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国学大师季羡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季老的一生可以用多灾多病来形容,他六岁患了天花,差一点死掉。痊愈之后,也一直体弱多病,秋天还经常过敏。他还两次患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可以说是“百病缠身”,而就这样一副病躯,他却活到了98高龄!
4 B _6 j0 K, ~, Y6 F. A0 X! m' B0 g
当第 1次被诊断出癌症时,季羡林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恐惧。他不明白为何会得病,甚至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然而,季羡林并没有被病魔击倒。最后,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战胜了它。
+ F3 T7 L* L5 a第2次患癌时,季羡林已经步入晚年。面对癌症再次复发,他依然选择了积极应对。他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帮助他又一次战胜了病魔。季羡林的这种豁达开朗的态度,影响了他周围的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
' T( O0 H h o6 W" \8 M那么得过两次癌症,活到98岁的季老,有什么养生方法呢?“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季羡林也告诫我们:人到晚年,拖垮身体最快的方式,不是抽烟、喝酒,而是常做这2件事情。虽然扎心,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 a5 H J5 M8 R9 z# V
0 p) x, u& v4 `放纵自己的欲望
T6 y5 {! `/ L( U7 _' i2 f在《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偶尔的放纵是件好事。但是要放纵,先要学会收拾。不会收拾,是没有资格去放纵的。”当我们到了享受生活的年纪时,很自然地会释放自己内心的欲望,但是我们必须懂得适度放纵,否则会导致“物极必反”的局面。
7 m& R ^9 Q6 j将自己的情绪通过喜欢的方式发泄出来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有些人总是忘记把握一个“度”,放纵之后就无法收拾好留下的混乱,这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都是一种负担。
- g( N- v: f/ z2 P6 Q- C9 D! d在晚年,生活最好的打开方式是按自己的喜好吃喝,做一些对自己有把握的事情,享受舒适宁静的生活,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行事。
; P" b4 S) v" n
: \ C* U; C# l/ `+ s6 I负面情绪:时间带来的无形负担 0 `/ U2 y( ?# K, |4 Y. J7 d
退休后的日子里,失去了一份工作,失去了一个日常的目标,许多老人在漫长的空闲时间中,开始陷入情绪的困境。社会上总是有一种观念,认为老年人应当乐观、安享晚年,仿佛没有任何压力和烦恼。
( C& m3 v1 e0 a* M3 ~+ t2 J而实际上,退休后,许多老人面临着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情感上的孤独与不安。没有了工作的忙碌,许多退休老人会突然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久而久之,负面情绪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孤独、焦虑、甚至抑郁,都是不容忽视的情绪问题。
4 J# a3 ?) Y7 B) m/ D季羡林曾说:“人只有在内心的孤独和无所事事中,才能真正接触到自我。”但这份孤独,如果没有正确的疏解,便可能转变为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3 t% R5 ^8 j- T+ A2 a9 s" d
8 I, x0 q' v& x%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