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我观察到身边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很多人,对“开店创业”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尤其偏爱三种模式:合伙、贷款、借钱创业——这三样大坑,他们几乎全占
8 D9 I2 L4 A, `. X, O7 ?
9 e( Y6 S N4 J; A+ h( i! [( f: `* ]5 Q9 T/ ^' ?8 s
然后呢,一亏了以后,一问他亏了多少,“我现在负债30个”,嘿嘿,就开始傻乐。
& q- G, C" _1 ?1 F% y
" f/ c7 `% o- y6 `你乐什么呢?这事能一笑而过么?
& V' n3 A) C7 l9 l3 V& c9 b
3 p9 b* A7 r+ n( u I9 Z
静心想想,好不容易赚的钱就这么打水漂了,现在欠着三四十个债:
) `7 ~, O1 f& g% f
0 z w+ j) I( g你老爸老妈怎么办?他们不生病吗?
! @& K& M$ U, @; K4 G
! F) p0 ~6 G( `; N
你的孩子老婆怎么办?你离婚了怎么办?
# q) P( _* }; L( g) \4 c5 w( j6 } _, ?2 Z% e L* a1 {
你想没想过你自己将来靠什么活?难道再出去找个班上吗?
! X: t0 q7 c7 f, z$ x: G6 `" O
+ K5 a S5 g$ I' {8 _ ~我是一直说的观念是:穷人要翻身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意,敢于试错。但我也没让你去梭哈吧,做事之前也得思考一下是不是
1 e) E* \: G. b
* n7 ?9 X/ H! t
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到底该干哪个行业?
1 a. o0 D; L- g# D5 P
; n- K) d: c7 h0 P. T, X
上来就干个咖啡店,然后跟朋友一合伙,然后自己又贷个二十几个、三十几个,然后你就觉得自己有钱了。最后果不其然失败了
) v0 L3 V+ D2 F4 k4 y. K
9 y" i! }# m+ y, T
我之前有个大学同学就这样,他对花钱没有概念。班费收了一大堆钱,搁一块得有五六千块钱,咱吃烤全羊吧”。烤全羊一只1800,一下就没钱了。
' a% l% U6 c$ l0 w ^5 m# T6 s+ S
* Q8 e1 W: \* p: z5 G3 w& T! P所以这就是穷人的一大特点:一旦有了一大笔财富,比如攒了60万,就开始琢磨买小米汽车了,就是特别喜欢小米,喜欢雷军,喜欢他的东西,喜欢东哥,喜欢胖东来,就必须花钱去,觉得那样就支持民族企业家了。
. I1 ?$ y% H* W$ f t% S; g" e; l6 l
7 L( Z* j5 F5 S其实呢?兄弟,你的社会地位没改变啊?你的收入水平也没有变啊
5 u, h% n {- x2 _! Y
: @. y4 S" u6 z, |1 ^8 i
追根溯源探究他们的行为原因:越是资源匮乏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往往越缺乏正确的财商观念
$ g' {) w# \; U4 E5 m' d
! p9 I3 c' M( |: j: C- E _他们一旦手握“巨款”(比如辛苦攒下的几十万),不是思考如何让资本增值,而是急于消费来“奖励”自己,或是盲目支持某个“偶像企业”,误以为这样就能提升社会地位。
8 v* v x! `/ s1 Z- ?* i
5 S- k. E2 ]) [4 i4 q4 O$ r$ ~你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因为买了一部顶级手机而改变。 决定地位的,是你的资产、现金流和认知水平。
, f& n4 V9 U4 y4 K
& n! v! y( O0 s+ B4 v* t
可悲的循环在于: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财商教育。 许多父母的育儿观是:“你只管学习,钱的事不用你操心。” 他们在性、金钱、权力、社会规则这些关键课题上,对孩子完全屏蔽。结果就是,孩子既不谙世事,也不识钱力。
" Z. M8 o9 I: D- h ?; e, z% J7 c P. H6 B
怎么破局?:越是普通家庭,越要尽早让孩子接触钱、管理钱。
& D- P, k: x* h) G$ I4 Z
' Z9 H R6 @( B( Y
——给他固定的零花钱,教他储蓄;
3 U/ p0 n" V' p9 T V' s- h: @% g9 p: g- F4 F/ s! _# w
——给他体验信用卡的机会,让他真切理解什么是“负债”和利息;
- \. p% Z. H: f' x$ C0 r" G
8 L' x3 |2 k1 J2 U9 b——让他知晓家境的真实情况,培养“量入为出”的责任感。
: T1 C$ ]+ h7 W) w; A
4 \$ N- I; e u0 P i. K* J0 O- n这些财商概念,最好在12-16岁时就开始建立。如果一直只让孩子活在“学习”的真空里,他们就没有办法在18岁之后面对真实的社会环境?到时候,他一旦在金钱上犯下大错,整个家庭都可能被拖垮,这不是任何保险能弥补的。
- N! w7 r- d% v' Z
9 h7 ?1 Z C3 f& j
可悲的是,目前很多父母,受自身成长环境和认知的限制,告诉孩子的依然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劳动力”,我不是看不起劳动者,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社会就是充满竞争的。努力学习的终极目的,不就是为了超越父辈的生存模式,让后代不再重复我们的艰辛吗?
5 U& T% z( ~9 l) D- x9 X$ e. f! ^0 ^. a/ l1 n9 x'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