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晚上吃饭朋友一直在吐槽男朋友:“下班回家躺沙发玩了一会手机就被说懒,他自己天天回家就是躺着也没见他有多懂事。” % g; S! m2 Y: F+ w4 l
3 o7 H; l# d0 ?% S# @' B1 G
按照她的说法,好像这种情况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现在更加让人难以忍耐。 ( I# a5 E% p# [& } e, |
对自己的行为宽容,对别人的行为就很严格,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觉得【双标】这个词就挺合适的。 , v. U. q3 \ @! R: n( y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套自己的“双重标准”,在同样的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或者事物采取不同的处理和标准,虽然有不公平和偏见的成分在里面,但他们宽容的一方通常指向自己或者是与自己同类型的人。 $ m: t: L5 J' P) l, g" [
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受过社会的性别双标,就像两个同样学历经历的人去面试,一个是男性,一个为女性,在同样的背景之下,男性面试成功的概率会相对来说较高,女性光是考虑到一个孕期,就能被很多公司pass掉。 ! E! r+ u/ v8 Y; Q; L
大家都这么做,而且考虑到成本、人力等各种因素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 v B1 t7 P2 e8 w: ~0 A
商场里的销售人员看到一个穿的破破烂烂和别一个穿得光鲜亮丽的人同时进门店,更多的精力也会放在后者身上,对前者更多的是爱搭不理的随便态度。
+ A2 h: D1 U# r& Y1 v/ Y但如果前者是自己,进到门店即便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希望有人能过来,至少态度要一视同仁。
$ f" Z, H% q% _6 C2 _& N9 f角度不一样,产生的情绪不一样,态度也会不一样。
, q; P; }; N$ \' g* R5 _0 J2 b人们往往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都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而对于他人则会采取更严格的标准。
6 K- @5 f2 _: V" r1 b- L" B% E- f心理学家爱德华·E·琼斯(Edward E. Jones)和理查德·E·尼斯贝特(Richard E. Nisbett)发现,当我们是行动的执行者时,会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或者情境因素;而当我们是观察者的时候,就会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特质和性格。 ! S! J. m, W4 `' S! U. r: @. _
自己犯错了,会把错误抛给别人;别人犯错了,那肯定是他自己的问题。 $ U0 `) H, G9 r& c! C- l% m
今天和我们一起出来吃饭的朋友,回去的时候他男朋友虽然没说什么,默默点个外卖自己吃,但整个晚上两个人都没说上几句话,在她回房间的时候好像还瞪了她一眼。 9 F3 N$ A% l, Z5 Y, A
我是觉得很可怕的,生怕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3 Z0 q. {- j7 r或许我们更应该想的是,他们的双标是从何而来? 9 [. c8 C" O. Z; Q
是对自身利益过于看重,还是说想要通过这种双标来获得控制感。 # i; L+ D9 m, D/ K' F6 R& g
对于自卑的人来说,可能会试图通过双标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9 e4 S i+ _$ U( h1 E
那些我们眼中无法理解的行为,或许是他们一次次无声的求救呢?
5 w6 D$ C1 q" G人不会一生下来就双标,在习得经验的过程中,双标或许就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免受伤害的唯一方法。
- J5 E7 U% u3 M1 |. E' _可以去理解、可以去帮助,但这个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 % U" n! {, A8 j, a8 p2 N
你身边有这种双标的人吗?[思考表情包] # a/ D) h. @; M8 V8 o) V* m
) h6 ]) ?5 T+ S$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