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V* C" n+ u; g2 C6 r乔乔这才微笑起来。两位博士当时也笑了,不过是苦笑。这是叶开第一次被孩子的语文教育刺痛。 " u. }3 q e% p) p# I0 ~: {' R6 L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如今回忆起来,叶开摇头叹道。两位博士实在是没想到,他们会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题上马失前蹄。看到乔乔成绩下滑明显,王琦很着急。她找到语文老师,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做这么多练习题。% q/ `" |6 L8 U
2 Z+ O" Z* X, s
老师告诉她:“从三年级起有了阅读理解,不再只是认字记词。乔乔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不会的,她看书没有障碍。”王琦急忙跟老师解释。因为就在上三年级前的这个暑假,丈夫给女儿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是他们第一次给女儿买长篇读物。结果8岁的乔乔不仅很快看完了,还开始接着看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 i) `* P, H* O, ~# V* v
& ]2 {- Q0 s- M8 P V听完王琦的解释,老师不相信,摇头表示怀疑。这让王琦很忧虑,她开始想,女儿不会真是有阅读问题吧。回到家,她急忙跟叶开探讨起来。叶开那时正研究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叙事,并得出结论,“那一代的不少作家不说真话”。 + x7 u3 J8 v2 g5 g" j & z9 M1 U. j8 W听了妻子的担忧,他拿起乔乔的语文课本,试图弄清问题所在。结果一打开课本,他发现一些不说真话的作家的作品,不仅进了女儿的教材,“而且还要背诵”。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是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A+ \$ z( W1 S; y# Y# L # s0 f) w) N( j! \( q他正冒火,转身却发现乔乔抱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目不转睛地读着。为了考验女儿,他刻意跟乔乔聊起《哈利·波特》和四大名著彩图本,结果发现里面很多故事和细节,乔乔记得特别清楚。“这说明她不是胡乱读,是真读懂了。”叶开强调道。他和王琦也一致判断:大可宽心,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问题。* I$ y E( _* b1 v* V
' N* T+ T5 V( G! k1 ]' |6 E
他进而感叹道:' u' ^3 ]9 D' O1 l |
7 ^( ^( y. m. K! ?* L9 p F小学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代,因为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可是,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有人却给他们喂了垃圾。教材里面,有好多非常糟糕的东西!- p3 i3 U _: a! a- w8 E4 ^% o- G
% @2 }$ M0 F3 d& V' q* D! q! Q
叶开把乔乔的几本语文教材全都仔细看了一遍。2008年11月,他写了第一篇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文章《语文的物化》。在文章中他写道:“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寻找道德寓意。”8 f5 A1 U7 y" G i( g: j3 }
6 t* Q" C/ O& L这一年年底,叶开与晓苏见面,原本是要聊文学创作的问题,结果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聊语文教育上。“我们觉得,现在的语文里,非语文的因素太多,太多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因素,老师又教得太保守太落后,学生不喜欢。”晓苏回忆,在这一点上他们达成了共识。 / S. g6 |, Y$ `& f4 k ; D) I5 x2 H, W2 ~看了叶开的批评文章后,晓苏认为“很深刻,很尖锐,点到了穴位”,随即邀请叶开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开专栏,批判“病态的教育带给语文的痛”,希望刺激中小学语文老师“已经麻木的神经”。 2 d0 [1 s3 j3 F9 w( n; }( ]) Z* R
022 o1 |& o- n$ n$ f( W
孩子学了半个学期,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 |6 _% ]$ ^5 i2 u+ ~
9 j2 z) ]4 ^$ @3 k4 d
叶开的专栏文章,从2009年1月开始发表,第一篇便是《语文的物化》。考虑到文章的风格比较犀利,晓苏将专栏安排在了杂志第70多页的位置,避免“一上来就刺激到读者”。, n0 M9 I. b- ^6 o; w/ s1 n6 t
3 {9 y9 j, q O! @9 m
结果,这些“火药味儿很浓”的文章发表了两期后,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就打电话给晓苏,质问道:“哪儿来一个疯子在这儿胡说八道?”当时9岁的乔乔看了爸爸的文章,咯咯直笑。“我们都不喜欢语文课本。他写得太好玩了。”她评价道。0 ]6 A- o% w8 H3 H
" r6 P+ k6 B" K, V, d其实对于自己的语文课本,乔乔在一年级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好玩的”。她记得,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好多图画,有小动物,还讲爱护环境,“看上去没有那么讨厌”。 1 p V& m% r) t3 y0 {7 s. N r, D0 t& Q" V: O+ g" l; n7 x
翻开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学到第40课《三过家门而不入》时,乔乔当年用红笔在彩色书页下角,吃力地写下了“舍小家,顾大家”6个稚拙的字。她回忆说,语文老师告诉他们,“大家”里有很多“家”,就是“国家”的意思。当时刚刚7岁的小姑娘,始终没弄懂“大家”的具体意思,只是很固执地认为,“大禹就是一条鱼,所以他才治水”。; H- r; b& F ^/ ] s
6 T0 X* N Y- @- j3 L( m
虽然很多东西搞不明白,但书本上的图案还是吸引了乔乔。“当时我觉得,哇,好奇妙哦!”她边说边做出夸张的表情。当时在课堂上,老师写什么她就跟着一笔一划地模仿。回到家里,她则开心地看《小小建筑师巴布》、《猫和老鼠》等动画片和《哈哈画报》上的漫画。( V, X/ u9 _( k
+ t" c5 g: M% x! p% A& ~
这种开心的笑声时常在叶开家里响起,前4个学期,乔乔经常拿回满分的语文成绩单。8 G+ [4 x+ f/ E) C
( Q3 W3 R+ B! j; o: y5 m9 h
但到了三年级,写作文成了语文课上的重头戏。同学的书包里,慢慢开始有了《优秀作文选》。看到有同学买“作文套餐”,乔乔出于好奇借过来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想看第二眼。她还是喜欢爸爸不久前给她买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其次是《林格伦文集》。 ' A/ R3 K8 `1 G1 B5 |7 N. H1 P: d7 Z" N3 u- [) i
可是她只有先写完作业,才能看这些书。她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养成了到处藏书的习惯。在写作业、弹钢琴时,甚至是语文课堂上,她都会时不时偷偷地瞄上这些书两眼。 / k' h: Y. ^6 @* X* w9 P& n8 B# E! s! w9 I; j* m( z
语文课本开始变得让她“一点都不喜欢”。她更不喜欢的是书包里的教辅书《一课一练》,这占据了她课后很多时间。; E: i& S9 F: k8 \2 ]. I; U
3 X$ F) R( h- p Z2 T/ N, [# l
比如,根据教辅材料,乔乔每天需要填很多反义词和近义词,这常常让她的博士父母为难。他们不愿像其他父母那样给女儿买《近义词词典》或《反义词词典》,于是就安慰女儿:“我们认识出这些教辅书的人,这东西他们自己的小学不用,自己的孩子也不用,你就随便应付一下算了吧。” & V l% o' U6 F) v. ?8 G 7 c+ k" k# F8 J% k" h一次假期快结束时,乔乔的班主任来家访,问孩子这个假期都在做什么。叶开笑着回答:“忙着倒垃圾。”这让年轻的女英语老师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叶开马上解释说,“孩子在学校学了半个学期的语文,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 - E2 c' [* S# @8 B. J+ Q 6 }) F' M! o# i, p4 n0 R/ a1 [“倒垃圾”的方法,则是给孩子买经典作品阅读。在意识到孩子语文教材中的问题后,叶开给女儿买了一个四层的书架,书架上多了《哈利·波特与密室》等《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续集,也有了《窗边的小豆豆》、《唐诗三百首》等名著。 1 T8 h/ D; f# ]5 B1 f/ l; Q# |2 g 9 P9 X5 o1 _' b8 p, w0 \8 y03 - Q3 |* E3 r4 d1 O" `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 O% }. A0 P% V5 W& l4 m% W
3 w9 [$ R/ o5 r
这些刚刚摆上书架的书,很快就被乔乔一本一本地“消灭”掉。在咬着指头,发出一次次咯咯的笑声后,乔乔也把《哈利·波特》里的女主角赫敏奉为自己的偶像。 % J/ t3 Y3 b; `/ J8 S7 `8 t1 _8 a # F' t* U+ {1 K0 i/ z( Y叶开因势利导,告诉乔乔,不仅小说和电影中的赫敏很聪明,现实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也很聪明,考上了美国很好的大学。于是,沃特森也被乔乔视为榜样。 7 W' T+ q$ ]6 f! r8 ?. s& W / v& q) A0 r. o' m9 E5 i在三年级以前,乔乔在课堂上很少说话,但看到小说里赫敏在上课时经常举手提问,她决定向偶像看齐。以后上课时,脑袋后晃动着两个马尾辫的乔乔,经常把手举得很高,希望老师能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 $ j. o. X# N' F# G0 G7 m& M4 J. A
可是,她很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经常和老师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乔乔撇着嘴,一本正经地说:“我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 j2 j. q$ s% P, h2 w$ y8 C) G- N3 v$ w% l, k
有一次,老师讲互联网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时,强调好处是“可以查阅信息学习”。乔乔则认为互联网可以让自己玩更多的游戏,因为她从4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开始登陆迪士尼网站,玩小熊维尼吃蜂蜜字母的网络游戏。这种观点,得到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支持。语文老师只是咧嘴一笑,什么都没说。7 N* R/ q+ ~9 D- s% Q K. e4 Q1 f4 Q
; L! {1 l; R3 R; K! _# k
乔乔只爱看书,对穿着不在意,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她喜欢在课堂上举手,偶尔甚至会插老师的话,常常有人在课后说她爱出风头。有一次下课后,她走到一个这样评价她的男生面前,对着他的耳朵大吼大叫。' V% b( ~: W5 t* i# B' I- F
) t* S, B+ {0 Q“他们对个人的尊严不是很看重。可是,如果你有很高的尊严的话,那别人就没办法破坏你的立场。”小姑娘义正辞严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她认为当时自己必须要表明立场。但有时候,乔乔的坚定立场并不起作用。* D! f. j0 {" J* u. C
2 W+ e3 H+ f9 j
2009年秋天,叶开的专栏已经写到了第10篇。他第一次参加了女儿的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讲的是课文《带刺的朋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齐全;学生6人一组,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像圆桌会议一样便于分组讨论,颇有一种民主、平等、交融的气氛。! i; y- H8 A8 l( b" W/ S
$ O& U. v3 T+ b0 c9 Z& F
课堂上一让提问,叶开就看见乔乔把右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就是不点她。后来老师说换个方式,找不举手的同学提问,乔乔故意把手放下,但依旧没被点到。叶开在后面看着,觉得一阵阵心酸。 * z0 [1 [9 D. i/ u/ z * |5 Q, i- E/ E+ @- S后来乔乔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老师却回答不出她的问题。“这个问题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再回答。”乔乔以朗诵的口气,模仿了老师一年多以前说的这句话。5 ^. S7 c# o a% v
$ y$ W1 \+ h& p回家后,叶开查阅资料发现,《带刺的朋友》改编自一位作家的文章,编者对这篇文章进行删节和修改后,导致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所以老师根据课文确实回答不出乔乔的问题。 ; Q- F0 O' P5 N j! f" n, F+ j6 l- ], M2 j+ V: L' m2 I* p3 `
乔乔告诉爸爸,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 ! q e- H$ E" G; d' T7 A2 i; o, ~4 N0 r0 y G4 b( O& N
这让叶开想起了30年前自己上公开课的情景,也让他异常气愤: # Q; J j0 U) p6 ` w: M3 T) g4 i
三十年了,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R" t0 L; }3 Y9 ]
1 C6 Z3 O' m. ]* |
“我们最应该反对的就是虚假!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11月底,在应邀给上海一所知名小学的老师做讲座时,叶开始终强调自己的这一观点。他给讲座取的题目是“教书还是教真”。. f+ O" y& l1 [6 X8 q
; U# [3 Y" K& t$ f讲座开始前,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向叶开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几年来,她只要让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病了或者是摔了跤,然后爸爸背着他们上医院。 7 @" j; s+ F0 V# S$ r , ^0 { m4 H! I这位老师忍不住感慨:“连教材都可以作假,那么其他的假,像这些作文模板,也就不足为奇了。”2 ^+ t; U6 ]9 {, W8 D' e9 F3 l
: F7 S, b. Z9 Z
叶开和王琦从来不让乔乔参加朗诵比赛。在他们看来,那种规定题目的朗诵充满了虚假情感。他们要求乔乔,平时在班里要朗诵的话,要用正常语调,不要假天真。9 L. c/ Z2 P+ n9 r
9 I* U* d% [7 C( c. n同样在他们看来虚假无趣、没有真情实感的,还有乔乔每个学期都需要背的名言。在叶开看来,这些名言很多是编者自己编的,“背这些垃圾还不如背老子孔子,或者是唐诗宋词”。所以每次老师要父母监督孩子的背诵作业时,叶开总是直接在乔乔的课本上签字了事。) _# s A5 k' Y! c& F1 B/ A
% @7 d C$ T3 e; M但在叶开看来,这是这些编写者在贬低孩子的智力。他以自己的女儿为例进行反驳:瑞典名著《骑鹅旅行记》50多万字,乔乔两天就看完了,而且记得很清楚;《哈利·波特》7本250多万字,乔乔每本都读了好几遍;《安徒生全集》4卷乔乔都看了,内容几乎都记住了。* I. d2 a2 @; g! ~
; o4 K. D. [7 _$ \1 O在给别人推荐书目时,叶开总喜欢推荐女儿乔乔喜欢读的《哈利·波特》、《吹小号的天鹅》、《昆虫记》、《天上掉下个大蛋糕》、《小王子》、《丛林之书》等外国儿童文学名著。& T3 U4 V1 Y5 L! S7 R( h" y
( f# B) d+ c1 @7 j8 R2 Q+ _
有人质问他:“中国就没有好的作品吗?” , T" c! {$ ]9 K2 [) x ) d9 @, H7 S0 N& `“有,但适合孩子阅读的不多。”叶开直截了当地回应道。他的一个重要证据是,《哈利·波特》中文版拿到的版税是9800万元,比同期中国所有畅销书拿到的版税总和都多,这还没考虑数量可能比正版更多的盗版书——“孩子们用脚投票,他们是识货的。”$ `5 Y9 }7 j* X; W# W# B
, i, N; M G+ g# a5 B就在叶开因批评语文教育而饱受一些人的非议之时,乔乔的生日到了。叶开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乔乔说想要一套英文原版《哈利·波特》。那是2009年春天,乔乔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叶开花了1300多元买了一套精装全集。乔乔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打开那个精致的匣子后,她“高兴到了难以形容的极点”。: O0 u1 r8 J* V* i. ~3 D, {
0 ]2 ]6 [, v$ X2 g
06 $ {% C1 ^( |% f6 ^2 {
语文废品流水线: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 Z" u J3 x% U2 R5 ]+ Q
- Y% N' K- q! F6 Q/ W$ c
现在,英文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乔乔已经读了四分之三,但是拿起自己的语文课本,她依旧非常痛苦。 # v% p- x; W; d: @: O# w / z. x7 d! y* N9 u1 Z: Q6 d“尤其是这学期的课文,开始讲战争故事。我是女孩子,不喜欢打打杀杀,我特别讨厌动不动就死人。”乔乔晃着自己的马尾辫说。她更受不了的是,当老师讲到课文中有人牺牲时,男生们就说,那个人“挂了”。这让乔乔觉得,他们像在玩电子游戏一样,别人死了都无所谓。 ; k' l6 }* O9 Y& ?# f * E# b. f$ H6 ~* |“这个单元原本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却让孩子们对生命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妈妈王琦遗憾地说。与课本里的英雄故事和课堂上放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相比,乔乔更喜欢自己书架上的那些书,那里带给她童年更多的快乐和欢笑。3 L( I. m( A8 ]4 o, g: d) y, e
) C+ W6 |, G2 ~这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乔乔又没考好。有人说:“你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才考80多分?”乔乔当时有些伤心,但回家后王琦告诉女儿,“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为了期中考试。” $ M3 I1 p3 u, ^% Y* T) ]2 d # f J- g) y9 N7 Y& b而叶开在那所小学的讲座结束时,有老师站起来说:“我们能怎么办呢?教材就是这个样子,考试就考这个教材,我们不能不用啊。”叶开给出的建议是,语文课可以上得再简略一些,老师自己可以多看一些经典,然后把孩子带向经典之路。 & f: |, |- X% R/ n: w( b * A5 g* p `0 F+ ^* e& T {关于这一点,他和不少人达成共识——现在不少老师在自信而勤奋地做着愚蠢的事情,如果大方向错了,老师越负责,对孩子的伤害就越大;把这个易碎品摔得越碎,家长要想粘起来,就越不可能。 / |; ~& h1 x6 }% e) D( L3 Z! b8 D5 h; M
在叶开看来,能把这些碎片重新粘成成品,便属万幸。他担心的是,这条语文教育流水线,会把一个个像乔乔这样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在读教材做习题的过程中,完整地教成废品。 2 a4 Q0 H2 V+ @. c9 T4 v5 u$ F2 A: y ( K i( m) [" Q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