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o8 ~6 A+ @' D, v% M8 r其次,要注意一些礼仪和当地俗规,入席坐桌子必须按照主次、辈分、等第来坐,大体为“大面为主不朝外”,餐桌方桌的,通常桌面有三五快木板拼合而成,木板两侧有竖端的板缝,板缝对着人的谓之小面,也叫次面。坐大面的为主宾,坐小面的为陪客。桌子摆放小面朝外对着前门。 , C9 A1 e, _8 m' i4 A ]: `' Z. h4 F+ {& \2 }
遇到祭神拜祖先才将桌子大面朝外,民间俗规,以屋面方向为准,左面为上,同一张桌子的左边为上。如果餐厅很大,屋内摆设若干张餐桌,里面左首的席桌一般为主宾桌,通常情况下,年长辈分高者尊为首席,年龄小、辈分低者坐末席。婚宴中回门宴,新郎坐首席;会亲宴,岳父、岳母坐一或二席。如果有官员到场,则官位高者居首。那时重教之风甚浓,孩子的教师被公推为首席。被推为首席者。通常要向全席致以谦词。一般宴席摆放餐桌为八仙桌,坐八个人,也可在八个座位之外再加座位,叫“插角”也叫搭角,插角就不分主次了,此外也有圆桌的,每桌可以坐十人,甚至十二人、十四人,圆桌随意坐,圆桌无讲究,但是仍然以前门左边的那一桌为首席。4 n: K) c: o4 {2 r7 C2 O
5 b9 ^4 q1 w9 `! x宾客坐桌称为“圆圆”,或者叫“圆起来”。若还有宾客要来到,也要留下相应的位置,此谓之“虚席以待”。开宴时,先由坐末位者起身为每一位宾客倒酒,倒酒也要严格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一一斟过去,倒酒不可倒过满,只需八分满,被倒酒者起身并伸出右手,五指并拢在杯边表示“还礼”,等到杯中酒倒好时道一声:“不过意”,方可坐下。现今,用食指和中指指背,在桌上轻轻敲两下,以表谢意。倒酒时不得用靠近客人一面手执壶,防止遮挡客人看杯视线,要一手执壶,一手护壶,表示向着客人敬酒。一轮酒斟结束,酒壶要放在自己面前,壶嘴要对着自己,不要对着客人,防止冲撞客人。4 s. {/ O l1 D
2 j1 p$ Y& `% _! s
宴会开桌时,主人应入席相陪,并主动敬酒,邀人吃菜,这叫“主不邀,客不饮”。有时主人不上桌,必须委托他人行待客之礼,并说明“主不在,小弟来代”之类客套话,不论主人在桌上与否,上第一道菜,主人均需向所有客人敬酒。主人入席不可吃得太快,否则有催人之嫌,一定要等所有客人吃完后,才能够放下碗,这叫做“奉陪到底”。有事先行离座的客人要向大家致歉,说“少陪慢用”,然后告退。客人吃罢,主人应继续挽留安座,泡上茶待客。客人告退,主人必须送到大门外,直到对方讲“请留步”才止住。如果宾客带礼上门,主人可收一部分,退一部分,另有小礼相赠,送客时一并奉上。$ P) I3 X! ?# U8 w( p
. Z% l# o& t/ j# v2 C' S
海门沙地人的宴会习俗体现了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尊老敬老、尊师重教、互相关爱、互相谦让,和谐团结等优良风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W: E8 ], ]$ e' r
) E: v0 E6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