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花小钱戴出大牌首饰的感觉,视觉效果堪比黄金。”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涌现出来一批“沙金”首饰。这类首饰外观酷似黄金、售价却不高,因而迅速受到热捧,被不少消费者视为黄金价格高企之下的平替选择。这些所谓的“沙金”制品,真的含有黄金吗?
4 F7 R" N* |: O3 \& u8 A, W; p b, C" q! e
* ]2 O# `- |( G$ O1 U& c! c- ]# y“沙金”首饰火爆直播间
7 p. F. ]0 }3 u
/ P- y" H( [% k$ A
商家宣称不掉色不怕火烧
9 c; U' E: {% S: u, [7 i, G
) G7 D& O% a. U5 ~# \- a* B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时常能看到有关“沙金”首饰的直播和视频。据商家所说,这些“沙金”主要产自越南、缅甸等地,内外颜色相同,且永不掉色。还有商家宣称,这些产品和黄金类似不怕火烧,一件首饰的价格却远低于黄金,只要一两百元。
1 Z6 R3 _5 U4 d( L+ F) A6 P
除了宣称自家产品可以以假乱真,记者发现,这些“沙金”商户在取名上也玩起花样。有的名为“老凤详”,和著名品牌同音不同字;有的店铺则直接取名叫“老庙沙金”。
7 v4 R O/ d9 b9 E' |记者了解到,“沙金”是山体中的含金岩石风化破碎后,与砂石混在一起形成的,含金量在5%左右的矿物。以此来说,“沙金”首饰应当含有5%左右的黄金。然而当记者询问网络平台上的商家,“沙金”首饰是什么材质?是否含有黄金?大部分商家干脆避而不答。
, `) W: F7 _$ c/ W& A
: ]5 k9 h8 z$ X, w! K0 h/ b; r0 }3 Z( m
名为“沙金”实为普通合金
6 U1 u! U* I# O d
6 f# j: R- [" Y% g5 H4 A虚假宣传身价倍增
: ] W; [: M/ M6 S9 A8 x& d9 ?# B
3 |; e; T2 _"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销售“沙金”饰品的店铺众多,有的商家宣称单月销量就超10万件。这些看起来形似黄金、在线上线下大量销售的所谓“沙金”饰品,到底是什么材质?真正的价值是多少?
# f5 ]2 o5 [) p1 R% U" _, k% r. w% u记者来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这里的工厂店铺销售各种金属首饰,不少店铺内销售的首饰正和街边摊贩及网上售卖的一样。然而当记者咨询商户,有没有号称永不掉色的“沙金”首饰时,不少商户都表示,不知道“沙金”指的是什么,这里销售的首饰也无法做到长时间佩戴不掉色。
2 e5 x9 ]- w- ]# E- Y商户告诉记者,这些首饰主要采用黄铜作为原材料,在表面上电镀了0.05微米的黄金,可以模拟出黄金的质感。不过,由于电镀层较薄,长期佩戴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
) t9 ]5 _' J p0 e1 V+ R1 Y
+ k6 S) ?: y. R2 m2 T" O! j, E商户坦言,虽然可以通过加厚镀层来减少首饰的掉色概率,但汗水、洗手液等液体仍然能腐蚀镀层,因此这些首饰仅有在妥善保存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半年至一年不掉色。
; p7 H5 O0 E6 T- F
出厂价10元左右的黄铜镀金首饰,到了街头夜市上,就摇身一变成了40元左右的“沙金”首饰。而在网上的直播间里,更是被主播包装成所谓越南提纯“沙金”,一件首饰卖到上百元。也就是说,虽然“沙金”的名称,给人一种天然黄金副产品的印象,但实际上,当前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所谓“沙金”饰品,与黄金并无关系。浙江义乌的商户还告诉记者,虽然网上大肆宣传所谓的“沙金”饰品内外一色、火烧后仍然是金色,事实并非如此。
. n1 J4 i8 k5 j4 z7 ]
$ ?) ?3 i& W" \0 v$ f+ h4 Q5 G8 z
警惕鱼目混珠的“沙金”!
3 U4 L2 z3 y& m
! l* g0 i$ U( R部分“沙金”首饰镍释放量严重超标
# [) b9 q( I4 Z$ D* I0 G. m0 h- ~4 \- V8 A- r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所谓的“沙金”饰品,有些完全不含黄金成分。而商家宣传所谓的“越南沙金”“缅甸沙金”“泰国沙金”更多则是一种噱头。长期佩戴这些饰品,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7 ^0 K* g2 I8 g. s8 k' ^在浙江杭州国际珠宝城的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记者见到了从事黄金检测多年的严雪俊。她告诉记者,不论是“沙金”还是赤金,都是民间对含金矿物的俗称,而市面上销售的“沙金”制品主要是铜合金或镀金的仿真饰品。她将记者带来的两件“沙金”首饰进行了检测,主要成分都是铜镍合金。
8 M# L- _! ]! n3 t, i浙江黄金珠宝饰品质检中心主任 严雪俊:国家对镀金仿真饰品有详细的规定,一般镀金层叫薄层,镀金是要大于0.05微米的厚度,0.5微米以上的叫镀金饰品。这两个就非常薄,小于0.05微米,按照国家对金覆盖层首饰的规定,它都不能称为镀金饰品。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下结论说表面有金,但不能称为镀金。
4 ~7 Z _- K9 {' h% ?1 d6 X; D" w
这些标榜着“天然沙金”的饰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其实是生产成本极其低廉的铜镍合金。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镀层过薄,因此消费者佩戴使用中有可能磨损掉镀金层,释放其中的镍。目前,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然而检测中心遇到的部分铜镍合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 d7 @- C( f2 d) p. s! i6 p8 i v: q9 T
1 w0 F+ u% \1 L9 r$ f& _* e
记者了解到,金属制品过敏引发的皮肤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
' L& b% @* D5 @记者搜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消费者就“佩戴沙金饰品导致过敏”向相关电商平台维权。
& _/ V1 b, H( }: ?+ T' A
与此同时,针对“沙金”饰品行业部分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有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我国刑法,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则有可能面临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处罚。
. [5 `, S; l+ ~: y
U+ r: D- t; k: @1 X. Y#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