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版主
- 积分
- 21494
|
你用过微信 “亲属卡” 功能吗?最近,诈骗分子盯上了这个功能已经有不少人中招!" t4 v; i5 f1 s2 G+ O3 m
# k% O: X: @& [9 K& L+ J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亲属卡”。9 H5 n) p% n7 i8 J R- q. N
+ b9 p3 l& z+ ]/ o顾名思义微信用户可以向指定亲属好友开通服务让对方获得使用自身支付账户的权限通俗来说就是,可以帮助他人买单相当于一个单向的“家庭账户”。4 _) b& e2 w: u7 g; p
& O/ D1 @4 R& C |" c: \1 c7 I. ?
一般来说,设计这种功能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家人消费免去转账提现的手续,由于“亲属卡”可以设置消费上限,且可以实时知道每笔扣费情况,因此在管理孩子零用钱这点备受好评。
% {& M. S3 a+ M+ y2 c$ n* v& @2 M' B' ~
但这项功能在设置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0 @9 B& U. c( F# O
* ^& O9 T) ^# \1 w s7 t' Z
虽然名为“亲属卡”,但实际可以赠送任意一微信好友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开通,因此骗子们找到了切入口,开始疯狂实施骗局。
6 s& m1 z$ n& d0 n( E( g2 \! p. Y% f
那么“亲属卡”如何成为诈骗工具?
* O' T9 @) O+ P6 }6 A2 ^- c, z+ i! i9 m' U0 i" A6 I/ |! u: D
01
/ X2 |. u) [7 y- L" Q
8 Z4 @: I8 E H) r, E, Y好友申请转头就送“亲属卡”
: d/ s! ], F/ A8 n6 v- f9 P w% X% W2 ^' P$ B5 O1 x2 X8 Q
一日,小陈发现微信通讯录里多了一条好友申请,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到对方顶着美女头像,抱着“只加个好友不吃亏”的心态同意了。
: a* `* Y+ K- e; m- T
# U/ {8 u* V% o y" n7 c1 F加了好友之后,“美女”比较高冷,一直都没有发言寒暄,似乎只是加错了好友。时间一长小陈也忘了这茬,但5个月之后,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 y# j4 z8 l ]
, f/ k3 E/ s" Q" U: l! t" K1 B沉默的许久的“美女”突然给他发过来一条信息:“送你一张亲属卡”,显示的额度为3000元。2 ^9 j4 Q+ @5 @( }* [9 ]
2 \- |$ P$ B# o* R* b0 u正当小陈疑惑时,对方解释道自己刚刚不小心发错账号,希望小陈可以送回同样额度的亲属卡。小陈心想这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帮就帮谁,还没个手滑的时候呢?
5 N. N+ G4 A9 n5 {/ d9 U9 e( r- j0 a, F1 n6 z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小陈懵了:自己居然接二连三收到扣款提示,对方在短时间接连消费把3000元额度花了个一干二净,再查看自己的余额果然少了3000元。感到不对劲的小陈立刻联系“美女”,没想到对方已经将自己拉黑……1 b% s, F+ v' ~( y
9 K. \! Z1 U6 D% A- [
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项功能的用途,亲属卡上显示的数字仅仅是交易额度的上限,如果发卡人账户里没有钱就无法使用,而发卡的骗子自然不会在账户里存钱,避免反被受害人“薅羊毛”。$ e( `5 _7 c5 k
( v7 c+ V) q5 L# |8 a' L! f$ f' v7 H而且赠送亲属卡的消息提示与转账发红包极为相似,不熟悉微信的人甚至可能认为对方给自己转了钱。事实上不仅仅是微信,支付宝账户的“亲情卡”功能同样存在类似的骗术。
6 ]) L4 i3 ~1 s( `* @
# M' B1 d# ]4 Z' o* p& Z; |/ X而骗子加好友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像小陈遭遇的这种陌生人加好友的情况还算“低端”,更厉害的会借助亲属卡嫁接其他骗术。8 P4 M' ]8 {; \4 P( N7 J: I
) w! A4 {% d, p* z! m3 k+ ^
02
- r2 T( }1 p V7 Z
) w! s# ?& i9 O" F( {以放贷为名绑定“亲属卡”
1 ?& w d& U1 O7 H& E/ W
4 i0 b4 `' {0 N犯罪嫌疑人吴某冒充贷款审核员,在网贷群里频繁接触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以贷款需核实微信是否本人使用审核资金安全、互发红包测试等理由,将自己的微信绑定受害人“亲属卡”。
) E8 y) [4 c! q" {- X( E$ E" ^/ Z3 ~# f8 g7 ^! x3 k7 h7 {: N
绑定过程很简单,吴某赠送给被害人“亲属卡”,“亲属卡”虽标有额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吴某微信余额里面根本就没有钱,而且绑定的银行卡也是一张空卡,根本就无法完成支付)# A5 u8 Z* \! C( `! s4 Z! v. Y
- f7 g2 ]# W! I7 m/ U9 N9 T. ?8 Q
之后吴某会迅速向被害人发信息,索要同等金额的“亲属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绑定,随后吴某诱骗被害人下载聊天软件进行“视频审核”。当着被害人的面进入微信账户进行“资金流水审核”,“审核”完毕后没有立刻退出账户反而修改了其“亲属卡”中的支付额度。% S) w$ Y G R4 J! W, h
) }9 D9 `. m2 b o1 F. t ~3 I! d% o最后吴某以自证还款能力为由,诱骗被害人向自己的微信账户转账,随即立马用自己的手机扫描早已准备好的收款码,选择“亲属卡”支付,受害人账户里的钱就直接被刷走了。
3 i5 `( O% g! h* J3 |% B8 F: I0 g" R
& i- @8 H8 J" x" R. Z“亲属卡”骗术虽然阴险,提防它却并不难,除了谨慎添加好友之外,不轻易使用你不清楚的手机、APP功能(例如呼叫转移、亲属卡、屏幕共享),遇到其他人诱导开通类似功能时(包括亲人朋友万一对方被盗号了呢),一定要第一时间提高警惕。
" g1 P7 e+ e+ B+ b* D+ M7 B+ c- A8 |2 o6 Q
如果遇到实在需要使用的场合,也最好先了解清楚功能和规则,多留意使用说明是个好习惯4 J: @9 |0 z1 ^9 @! W$ ^
& h6 ^* I. s& t8 x%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