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66|回复: 0

千古奇诗:可以顺读倒读的诗,“思夫”“思妻”合二为一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49
  • 打卡月天数:8
  • 打卡总奖励:595
  • 最近打卡:2025-10-13 08:51:38

446

主题

0

回帖

3020

积分

版主

积分
3020
发表于 2025-3-13 2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诗,男人可以顺着读是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女人却必须倒着读唐诗就是妻子思念丈夫、。3 u; C8 }: e2 Y/ J* ~4 X
宋词号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在唐朝,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勃、王维、白居易、孟浩然等,而在宋朝,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这些人的名声都很大,他们的作品也是家喻户晓,谁都能背出几首来。/ y/ L) M# G. M& v
不过也有一些不如他们出名的诗人,写出来的作品同样令人惊艳。比如,写出“唐朝第一诗”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李禺,写出了一首千古奇诗《两相思》。* `* ^6 p: ?! B; ^: p, s. d
之所以被称为奇诗,原因是李禺这首诗顺着读和倒着读都可以,但它表达的意却会变了个样,也就是所谓的“回文诗”,男人通常顺着读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女人却必须倒着读妻子思念丈夫。这首诗是一篇七律,顺着读下来,是一首《思妻诗》,全篇内容如下:
  }* r' h* U; D9 Y- {1 W枯眼望遥山隔水,  仄仄平平平仄仄,7 ~1 [% o! S6 o1 H, F/ [1 |' m
往来曾见几心知。  平平仄仄仄平平。【知:四支】 押韵( N6 H7 Y& A* {
壶空怕酌一杯酒,  平平仄仄平平仄,
0 w" k/ @0 Y2 M; q3 u& A/ K笔下难成和韵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诗:四支】 押韵1 m! V' c; q$ M/ s  R/ J$ ^6 C7 j
途路阻人离别久,  仄仄平平平仄仄,
: z7 n9 a! w2 u; Y5 t- p8 \8 S讯音无雁寄回迟。  平平仄仄仄平平。【迟:四支】 押韵
9 ]5 u0 X$ l# |0 b) F" J1 h孤灯夜守长寥寂,  平平仄仄平平仄,( `8 }3 c0 b# p3 p! ~
夫忆妻兮父忆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儿:四支】 押韵
0 X- c5 Q; s4 [$ R顺着读时,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说一位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连带着他身边的儿子也思念母亲。他一双枯眼痴痴地望着远方的山水,酒壶中的酒没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酒,就怕越喝心里越苦闷;思念之情太浓厚,连一首和韵的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4 T/ O2 r* M7 S
全篇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让人仿佛能看到身为丈夫的男子,在长夜漫漫中,伴着一盏孤灯,满心思念妻子的场景。# y. M7 W0 E+ F) U
但这并不是全诗最出彩的地方,前面说过,它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把每个字的排列顺序换一下,就变成了《思夫诗》,全篇内容如下::# U6 o+ U& z& C! D& o, `
儿忆父兮妻忆夫, 仄仄平平仄仄平,【夫:七虞】 押韵& @/ T# ?' z4 x: n0 g
寂寥长守夜灯孤。 平平仄仄仄平平。【孤:七虞】 押韵
5 T" n. j1 w- W迟回寄雁无音讯, 平平仄仄平平仄,
1 d! I$ {; }  r: \7 L久别离人阻路途。 仄仄平平仄仄平。【途:七虞】 押韵
* a* M+ s* }9 J. W诗韵和成难下笔, 仄仄平平平仄仄,
; S: g( s8 E4 {5 H4 X& P$ M酒杯一酌怕空壶。 平平仄仄仄平平。【壶:七虞】 押韵
' m% [" j$ W1 U" G9 m知心几见曾来往, 平平仄仄平平仄,1 q$ w* B; E) l( j! |, x
水隔山遥望眼枯。 仄仄平平仄仄平。【枯:七虞】 押韵
6 v1 V4 E# j$ B6 u, u3 y! Q倒着读下来,意思变成了妻子思念丈夫,因为丈夫迟迟不能归来,也没有寄回什么书信,妻子在家中想,一定是路途遥远,才阻挡了他归来的脚步。虽然诗已经吟成,自己却迟迟下不了笔,酒也不敢喝上一杯,望穿秋水,等得眼睛都干枯了。5 X# d5 M" |' B6 s* |* l  [
其实历史上的回文诗不少,譬如宋朝的苏轼、苏小妹,都曾经写过这种体裁。回文诗分成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5种类型,我们可以读一下苏小妹的“双句回文”诗:“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6 Z* m% h5 |4 P5 @% D
可以看出,所谓“双句回文”,是指整篇诗里,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比较之下,李禺这首把“思夫”“思妻”合二为一7 Y# a& A3 I' L4 W& i

: l  G: b$ {; R5 N: f+ h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0-22 08:46 , Processed in 0.19120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