ }9 c# M6 u3 b' C. t7 @5 h% t C) p! D; p) v- q
既没有孩子的陪伴,也没有工作的琐事帮助转移注意力,更是觉得时时刻刻都在被一种虚无感所笼罩。
7 X6 _3 F: ]" \ r U
* d y' g; o/ {& \这种时候,我们在情感上都想要寻求到一个锚点,让我们的生活回归正轨。
5 e& @# S" R6 J4 i" y5 d
6 V4 e7 V% p: F自然而然的,我们会把目光投向和自己最为亲近的伴侣。
& _8 i2 S! J' ?+ Z" r" @9 F3 y5 {
但若是伴侣没有察觉到我们心理的转变,接不住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负面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
$ n w, r, @6 F2 B+ j$ d! n y! p/ p# ~/ k% e6 o
因此产生很多矛盾和冲突。
; _# @. h3 T7 H( p. @) W! i
, K" e9 |4 J5 u/ e+ A3 m, Q其实,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
! R' P" N% ^7 H* X5 Y3 ^7 L; R% ]4 h" y7 k
每个人都有内在需要被满足的渴望,如果不被满足,我们自然会感觉到失落、甚至愤怒。
$ m4 O5 R! r, U" n! L: T+ [
" A4 o' _. k6 C. u' I$ `9 U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孩子在的时候,面对伴侣的“忽视”,我们好像忍耐度要高一些。
) d- O A" `! O6 L( Z0 U/ l
. v' Y; L5 I2 A$ R- p" F. S3 e8 C为什么孩子不在,我们就无法承受了呢?
2 x3 i* p/ ?# T0 d* h
3 z: I3 T( L; s: l( E$ I这是因为,中年空巢,激发了我们对“丧失感”的实际感知。
( ^ g/ g8 n# d5 P; W: L) I% i1 H' ~- a! n
与孩子的分离
4 v" S, n% ?% b) q6 d+ Y0 C/ b( D4 {# G, S
撕开了“丧失感”的真面目
) r! D: `+ @% C5 }' T& L' ^/ J- j( D4 `/ |+ s* Q" `+ {+ S( S
年轻的时候,我们为成家立业奔波,追逐名利。
1 d3 o! i1 D6 v9 {! C
( Z2 @" c! B2 d% m1 C+ i7 ^5 t人过中年,万般滋味已经品尝过,更期待平平淡淡的生活。
! B( N$ [" [5 ~8 u/ g
# k, g5 Y! b# {然而,日渐衰老的恐惧,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常常让我们力不从心,“丧失感”就会慢慢显现。
! ?: |4 v( a" z8 e' l4 g
/ B! r _0 b" J0 B1 D" v
第一层丧失感,源自家庭三角结构的崩塌。
/ u. n( e# F, F9 n+ N. S2 o B
1 u- T5 p% I# V: r家庭治疗大师莫瑞.鲍恩认为:
1 s( O* ` s2 H" `% z# h
5 I0 W+ `% \2 u0 ^三角关系是一个三个人的系统,是人类关系中最小的稳定单元。
3 A2 R' K" ~4 {% k) X& ~3 [
" ^( k' K; k3 n5 u7 l ^' S一个三口之家,就是最基础的三角关系系统。
; A, l% l; E' Z0 }
. P# t2 I3 n( s9 K三角关系的存在,可以帮助家庭缓解很多因为矛盾而释放出来的压力。
; G/ q- c( Y7 R8 d5 M4 A
: ?! D, q& X, M这该怎么理解呢?
, ]# M' c* z% G, u& M" v
/ u+ K9 y2 l( S% `& ~7 K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对夫妻,剑拔弩张:
3 R/ l+ d3 }6 @0 j' [1 ~# R
# J& q0 |' j- ]6 K+ ~7 l' l* p妻子说:
6 Q: _: Z: |. D* Z
5 c- @5 P" V( g- s4 x* ~% ^
“你干什么啊?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
9 M8 T% s: B+ f4 p
0 ?& l% Q4 t8 b1 B% I丈夫说:
$ I/ Z" z9 r+ n2 T" \' t7 J1 f6 y
, j& a3 }8 ?8 s( Z
“我上班这么累,你不关心我就算了,怎么还上纲上线的?”
5 Z% O$ t6 N4 S- U, B7 R, r: H
" _2 O- H; L! V- q6 a" d两个人气得面红耳赤,都被对方忽略了需要,直接地接受了攻击。
* |; z; C" G) G( q
2 w% J3 S$ r9 q+ g+ n# }
如果不能用强大的爱缓解这种攻击,情况只会愈演愈烈,爆发更严重的争吵。
g9 V3 h, \: r5 k
b9 ~7 o0 O0 m4 P* S* O
夫妻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 p$ T% \- I' q* h0 `6 P
5 s' h/ m# @6 ^( w1 w* m1 N2 ]8 V
但孩子的存在,会分散母亲的一部分注意力。
; X2 G; j- ^, {- `# [8 b/ V5 W0 C9 y
尤其是是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来说,孩子更是起到了抚慰的作用。
k1 P4 Y x/ x4 k5 L
4 n& c8 U) T. l" f* w“丈夫不在,还有孩子陪着我。”
9 p/ U- y. @! |0 n+ @0 F- F* a" g& }
' S; R" ^( c) r$ k+ ~孩子无形中起到了稳定家庭关系的作用。
. ]$ k! s# ^3 k
, O; E- A$ Q, U! e" J5 i9 Z然而,当孩子离开这个三角结构,妻子需要直接面对和丈夫之间的冲突。
$ M+ f7 y9 e7 ?4 _7 W8 t- ^
! V# h5 a7 X3 k) l9 v: D曾经的回避,就再也逃不开了。
O8 h" Y% L ]& S1 k0 E
# }! v) c2 d0 s. h! O2 Z, h4 ^/ q第二层丧失感,源自生理上的衰老和心理上的停滞。
, u! h& o7 ?! o: G1 ?7 }" n2 }" P1 x5 O3 y
; ~6 r1 M6 N( k$ [孩子离开的这个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年期,在这个时候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对女性来说,最残忍的地方在于——
; d" y! K1 o9 q' u8 u. g
% G* T: D3 [8 o3 _' [7 ~我们需要直接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 ^8 X" x9 [0 f8 ]8 }: W( ^6 u7 W
过去,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孩子的成长和成就,来寻找自己的价值。
8 \6 |: N" l1 |2 P2 P7 W+ @# U: f7 n: u* n- S. _- }8 c
可是孩子离开,和我们分离,解除和我们的共生,我们骤然意识到,我们还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没有依附在我们身上。
/ w* I2 L; I$ s, z+ Q6 r0 j
9 `+ A7 G+ V, [) Q4 t) ?7 c! L孩子的成就属于他们自己,而我们还是那个逐渐变得“糟糕”的自己:
5 Q# S7 x z. t @
/ C2 l9 A: s s N脸上越来越多的皱纹;
6 r. e$ D/ I/ f: }, \- E0 v* i4 |4 [6 R& b$ X
肚子上怎么也减不下去的赘肉;
0 Y) S/ @4 F4 ~0 |$ v: n
l$ j) j- Z ~- U4 i: X稍微不注意营养就引起激素的波动,我们暴躁、易怒、甚至还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
) n5 V' a6 P, g( P0 \
/ e) l; A @+ Z* b花了半辈子时间教育孩子、陪他们考试、复习、参加课外活动;
! l& [+ x9 T, b9 L+ V7 ] c1 m
$ q, c1 w. C6 K c* \/ L* f1 r0 ]他们长大了,优秀了,进入到更广阔的人生了……
9 u ^! L% ^3 P9 ?, V! {
) e' A6 y0 `3 ~& q/ |% B可是我们呢?
* B" e( m3 Z- m |: m" v2 Y" [# G2 N( ~1 |( F# J" z3 m. b5 U
我们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都没能留下。
( p* ~+ b6 u& B2 k; ]. T+ c C
. K: [- k9 p( D; M. H. y3 H
我们还是那个十几年前的自己,一点长进也没有。
5 `& d) S) b4 r
: u2 P% o5 c: ?6 ^5 s2 B9 B没有孩子的成长为我们灌注生命力,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生命的无意义感。
* A& x `5 ?% }: d4 v/ ^, U5 u
4 d( {9 k$ d2 J5 l, b
我们需要丈夫的肯定和包容,可是他们却很难给予。
1 l3 F, C1 h4 S* k8 w
) \4 A* {' s. ~/ g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认可……
1 ]5 t' C7 X% D }1 @
, j- A6 y$ h# f r k
其实本质上,我们都是在害怕那个逐渐老去,没有生命力的自己。
! z4 e% ]* M9 P; z: u0 j2 r( K
! N' D, T I* L8 i那么,既然如此,是不是到了空巢期,我们就只能迎接衰老,只能任由自己消亡呢?
7 Z$ I9 Z3 e/ F i% E" O9 V/ i
9 [0 d1 i1 d3 @7 J当然不是。
y% E' o# y9 ?6 i: U: t. {6 ]* g
“空巢危机”也能是“快乐契机”
2 O4 c! ~; U8 a2 T6 x% S3 q. @- ?6 Q/ G5 X) t; {
德芬空间有一位来访者丽丽,和丈夫的“中年空巢”期更久:
) M9 F0 M. A) I( [2 a! t# Y3 P' ]7 m# G3 O* ]
“女儿4年大学、3年研究生、参加工作3年,加起来有10年时间了。”
: ]& A2 a) o4 u7 f( y D2 I- ?4 ?0 X0 ]* m8 |. _2 ~" U! [; J6 I
这10年的时间,丽丽已经逐渐从最初的失落感当中走了出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2 y; |# A! Q- k8 K' v& ?% Q% t |! O8 m' }+ h+ J0 d
“我把空巢危机,变成了快乐契机。”
+ v3 b# e* W) {, z6 E
; L9 x1 o: p. f, s; x' m工作之余,丽丽的生活颇为充实:
0 n( A% w6 \' l. G6 ^: M: n: U% c2 r; a* L% Z. y% d+ ^
她每天晚饭后都会和“姐妹们”健步一小时;
% E& z5 n1 P+ a! A
/ m8 n/ }3 `6 M8 V- W3 L2 c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社区舞蹈队,排练、表演日程排得满满的;
: R; O! d0 U# y* |! h. K
7 w+ t6 |3 N1 z2 \
为了和丈夫有更多的话题,她还经常拉着丈夫一起研究美食和养生;
, |6 ^0 g4 q$ v0 I( t$ j( v" {+ h, J/ D6 i( V
而看到父母热气腾腾的生活状态,远在北京的女儿也很羡慕。
" k2 C2 ~. _$ Q" P# w% ^6 W: U9 {4 D7 [7 H% A
丽丽说:
6 F5 r3 H) y$ }; [0 X
% _) d* ]8 k9 _! K) o“我现在已经没有‘空巢’的感觉了,人生还很长,等待我们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8 D1 @2 s5 b0 i( F$ J
* T+ @1 n- k1 ?! f, q' p9 O所以,空巢期危机并非无法战胜,其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新的人生价值。
5 q# N5 W( v V8 }
: z, I- v4 j0 F4 C. t对此,我有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6 y) t+ k0 N1 u; X/ O: J8 h
: }4 |$ a/ D% r% L第一,重建与丈夫的“二元关系”。
; e/ X7 k, x5 E6 a% A
) `' Y4 c3 @! ~. E( z1 l- c% }, q/ b8 j" Z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情感分享时刻”:
; z8 S9 o2 M1 K; e
9 X% e: X: t7 F, x
比如,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周末的某个晚上,夫妻双方坐下来分享一周内的情感经历和变化。
l/ H9 ]! {8 O% ?5 B) i$ u" s: S- l8 |# `
这可以是开心的、不开心的,或是想念孩子的瞬间。
) C/ ~" V8 n4 I2 s" c) ?2 m/ C$ E2 C& j3 M) H C( W* u
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避免指责和批评,与丈夫分享自己的情感需求。
3 S+ q, e2 t4 Y0 ~$ _. y5 z7 C0 T/ Y
" Q) f# m/ E5 J: k4 A+ e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鼓励双方写下自己的情感日记,记录每天的感受,然后在“情感分享时刻”中交换阅读,增加对彼此情感世界的了解。
J4 u+ u. l5 E; A$ ^5 N* p( ? i- u; ?% j4 Y, ?- p9 B# {
第二,以终为始,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 c. }3 u0 i6 l; q$ m' p4 o$ J, ~" K8 @' }2 m
我们可以用10分钟的时间,静下来写一写、甚至画出来,在自己八十岁的时候,希望拥有怎样的健康状态。
- y7 ^( E! T$ q9 b8 \5 @3 O( u* y" \; J S: y
比如,在理想的画面中,你的身材如何?体重是多少?精力怎样?心情如何?
7 L+ ~, d; x: g' Q" a' f1 j, n! S: S0 k! F/ L G. L
有怎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
7 [3 z0 F1 s- E' ?
' }6 O: Q3 l* m% A5 n
会做哪些和健康相关的事情(比如运动)?
" I W4 b3 ?$ O: r! {5 y" ^
+ u: A' a7 ?; I8 G! R0 G. m P1 f良好的健康状态为您带来了什么?
$ Q- c( n$ ] R! A
$ t( G; A# k& U" z& o9 V, c" o* C
为了达成目标的生活状态,我们现在能够做些什么呢?
7 [& ^) d) ?$ A
0 J/ m& P$ c! x& H! C
比如,有哪些健康习惯是我们引以为傲的?
) h; Z& E5 N$ s7 z! d
/ p8 w, W/ o" V" Q我们可以怎样把它们坚持下去?
! L$ x8 W8 Y% O7 @% w
3 ]7 N! D: `. M0 I- X有哪些事情是我们觉得不好的,并且希望改变的?我们会怎样改变?
* B0 A2 ^" q) o" b9 ^ M
8 J- R2 e. a( O6 k v* W3 a
如果从明天就开始养成更好的健康习惯的话,你会怎么做?
+ J N# h. L$ i! E
( v; J% o `- l5 ^除了健康,我们还可以构思未来的生活画卷。
5 A4 Z2 w. a7 a/ P4 J
! U; A* Q5 F: J+ @! l, e比如,你希望自己在年老的时候,空闲时间里做些什么?
7 @8 K5 [$ |5 @
: R/ B3 J$ h1 U t) C: }是静静地坐在窗前阅读?还是和朋友们一起散步?
( m+ l. w0 [/ Q/ g( |+ h
4 i" W3 j. F9 o抑或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和老友们喝点好茶,下盘好棋?
4 `* }7 o9 D2 j: q! a, x/ J# W8 _
0 V1 X: l( Z$ C$ i. F4 Y# M2 y1 C
这些爱好、活动,你现在会吗?
+ H5 M+ m* O) B y+ C5 L. q1 i9 f( ~. ?2 c
如果不会,你要如何计划学习,慢慢将这些爱好变成自己的习惯呢?
0 ]+ r# j4 C7 h6 Z$ h) N0 C8 J/ R8 b
8 A! L! |1 {+ @+ r/ V# g第三,坚持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 w1 j- S$ J: m. T) X( n6 I* h
& f( U* i7 R8 u. w9 t( a' Y2020年时,她的妈妈67岁,而在此之前的两年,周育楠一直在鼓励妈妈写作,还帮妈妈开通了公众号。
# T; K% f4 q1 D
6 f" \0 F# T# \6 d1 T) J+ L9 d% c
, c( P6 f9 t y$ Z: u% N妈妈写的第一篇文章,得到了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共鸣,让儿女们更深地理解了父母的心情,也让漂泊在外的老年人们有了更多的被看见和被理解。
4 n; ^5 \ C/ u' |- R. H
9 Q$ H/ ~( r$ I$ e$ l. t" ?6 s- d
从那时起,妈妈开始每周写一篇文章,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慢慢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0 R# ]$ ]6 x1 l" V5 E9 p6 q* `. L& n; K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慢慢地找回了价值感,也发现了自己对写作的天赋和热爱。
3 Z3 _: }; f5 f6 B" H# T0 b/ z6 Y) q& V! Y2 M0 h- ^
仔细想想,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孩子们去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热爱。
! [& b3 q8 f) F3 _8 s' f- L; ~- G+ u9 G& ~" l* |, b4 I
那么我们呢?有什么事是我们一直想做,却没能做的呢?
- f( w: f# t" Z# W7 O
8 d. \% w4 v5 }* j- X* ]8 z找到它们,实践它们,享受它们。
5 t S+ k( [2 a
?0 P4 V/ y7 h,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