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红颜
- 打卡总天数:16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231
- 最近打卡:2025-02-27 08:58:45
版主
- 积分
- 839
|
利用周末时间盘点了近一个月的咨询,粗略估计“被公司劝退如何应对”的咨询占到了40%左右。
; {2 W7 o3 Q7 q, O% x6 [/ N# x
3 p$ h0 `4 Y; q* a6 m
( g; F* k Y, V通过这些咨询发现,公司逼离前通常有以下三个征兆,大家一定要提早识别,避免入坑。
" S Q& _, [; x H% a
0 ~3 }( l; f6 q征兆一:领导开始帮你“减压”. D! _6 Z) e4 s2 x7 d4 V8 W' m
: z& S# c4 G% B. Q6 n1 X6 d; [
“最近看你加班太辛苦,先把A项目转给小王吧。”
5 M% p# _, `" e6 g: o$ n; H4 B5 W2 P' [
“你手里客户比较多,维护起来也挺耗费精力,分5个给新人练练手。”$ w6 H) D6 j4 l" e# v1 ?8 W
@7 w. l! \0 r+ W+ Y/ o
这些看似“关怀备至”的话,很可能就是劝退前“精心策划”的“坑”。; u2 y$ v) g3 c7 |
8 a9 B2 J9 b$ V" T
目的是将你手里的重要工作逐步抽离,为后续劝退做铺垫。 c0 k/ H6 A- r8 X9 j) {
2 `' d0 E0 e) {$ N: g6 q
有的朋友没能及时识别,毫无戒备的就将手头的工作交出去了。
3 N0 k( v m' K; ]& q7 ~* ?$ a. u( p) k# W ~- j+ _. d$ o# _
等到被公司劝退才恍然大悟,但手里已经没有和公司谈判的筹码,甚至因为没有提防心理,已经掉进了公司提前设计好的“坑”里,变得非常被动。
3 B. A* o% y% [9 ^* U s1 C [ Q+ s: c( `7 E) h# b( v2 W
征兆二:绩效考核突然变脸
# t1 e) k3 k. H$ X% t+ L1 D& o/ O( l5 t6 q9 I
上个月还是绩效考核结果是A,这个月突然掉到C。8 h, z* {$ u3 o7 Z6 H
# }# P, `) y, M: q
突然增加不可能完成的KPI。
8 T5 G2 B0 w! B6 t' o/ c0 X8 ?4 Z
8 S& c4 A( x. _7 A7 l/ z2 b此类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你肯定会去找领导。领导给出了看似合理的口头解释:公司近期业务明显下降,提高绩效考核标准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绝对不是针对你个人,公司对你的能力是非常看好的...
2 [+ F8 D3 S/ g J) Z- I. q+ }7 r' O0 M2 a3 ?% P* j
领导“合理的解释”加上“中听的夸奖”,把你的顾虑打消了一大半,继续闷头加油干了。
+ i$ F+ i- s. @: k5 a6 v9 m. R4 R" u# {7 F: l& t3 n' Z
两三个月过去了,领导找你谈了:“你这几个月都没能完成公司的KPI,绩效考核在你们部门也是最后一名,公司认为你不太适合目前的岗位,决定给你调到XX部门。”5 S, N; b0 r+ a, L8 E; {( R; G
w& V/ x$ K6 T1 z这时候你才意识到,之前的解释加夸奖,无非是为了打消你的顾虑,放下戒备心,接受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结果。, f; z8 ^- z o' I
, \# J8 Y" O; z+ `# ^7 c5 W9 ?看了这篇《被扣的绩效能要回来吗》,你就知道员工的自愿签字能免除公司多少举证责任。
d# l0 L' y( y8 C) z9 Q5 h1 e! C. u* F7 B, Y
征兆三:出差突然变多了# X0 ^) {* Q6 @" {# i1 \! a8 K; S
S S& I* x- A' W- q原来很少出差的你,近期被频繁安排出差,而且出差的时长也有点莫名的长,本来3天能办完的事儿,领导却安排你出差10天。0 P/ _/ P- {* e! b6 {& u( a( b2 B8 P
" Y- k& |1 E- e5 F5 y: H, x' ~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毕竟出差有报销,还有补贴,活儿还少,也算是难得的放松。9 ~3 b9 m4 T2 l
" d1 Q4 ?- L& M' |- Z& r# E0 v
一段时间后,领导说:“这段时间你频繁出差,你的工作一直由小王在处理,目前的几个关键项目都由他在跟进,公司决定暂时将你借调到XX部门去工作一段时间。”
1 [9 }; A; H2 e" Y0 _) ^3 B1 f
+ v! Q M2 u, X到这儿你才明白,安排出差是假,趁机把你边缘化才是真。
0 G8 X) k. y4 U) S
, s( H' P& k! ^7 {2 L$ o而且,看似暂时的借调,一不小心又变成了合法的调岗。戳《借调变调岗,揭秘职场劝退新套路》避坑。
! K9 s/ r* J3 M. w5 G2 y' p
. g& d' T# u1 B# _8 A) A出现以上几个征兆,一定要有所警惕,趁着在职积极收集证据,为后续维权做准备。具体证据收集戳《在职时一定要收集的四类证据》。
& G7 i# ~- C* V
4 X- V. d/ ^! f8 |对于涉及薪酬和考核的文件要谨慎签字,不合理的考核结果及调岗降薪要及时提出异议,并保留证据。
: @* U% c0 h- q! J1 g
% \5 U5 e" v1 A, ]1 J2 N拿不准的要及时找律师咨询,避免错失取证时机。/ y5 o9 H3 k( \: z9 o# l3 ~5 S
7 a- t2 Z0 c5 y S' |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