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就到了小年,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 I y/ v B3 i* j" p- M
3 X( G9 L- s+ L- T9 [% e: u今天,正是过小年,我就和朋友们看看有哪些习俗,欢迎朋友们也分享一下,你们哪儿的习俗。
7 J4 o6 ^: p' N0 @+ {5 _# W- L. z# B& i6 r4 U9 [3 s }$ j6 w. [
一、关于吃的方面。
5 C) p' d& i( H, g6 r+ a6 u
T' B# I5 |! g& m
逢年过节,离不开吃,吃有很多传统风俗。今天,过小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吃的方面,有哪些传统习俗。
' @8 T7 q7 ]' |
- `- g1 @4 e2 J P
1、吃糖瓜
4 M5 Z O# e8 u2 Y7 f, S
" Y5 L" W9 t- F5 {都说:“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小年传统名的美食,又叫灶糖、关东糖、麻糖等等,既是小孩子们的最爱,也是灶王爷的供品。
* _; G. @- R' F. y% @
7 s" p/ X8 ^8 c! T据说,过小年时,灶王要上天汇报这一家的生活工作情况。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家家准备糖瓜祭拜。正是期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降降吉祥”。更是人们期盼来年事事如意,好事连连。
- `+ c; G7 X% R0 z( E: b5 {6 M
: j# B& I5 B2 I9 c/ N+ d/ t2、吃饺子
) {' J- C1 v/ _: _9 |1 X
" e5 ^, Z0 I" t8 {; ^1 S$ I有句话俗语说得好,“谁家过年不吃饺子”。吃饺子,是北方传统习俗中,最常见的传统习俗。当然,南方也有吃汤圆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 S7 r* H. P/ m% a
0 b C" y- C8 R
过小年了,家家户户免不了包饺子,忙碌了一年了,一家子团团圆圆吃饺子,幸福吉祥又如意。
# \7 O- D6 {1 ^# h
; y' D( W* u/ ^) G/ i尤其是饺子,它的外形非常像元宝,寓意新年团团圆圆,财运滚滚,好事连连。
/ {6 b& }2 A, x+ X6 B& T- n! ^; O* S. |* q; Q. E9 d+ C2 b6 J, F
3、吃年糕
4 i" u) l2 C1 M j$ _6 `
# W0 s4 ^* W, R( a
过年了,还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吃年糕,尤其是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免不了吃年糕。
- a* `: u* i( y
! g" k+ K: `" W7 C p( t* X& u
年糕多是白年糕、黄米年糕,在年糕里面,再加些大枣、果脯等,既好看又好吃,是难得传统美味。
2 u* g/ E8 a$ E) H( H9 `; l6 K* o* V5 a% a, _! V
年糕,大家一听名字,就非常吉祥。而且南北同风,年糕、年糕,是“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0 y( g3 H2 g) L' N# M4 n
) A6 n8 Y! k$ G二、关于迎年准备方面
' R) D2 B( V: i. y9 l/ d% @# O! S+ y8 I% O
% M9 w; `) G2 o
年前,人们都忙忙碌碌,做好一切过年的准备工作,这几项少不了,请朋友们来看看吧。
+ m* z g' W( J3 a. M
8 |! b. O! X# F# l1、扫尘土
# |8 G/ q* H& s" Y; r! W) @2 a: p6 M3 y) r
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整理卫生,把家里的尘土、垃圾清理干净,俗称扫尘。也有叫“扫房”、“掸尘”等等。
: n/ w2 G7 v" K8 ^- S( z
3 ~9 r3 @/ J2 q8 e- j
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可就要过年了,年味越来越浓,为了干干净净过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整理卫生,除尘更新,迎接新的一年。
8 k3 U4 H" n0 o6 z: ^7 _/ j( f
& @: ~) |% W- c3 f6 @+ x5 H因为“尘”与“陈”是谐音,其寓意美好,除旧迎新,辞旧迎新。也就是陈旧的、不好的东西一扫而光,希望新的一年事事如意,生活美好。
% [# V/ h8 s# u9 Z
8 O, D+ l6 A# y2、剃头
& R! A/ [3 q" A1 `$ F7 }: m! r1 Q$ V( B( g0 J
剃头,也就是理发。小时候,年前都要去理发,有时自己理。小孩子有时怕理发,这时候,家里人就说“过年不理发死舅舅”。
% a3 w8 @% h8 Z9 ?& E% ]
' Y/ u- h7 `( v8 ]9 C5 ?一听这样,赶紧老老实实把头发理了。其实,“过年不理发死舅舅”。还真有这样的故事,是“思旧”的意思。慢慢的传下来,就成了过年不理发死舅舅。
- M6 A" j4 T+ A, P% }/ J3 X
" P, |0 e% t$ i: V/ Q, S; L
其实,过年了,也是干干净净过大年,过年期间,一般不理发。如果年前不理理,容易长长了。尤其是一些地方,要到“二月二,龙抬头”理发。
) |# x4 K+ l) ] C7 x ]+ g" h3 T' k& h! a
3、沐浴
/ |& b3 z7 |0 N+ s2 V. y- J f: ?
: L/ s- s b9 S' J0 N" K: h9 _过年了,家里除尘布新,干净明亮。自然少不了洗洗澡,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0 d: [' K% M1 Q9 g
2 e3 B& a2 w! L2 _
“不洗澡不能过年”,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祭祀的说法。
, t# M! Z. A* n/ `
6 [ c$ s* @7 b; R: ?过年洗澡少不了,是年前的一种传统习俗,是件实实在在的大事,更好除旧迎新过大年。
" M8 V$ N/ N9 T" n( U4 H! u; y
- f2 |" g5 S( L x3 c# d% I2 O* {2 X三、关于小年重大活动
S8 ]5 b0 F& R1 C! e' j0 {, R" c* l4 n
小年不仅有吃的传统习俗,还要做好过年的准备工作,当然,更有一些最大活动。
0 u) m- J& ?" ]1 e5 ~
1 s/ e7 D3 ^1 B) F
1、辞灶
' R d. Z) Z9 l9 A! \4 ~
- I$ N, R6 ]9 m1 }2 f5 r( Q
辞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叫谢灶、祭灶王、祭灶节、灶王节、祭灶等等,就是祭拜灶王爷。
0 H/ O$ |3 F! Z6 f0 @9 t
* d; a! Y0 M) l+ f5 N+ {
这可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朋友们最熟悉的传统风俗,家家户户去祭拜灶王爷。
: x5 m" X" h9 r- t
/ _ S; y1 Q$ O5 i8 e1 K
人们先是贴上灶王爷的年画,在做饭的厨房墙上贴好。再把提前准备好的糖果、水果、草料及清水等供品,摆在桌上进行祭拜,祈求上天言好事,下降保平安。
" c8 {& Z8 e4 ^! j/ |! `
+ S z1 A3 Z& f5 ?1 U t- C
2、剪花纸、贴春联
& k0 e( V! [6 a ]# P. g3 A. I9 A
% j* ~$ n! W% V, Q
到了小年的时候,有许多民俗活动。不同的地方风俗不同。有的地方盛行剪花纸、贴花纸,还有的贴春联,非常热闹。
2 {+ V" U: u+ ~6 D) p/ @
& e7 S" W% B9 s
剪花纸,是民间艺人的一种手艺,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非常喜庆。可以说说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漂亮大气,寓意吉祥。比如常见的喜鹊登梅、国色天香、喜气盈门等等。
4 A, t3 z1 M, u6 B/ K5 g
8 Y4 J' g S1 j! P还有的地方,过小年就开始贴春联,进入了过年的气氛。对联语句对称押韵,吉祥如意,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更是开开心心过大年。
/ ]- R1 G* W9 J+ |" I. e6 h' ]. w* Q& [
3、备年货
! N% {, w# v3 u2 C3 O
& I5 Q& }+ r+ h) Q- _! R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各行各业都放假了,在外的游子,也不辞万里回家团圆。
0 i# Z1 L7 b' W
' ~2 T6 p6 K* c0 L, t% Y9 Q" d到了小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不仅用于过年祭拜使用,也是过年的传统美食。有鸡鱼肉蛋,瓜子、花生和糖果等等,不计其数。
7 Q, \7 A/ a' l2 m3 O
: n3 {" ` _3 X4 P: j8 A小时候,最盼过年,因为那时候物产不丰富。到过年的时候,吃的丰富,有滋有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天天都像过年一样,生活幸福美满。
; {% l7 j# d1 d7 I: M- e' Y2 B
- g7 V5 h( _# e5 |3 X" X【小结】
0 k* t+ S, L$ a, Y: V
( D) u1 i* `- m4 F( [小年的传统风俗非常多,是人们代代流传下来的好传统,都是期望新的一年喜事连连,好运不断。
! K. p1 s0 M7 W4 J* v. j
7 L6 Y2 D& ]! ?0 C5 Z- {: b小年到了,不知道你们哪儿有什么习俗?有什么有趣的传统民俗,欢迎朋友们来分享。
0 f f, N, `; U( u& K
$ Z! E3 t; H7 L4 [ c& q) D7 p最后,祝朋友们新年快乐,好运连连,生活美满。
, a) O5 O9 K, g
' E7 s; l2 O$ Q3 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