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食用油作为生活必需品,安全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但现在食用油种类这么多,怎么知道哪种油才健康?研究终于给出答案。
h I6 m: Y6 [9 I6 J
2 T0 ^. ^1 A0 ]$ v0 d( m& g3 | Z( T9 B0 s+ J# S1 D2 k
01
/ K% S# e. a- T/ w. z6 d7 w: E( m
最新研究:这种脂肪会加速肿瘤生长!
+ f+ J. x& j/ W8 i7 T2 d
{) j. k3 t! l: W- n
近日,哈佛医学院就不同食用油对癌症的影响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发布了研究报告,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分别喂养猪油、牛油、黄油等高脂动物油,以及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食用油。
+ F* C* q9 `. [+ l+ ?/ a- Z: k* L9 z
, j. k: G4 I% _+ L8 q. u$ b. E
结果经过10周后,相比于标准饲料喂养的小鼠,这些高脂饮食的小鼠肥胖状态明显,为了观察这些不同高脂饮食对肿瘤的影响,研究员对小鼠注入黑色素瘤细胞,结果喂养猪油、牛油或黄油的小鼠肿瘤发育速度加快,肿瘤体积也比对照组要多40-60%,而植物油高脂摄入却没有表现任何变化。并且在乳腺癌、肺腺癌等实验组也观察到类似现象。
; `% n, }+ U1 f) K1 |: R- y& g, }9 Q
研究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原因可能出在不同脂肪质带来的免疫差异上,其中NK细胞和CD8+ T细胞走进研究员的视线中,在实验中黄油小鼠喂养组这两类细胞的肿瘤浸润和功能明显降低,加速了肿瘤生长,肿瘤体积比对照组大40%~60%,分析可能是因为黄油组免疫细胞杀伤活性受损,影响了IFNγ和GzmB等关键效应因子的分泌,NK细胞功能的减弱,加上脂质积聚,小鼠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增加了肿瘤的发展速度。
8 W! o# ^2 g% C; Z8 w9 H
# c- Q- e! x9 Y8 g& }! R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之下,基于植物油的饮食组却没有这种表现,也就是说膳食脂肪来源可能影响抗肿瘤免疫力,进而加速肿瘤生长。
7 c( F$ m# n! {* ^9 Z* F/ m" w( t- P7 X! @% [; z/ O4 Y
02
+ m4 V+ W& K& r# D* {" j6 H9 E0 M/ `换一下食用油,心血管变好
' w" d6 w* }# r% C' w$ m3 o- i* I N3 }3 }) P' v* k1 ~- R% {3 |, ?. \
今年3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布了一项关于食用油摄入与死亡率的研究,在涉及22万人长达33年的随访调查中,研究员着重对比了黄油和植物油摄入量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植物油摄入越多,死亡风险越低,研究认为日常食用油最好以植物油为主。
: }( c# n& H7 S6 Z7 k
( s5 d1 Z' v# P S如果了解食用油组成,就会发现植物油和动物油最大的差别,就是脂肪酸不同,其中动物油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而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要知道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和肥胖以及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
H' Y$ C3 [# j/ O( F( n4 F8 T8 J5 e" o, o) c' P) ?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也建议,应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所以日常食用油建议优选植物油。
/ l1 o* O( D! j) @# X1 }4 \# ~4 p# `9 y9 B% w
03
. h5 p$ X4 L1 q+ s& Y( P这3种油真该拉黑,快看你家有没?
v* E/ r0 L8 G0 ^
; G: |$ S% S o/ I其实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大家习惯错误用油,尤其是以下这3种,千万要少吃。
$ Y1 P6 J2 w# [& l$ x4 w
* |( M( b8 {7 S$ Q& @+ L. \1、复炸油
2 Z+ x& w9 h! Q. x, _. f& k7 n# B" ^* @. o k: I
很多人烹饪的时候因为食用油没用完,习惯剩下的油继续煎炸或炒菜,但这种反复加热的食用油很容易滋生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高危致癌物质,同时反式脂肪酸含量也大大提升,央视此前就曾报道,回锅油反复用7次后致癌物含量增加了30倍,长期摄入对健康有很大风险。
% ]3 U* c' d/ k
& C$ s6 g: Z. @* D6 q
2、自榨油
2 s2 G( b/ K3 ^" R3 g
T' j& l4 p8 x, g* y" w
至今仍有不少人习惯到小作坊自榨油,觉得这样做出来的油更原生态,但实际上小作坊环境卫生难保障,榨油原料和制作工艺不一定合规,导致榨出来的油可能含有较多有害物质,另外榨油设备如果没有定期清洗消毒,也可能污染新油,因此日常最好认准国家安全生产合规食用油产品。
# w; F' v1 K! z. S& z
0 U" P+ x: F& l* `+ C* u% |3、过期油
1 Y4 e) ]) l4 C! C& W
/ Q$ ~7 k7 v9 g1 ^长时间存放导致食用油已经过期,这种油往往内部已经出现氧化反应,甚至可能出现细菌或微生物感染,误食可能也会增加健康风险,建议购买食用油尽量不要选择大容量装,短时间无法用完,也会增加食用油变质风险。
1 p- _- N. i1 N7 A2 q6 g" p6 j1 M
1 ]2 \. z/ W, S) `, {04
# ^7 ~* l' }/ n# H6 \
健康吃油,牢记这3个细节
' H" G' m; x& p& n5 O; o8 i
" H- u6 b/ t( s8 V# u- J其实很多食用油健康问题日常都可以避免,只要做好这3个细节,吃油健康很简单。
& I B. m/ M% |) r" J
! A O9 v. a: \5 G1、食用油时常换着吃
1 X8 q; p# g4 H, [) i# y! p
: r/ b$ E6 T) W4 @: W; h2 W/ f4 {其实无论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只要改变单一摄入习惯,也即是多换着吃,这样既能避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也可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但要注意的是,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30克。
" e" r2 E+ B! {* _! p
# ~. M5 I9 b# e: ^9 h5 O
2、注意储存方式
$ |9 @- F5 b. `- k2 k3 r$ c* J5 p; x b2 c- X/ _9 p
很多家庭食用油存放位置往往就在灶台旁边,觉得拿着趁手,但过于靠近灶台的食用油会受烹饪时高温影响,导致内部脂肪酸氧化发生酸败现象,而且高温还会加速破坏食用油中的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食用油存放一定不要过于靠近灶台。
$ Q1 b% D4 \0 p$ g* H5 g
6 O) X( H4 S U还有的人喜欢把买回来的食用油补充到用完的油壶,这样新油容易被旧油污染,同时油壶长期不清洗内壁和壶嘴容易残留油脂,在接触空气过程中,会加速氧化变质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长时间摄入这种物质可能对消化系统甚至肝脏产生不利影响,油壶中残留的其他物质也会增加新油变质风险。
# N; \7 W6 H U! l( S6 ~. k
0 j7 @: ^/ I* { V1 u" v3、选择正规渠道
1 W1 p$ W# S. D. |8 Q+ Q4 c% ]
! D( I) _. I; X& U s: E* `
食用油也分等级,一般一二级食用油纯度更高,烹饪产生的油烟更少,适合爆炒、油炸,而三四级食用油则相反,因此更适合低温烹饪,购买时注意甄别;
6 q& U/ S5 N7 o' j' i# }7 t- t [3 V
e+ s% F2 k( `; Q食用油也有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年,购买食用油时最好选择生产日期比较近的,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过期变质,由于食用油开封后容易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加速油变质,因此日常买油最好选择小瓶装,短期内能用完为宜。
# I' Z3 |, K6 b2 L: |7 C# @! l
4 w" y7 }( a2 f2 Z7 |% ], [
别看食用油家家户户都在用,其中的讲究可真不少,如果你家也有上述问题,最好赶紧改掉,避免长期摄入造成健康风险。
9 L; K# m4 {* t8 g' }
, p% W1 j) y/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