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给你8000块钱,你半年能挣来100万吗?
2 X: ]9 B2 ~: _( y小伙有款车,他喜欢往车载冰箱里搁些饮料。
, d$ O6 m; d& y/ ?4 F
可是开车时饮料瓶会在冰箱里乒乒乓乓一顿乱撞,搞得他心烦意乱,他就想买一款杯架放在冰箱里固定一下。
0 M7 p; A, ^* d& {
谁料他找遍全网,都没找到合适的。
! x9 b6 y$ K1 ~官方商店虽然有类似产品,但只是预售,而且固定的饮料品种有限,还无法单手操作,要价188元。
2 y' f$ i+ a# g6 C这事换个人,说不定就吐槽几句,得过且过了。
W1 E3 f) P7 x# H6 k* S# c
可他灵光乍现:
% M+ F$ m' B7 C9 J% D4 B“当时这款车的月交付量高达8000至1万台,市场需求可观,若30%的用户有需求,每月便有3000个杯架的市场。开发此产品难度不大,开模生产硅胶垫即可。”
0 m" b" }) F+ S# I0 v; H
2 f0 y+ X, a- ~$ Z* {% O D
有市场,有需求,成本还低,目前无人问津,这不是送到面前的商机吗?
# o6 i4 g+ l. F. T. f1 ]4 L说干就干,小伙连夜就去找人设计,最终在二手平台上敲定一位“王工”,设计费人家只报价100块。
" q" ]4 P' z9 j: V' t: w* s6 J设计图当晚就出来了,小伙又马不停蹄地跑去广东,找人3D打印出模具进行测试,前后一周,修改三次,每次约200元。
) p |2 t6 s7 ^
其间他也是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别人也想到这个点子,先上市了。
7 ?! `6 C: p3 M- l. C
好在一切顺利,等到他找到硅胶生产厂家,花了8000块钱,定好模具,正式投产,并在线发布预售,也没人抢他一步。
" i2 e: |0 F' b0 `; F4 T: B( [
6 V: [2 o4 x# l% ]( T- J$ V' J
然后惊喜来了:
7 I6 d q' k. {& Y* x
单个产品成本只要32元,他定价168元。
1 @! V4 `3 S$ D6 ^首日他就卖了五十几个,净利润7000多元。
+ R3 m4 R7 m2 h4 f! X/ m0 w% ^之后他又在各大平台到处找人帮忙打广告,平均每天净利润1万元出头。
! u2 }: j1 A/ U' p K8 t7 O“双十一”更是一天售出320个,利润超4万元。
6 a* t1 C ]* I: c9 H
5个月后,他仅用前期8000多块钱的产品投入,暴赚110万元。
- L( ~7 m+ o' F) F7 Y
其间他还推出了另一款产品:车载香薰棒。4个月,获利约20万。
+ e2 ]% }, p. N
看到这里,真是“嘴角要流出羡慕的泪水”了。
$ T. w/ ~ W! u: z) O3 G" K
挣钱不容易,这年头合法且来钱快的路子,我们总结了一下,都离不开这4条底层逻辑。
7 X8 X- X4 _2 P/ @) o7 H
3 f- I+ B4 f& U6 O! c3 E$ h0 Y4 r
信息差
! N& n- m$ ]& j7 b1 ]2 s: `& T8 ~& i
杭州小伙的故事里,如果他没有那一辆车,不喜欢用车载冰箱,没调研过冰箱杯架的市场行情,还真赚不到那130万。
6 s# t, y' U2 D7 L" z这就是信息差: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能挣钱。
( V7 o0 @# d, K3 d0 Y
有部很火的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
5 Q z* X a2 Q2 F6 I
没有背景、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葛伦·史登斯,接受纪实媒体Discovery的挑战计划,将自己“流放”到一座偏僻衰落的工业城市。
( r/ w, G3 @+ E& K: {$ _" f
在90天的时间里,他开着一辆破旧的小汽车,用100美元创办起一家估值不菲的公司。
) L5 E) H4 L1 U T* t- C起初,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
# h8 R4 O- X. |7 M但是接下来的一番操作,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牛的人,到哪里都会牛”。
# C4 A# }/ ?9 S% M9 s# W葛伦来到当地的第一件事不是想着怎么去挣钱,他首先了解的是当地的消费水平,整合小镇所有可利用的信息。
0 l5 R! T+ J- O0 x8 K
当他看到有人在网上求购军用汽车轮胎,他就跑遍城市的每个角落,从废品堆里翻旧轮胎,变废为宝,赚到了第一桶金。
) m9 n; A, E3 u
之后他又发现本地人钟爱啤酒,于是,便开发出“烧烤+啤酒”的组合,在街边摆摊大卖。
/ q! L: S" \# @. i2 \6 A0 p& {90天后,这家烧烤店华丽转身,不仅吸引了一堆合伙人,估值也超过了75万美金。
, X8 p! Z# Y, N/ ?/ u
中国人有句老话:“先知三日事,富贵五千年。”
0 V$ o; h7 M0 b# u" O; l这个世界有多少信息不对称,就有多少财富。
' H3 [) R9 s% Q1 i" V
5 Z3 W& t& L% d) `认知差
! A* Z: k9 {$ I& S
话说回来,像杭州小伙那样能开得起那款车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被车载冰箱问题困扰的也不可能就他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就有“横财”落到了他的头上?
, B6 H, q- E. K$ G/ S
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没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2 X( U1 I( s9 E: `
这就是认知差:我懂的,你不懂,我就能挣钱。
; V( U% F5 D& k) n( s
记得小时候,我们县很多家庭都种桑养蚕,当时还有不少商贩上门收购,看上去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副业。
0 L% R% X% I; J' _/ m7 T% O结果呢?没几年,养蚕这件事就在我们那儿彻底消失了。
) i2 c8 T6 v+ ~. T* Y+ {9 @
虽然没有探究其深层原因,但直接原因肯定是这活儿不挣钱了。
8 D- }# N) n* {6 u7 u& t |9 R直到我看到一个“东桑西移”的故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 E7 [* B& I# _种桑养蚕,原本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比如浙江、江苏等,农民的收益有限。
2 T" r3 z/ \, r8 G3 J* N/ Z
可是,有人将其转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更有优势的西部地区,一条意想不到的致富路出现了。
& y9 q u5 T3 v n/ r( f7 L桑叶,除了喂蚕,还被拿来制作桑叶茶。
* \: D9 O3 s& `2 a9 C6 z4 \% ?" ^
桑葚,因为环境原因,长得更加硕大,于是新鲜桑葚、果干、果汁,都成了紧俏货。
. E0 e+ ` q& J i( Z* u养蚕,除了缫丝,蚕蛹也可以卖去餐厅变现。
N" g/ e! L7 t& A- W# }5 y死蚕,还能成为化妆品原料。
5 ]( }+ E& V" Y% F
偌大的桑园,根茎间隙可以搭配种植如蓝莓这样的水果,还可以开发农家乐。
1 u0 j' a+ q& C( `甚至被人们忽视的养蚕粪便,还可以制成有机肥料和中药。
, | n4 `2 ]. J# h; c! b1 [& V
…………
- \. A# w0 w' n1 I8 u
一年下来,每个农户的净收益超过8万,最高的能有十三四万。
2 G- u+ Y; I5 X) C6 A" p' b' V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1 x' v& f) t7 l/ C/ C& ]; e
; |6 d6 I. h$ j. S& _
执行差
; B( h4 p0 w1 x: I' ~' N
周鸿祎曾经在他的短视频账号上分享过一段话:
% n# @6 ^* X" a3 N; I# `- U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想干一件事,你可以非常粗糙地去干,忘掉一些得失地去干,不要总想着事情做完才完美,先去混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神速,而且能力也越来越强。
1 t/ \& v! a Q$ P: M, ?8 v( r: U无从下手的时候随便糊弄一下,假装自己游刃有余就好,这就是由慢到快,由量变决定质变的过程,干得烂总比不干要好,先完成再完美。
( J, r! T; U) f! c- p; s6 C杭州小伙半年挣下130万,其行动力不也让一众网友自叹弗如吗?
) e/ x. P5 ]' U; I; U从脑海里的一个念头,到全网找人设计,再到产品上线,杭州小伙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就四个字:干就完事。
1 O9 X& X+ I7 c6 B1 @
想起身边的一个案例。
6 t( A# z3 M4 P( n' h5 R! B
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特别看好儿童户外拓展训练营这条赛道。
! J& Z1 K3 C+ B w# K& a) l" J当时他找过不少人拉投资,可惜身边人大多对其嗤之以鼻,还有一个合伙人中途打了退堂鼓。
[5 x/ B9 m, H可他还是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将公司开了起来。
* R' ?/ l3 w( j) H8 ^- p( @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节省开支,他都是亲自跑到街头发传单。
0 i' J J x: N- s5 X. C7 ^好不容易死皮赖脸拉来一两个“关系户”,他和几位兼职的同事,使出浑身解数为家长和孩子服务。
- _ ?: Q- W+ H( o u! _慢慢地,口碑越来越好。
# y. Q/ b# O" J0 ~" u/ M; f5 i
等到我和他结识,已经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他的公司已经在本地小有名气。
6 V9 U/ q$ j; S后来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发展到全省,这两年,还有了“海外游学”的项目。
& V) h* s6 v" N. E
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就是这么拉开的:你我都知道,你不做我做,我就能挣钱。
" B: }, q% c% Y5 ?这就是执行差。
6 i% E) \3 D0 _ N( V% b
, c+ M; ~ P1 Z% E& G0 N7 f1 {
竞争差
+ m6 ^* j N0 K9 e1 h: R
话说回来,杭州小伙半年赚130万的故事,有一个并不完满的结局。
* q) |, @0 v* T$ E7 j% q( f. W: g# R生意红火的那段时间,他感觉人生达到巅峰,未来躺平,都能年入500万以上。
- ` \( G1 s+ \' T9 ~可事实是,他去申请专利,只能获得一个外观专利。
& I" _# D. [2 S G" F# z0 J
5个月后,市场出现竞品,价格更低且有改良。
1 I3 e! Z6 v8 _, T/ m
又过20天,竞品增多,其中一款设计特别出色,好得他现在自己都在用。
9 y7 M( o" P! g" E' r3 [0 e. @3 a这时他的销售额已降至巅峰时期的20%,无论如何调整都无法恢复。
; i: t5 N) [5 C最终,他决定放弃,关闭店铺。
% [& d! z0 ^" L! d此后一个月,他的香薰棒生意也因为竞争激烈被淘汰。
/ ~9 w" {* x; O$ G2 m3 L* w2 A看到这样的结果,一位网友留言说,十多年前,她也曾有类似的遭遇。
) ?# ?2 k- _- y- s3 n* Y
那时她和朋友研发过一款360度无线智能摄像机,用于大型场景的监控。
% x2 P. h& U" @1 V0 Y
软硬件大概花了两三百万,产品一上市,就获得可观的利润。
; k8 r" C; a7 b/ A( r: p
但是红利期只有半年,两个原因:
1 ^6 q! R6 V6 `) P5 k9 I; ~9 p
一是有各大公司的竞争;二是竞争对手持续在做技术上的改良,作为小工厂的他们后期无法跟进。
K' L+ v* Q6 _4 p- v ?这就是竞争差:你我都做,我做得比你好,我就能挣钱。
8 [1 \) R# B) d看过一种说法,有人将这个世界比作一个大型的交互游戏。
5 R5 p! y! m6 x; ?( J5 Y你有两种选择。
1 @; ~! F3 U' a! Z& I要么遵循游戏程序,做一个按部就班的NPC。
0 o" p. e8 h% Y( @要么跳出既定模式,做一个真正的玩家。
, p# w9 Y+ v( T3 _4 z那么,前者就是为后者提供游戏体验的工具。
7 I0 u2 c/ M i* y+ K m. y
细思极恐。
. i* E( N$ r# d; e/ E$ s
有些东西的确是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
- ^) O7 B7 L/ d& h/ m; g可努力去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付诸行动,是很有必要的。
0 t1 k- P0 v. P& E! E新年到了,愿我们能从信息差、认知差、执行差、竞争差四个层面去倒逼自己提升,享受发明的乐趣,创造更好的生活。
+ j3 ]6 d$ @* [7 Y: B
* S9 w" i. h3 v& N1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