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上周五的午后,我的朋友突然收到消息,自己竟成了公司裁员大潮中的一员。
0 [% l+ c) c0 s, i7 _8 y2 ^0 T0 _0 h& E0 w# d3 @) g/ U
这变故实在令人咋舌——早晨还如常打卡上班,中午还在办公室用微波炉加热午餐,没想到下午就接到了HR的通知,整个部门瞬间被解散,连商讨的余地都未给留。
* E$ W' R a# ~0 n我朋友恍恍惚惚地说:“太意外了,我都没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离开公司的。”
4 n. L9 \- `# v1 b6 |
说真的,这并非夸大其词,近年来失业的人数似乎在不断攀升。
; H8 F7 x6 E3 R1 Q6 E( z
特别是那些久违联络的老友、前同事,冷不丁地找你寒暄几句后,便试探性地询问能否帮忙介绍工作或副业机会。
1 K R# Y p0 G8 [6 G5 B
深入交谈之下,才知晓他们背负着房贷、车贷的重担,孩子需要上补习班,有的连配偶也失了业……种种压力汇聚在35岁的肩头,着实令人同情。
. W1 i/ {0 F7 y' }市场波动本是常态,如今正处于低谷时期,未来充满了未知,失业的风险如影随形。面对这样的困境,调整心态至关重要。
+ T0 c0 L$ j& ]. w' a1 U! A. q
既然木已成舟,唯有坦然面对,当务之急是想尽办法赚取收入,支撑到下一份工作的到来。
& ]8 ?+ I O+ I许多人在面临新抉择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总想一开始就制定出完美的计划,明确每一步行动。
1 \6 j; W: `7 B6 T: C这种迷茫感在面临机遇或选择时尤为普遍。然而,真正能够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先行动,再调整”的人。
5 Q4 O% h- Y) [ m; T9 d8 s7 N
只有真正开始做了,才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艰难。
4 b) e) ^9 {0 @* d我深有体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最重要的并非将所有事情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而是要迅速行动起来,哪怕前景尚不明朗,也要先“上车”再说。
* p/ J5 z% E; ~5 r5 H
就像我当初尝试在网上开展副业时,同样是一头雾水,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那时我尚未失业,只有下班后的些许空闲时间,时间的紧迫反而促使我行动起来。
/ X& z* L' a3 Q8 J# i- m
我从最基础的部分着手,将每一步都拆解开来,循序渐进。无论做什么,背后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要将每个环节都做到位,结果自然不会太差。
/ J+ c; g) W' L$ g# h7 Y4 }0 H$ g" }" n人生短暂,不容过多犹豫。想到什么就立即去做,冲动一点、莽撞一点也无妨。
& x ~5 c; k2 J% T4 |0 ^7 r你们或许听说过“鲁莽定律”吧?就是当你面对做与不做的选择而犹豫不决时,别再反复权衡利弊,直接付诸行动。有时候,正是那些莽撞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 l2 ]0 i( [2 l+ R/ n. `
就拿我运营账号来说,起初我对此一无所知,只是看到这是个趋势,身边的朋友也确实因此获利,我便果断决定尝试。
}4 e& s5 g5 \- `6 H% H回顾我最初运营账号的日子,那时发布的文章更像是个人日常的记录,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和问题解决意识,对于盈利模式也毫无头绪。
! o) R6 d- ~9 |2 R6 s: K. p- U7 p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先让账号有内容产出,能够持续更新。
K2 B& H' [4 Z4 o' J6 {
因此,我强迫自己每天下班后都要撰写一些文字,目标是至少600字,如果可能的话达到800字以上,实在不行就搭配一些吸引人的图片来发布。
! Y: r- o& y8 i& B8 R2 d& r/ D随着实践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公众号并不具备推荐机制,需要主动到外部寻求流量。
9 p7 J% r- k8 C& |4 Q" B7 X
于是,我开始在各种社群中活跃,结识了一些同样在自媒体领域奋斗的小伙伴,我们相互支持,在其他平台上联合举办活动以吸引关注。
7 F5 `. l$ n; L/ Y就这样,我的账号逐渐积累起了第一批粉丝,并且获得了第一笔50元的广告收入。后来,随着平台机制的调整,我的收益也随之增加。
0 w7 {- d1 T2 P1 N说实话,对于那些没有真正独立赚过钱的人来说,他们的计划往往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 V" X, X2 U* T7 P8 h如果我们能够放远眼光来看待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需要万事俱备才能开始行动。
% Q5 R5 J$ t+ g7 c2 ?7 r
很多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和成长的。因此,千万不要抱着“等我准备好了再出发”的心态,而应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毕竟,所有的能量和智慧都是在行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准备阶段凭空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