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做销售的人都知道,客户是不是想买,不是嘴上说了算,而是他们的行为会“出卖”他们!
+ x3 ^8 k9 W# U0 \( I8 `) A5 \
9 Q/ {" G: c- d* _, N
  ~( L5 e$ @$ F/ L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客户“想买”的8个小信号。
8 `; D8 }; M% x; R, H% a/ }) f
. l, k! O  _/ e& C& F擦亮眼,抓住这些信号,就差临门一脚了!
7 o( p# G( s9 }8 B( y. g  O: ^. o& L2 R  p6 I
1.讲价求低价——越砍价越有戏
( _; D- W+ T3 ~1 Q' r* |
% C; \0 m2 O. X( K客户一开口说“能不能再便宜点”,别急着头疼。
  F7 M1 _- y1 @/ H' W
* i+ ^: |( b/ @; g; w! C' e讲价,其实是客户开始真心考虑的表现。
+ e! }7 J: @3 w. l9 o
0 |  ~% A# E, |. u" A! `因为要买了,才会考虑性价比,想从价格上多占点便宜。
4 t8 X2 P8 Q: _/ Q0 ^" |
1 u$ I, H6 \3 A% q& r
如果客户真不想买,根本懒得谈价格!
4 {- n1 A6 _* o" I2 W/ H
4 V! N0 r( e  l, D0 X8 Z! S所以,当客户开口讲价时,不妨顺势而上,给个“能砍的空间”,让他们觉得“赚到了”。
1 I- M* ]/ u& _3 e8 p; |5 X/ l
3 o5 ]* Z9 [# Q% Y( J
2.挑刺求完美——看起来“事儿多”,其实在找合适
. k* W+ }% v2 B
" h* k+ z( z3 g' }* H
客户开始挑刺,比如:“颜色可以再亮一点吗?”“能不能改进下这个细节?”
! f6 w7 l9 `7 ]/ d" M0 `/ }( z
! O( J& x0 _. V' E这些问题往往让人头大。
- d7 b! n/ O: h1 T: T) H! T# H* z  t. b* z2 g
但别忘了,这种“高标准”往往意味着客户真的在考虑**“买后”体验**。
+ ~* y7 x* k3 }; J
6 D) q( |( x" D0 D  P他们已经开始想象使用产品的场景,才会开始苛求细节。
# }- K9 `* n  K& n* p1 n$ B4 _- @
# n2 v0 J6 f( w( H: R遇到这种客户,放平心态,把他们的“刺”一一化解,成交就不远了。
- T4 T6 T5 y( J8 l& ~# U; L
* V$ K$ T4 o' O2 p5 O' _( n  t
3.借别家对比——有了兴趣才会货比三家
9 T7 {' Q1 g& H. A1 `+ z- S' G! _  R) a; \1 l9 f: |# I
客户对你说:“XX家好像也有类似的产品,价格还低点。”
8 P1 f4 \% E! h
* O: z# w" Q, [) u听到这话,很多销售第一反应是“这客户没戏”。
2 v/ v7 x8 j; g3 K
3 e' p" u5 b$ a2 I. Y0 j
但真相恰恰相反,客户有兴趣才会做横向对比。
, k$ k! E3 G, ^6 i0 y
' [& t; P7 ?! a1 O5 c# B毕竟,要买才会关心哪个更好、性价比更高。
: Y, @# R" h& y* M' M! ^  c# t; e: a6 w( L+ O
这个时候,别急着跟客户争优劣,耐心引导他多看看自家优势,建立信任。
3 U  V# t9 w, }% d# n) V9 D/ L
/ X* [5 y$ X0 R! S  b1 u8 D
4.画饼转介绍——谈未来合作,是“买单”的前奏
' y( X0 X, S+ A- J5 z) l! t  y( e! l- I9 h: v6 v! E
有时候,客户会一边聊价格,一边说什么“以后有机会给你们介绍客户”。
$ g# g  b0 z4 U) ~" Q" ^5 w
& e. t; Y" E& i0 Y# y, F
这句话,很多人听着像是客套话,其实是个超级信号。
* M: P2 D( G: N0 I
3 |( G. {5 ^+ H客户能想到“以后介绍业务”这种“未来故事”,说明他们已经在心里给自己“买单”找借口了。
/ A4 A7 ^# C' g* y* N* v; |1 n  ?8 A( i9 F6 A+ W/ F$ f
他们在设想一个合作的未来,那不就是准备动手了吗?
# U( f- O6 [5 S0 n1 R
% k+ \( P! N5 X* h7 I/ v) t3 E
这时,不妨顺势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现在的决定”对未来的好处**,有时能一举拿下。
- f. _) V+ w0 c9 |' W  _
! }- U. u  B& l; \( l5.专注纠结细节——这是“心理买家”的经典表现
4 _9 n- s9 D+ E& e- g* c  t, g
, Z& K1 e- p( a有些客户盯着合同里的小细节不放,比如:“这款质保几年?”“坏了能修吗?”
8 R3 U5 m1 m) U& b- |/ |( m6 Z7 v# \1 z. O$ p" c* f
这类“细节党”往往很让人抓狂,但往往是真正考虑买下的信号。
7 H6 @: d) v+ m& N+ r; M# S# Q3 R; k& \8 k; V" o! M- o5 J
他们纠结细节,是因为他们已经动了心,开始“较真”。
- }1 f2 p  k7 I" n6 S1 x8 }
8 I* n: T# n8 x如果他们已经到这个程度,就不要担心了。
* J" M- W6 Z! ^
" |3 L" j2 I0 m5 E细节打消疑虑,信任才会买单,这类客户的成交概率往往不低!
9 ~; m8 `% h! E- b( R' h# `
  O; W; N7 p* z4 N5 A% X6.为便宜攀关系——谈关系说明“舍不得”放弃
# K0 I3 `; A/ O0 \0 a
2 L3 B5 T8 S/ q当客户和你套近乎,什么“都是朋友价,能再优惠点吗”,其实也透露出一大信号。
* J) P% T. f0 w$ d+ u5 @6 D$ s: d5 z! F! J+ ]  l# z- r9 P6 `
如果不想买,他何必费劲儿巴结你呢?
( A1 \& w; X2 g' g) F% t
' z/ x, ?; h: P4 Y) F9 h他们知道,越是“关系近”,越能争取到好价格。
6 ]; }3 l2 K/ h0 T8 ?0 [, v
) Y+ f2 \- w0 @2 x; J0 n  O遇到这种客户,别急着冷脸,不妨顺水推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怀”,甚至可以加一点小赠品,让他们有“赚到”的感觉。
+ R- R; ]1 j" [+ Y6 a7 r- S! x5 k0 J0 c0 K" a( q
7.向别人寻求意见——旁敲侧击是“动心”预兆
+ {7 H0 V6 ^8 G; T% X* @9 @7 [8 l
7 p4 q, P- T8 }# F8 P; m
客户开始问其他人意见,比如给朋友、同事看产品照片,让家人帮忙出主意。
& [6 x7 m/ Y! S& Q
! N& o' ^* X5 O$ J" k. ]
这就是典型的**“我要买但想求个心理支撑”**的信号。
0 v/ a, f: ]4 J7 {( }9 B
9 L' P: }3 m" \9 K) T很多人需要“群体背书”来增加自己购买决心。
4 |6 ]/ `1 p, i  b& l
1 ]7 m$ {% q- u% X这时,不妨帮客户分析,提供一些成功案例、用户评价,让他们和其他人有更多讨论的素材。
8 O0 [5 l% e/ ^
4 l; z# |+ l6 D2 n. @  P5 O6 o+ U8.不断尖锐提问——越问越细,越是关注
" `4 b: q& T. C
5 \; Y2 B! [2 D' r6 i  ]" _) y最后一个“终极信号”就是客户抛出各种尖锐问题,甚至让你应接不暇。
  b1 T! L0 T# @4 K
' o/ O* O2 K9 A“这东西为什么卖这么贵?”“其他家能便宜点,凭什么选你?”
6 x% [0 O9 m# N9 r6 p) O/ ?! S- \  r6 L  D' Q3 n. `5 a
这时,不要慌张。
: B1 @; G5 G) j+ I
  L& n8 u5 p$ I( d
尖锐提问往往是客户“最后的防线”。
3 V' F6 F& k) G8 K9 b9 m1 l1 \# Q; ~% P$ F/ t2 `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能打消疑虑的、理直气壮的答案。
4 C7 H2 ~. |  M3 B0 T. s( n7 X
$ x& Z1 X3 M, v/ ^; W) ^2 t5 h# K
如果能沉着应答,讲清自己产品的价值,客户往往就会从“质疑”转向“信任”。
4 Z1 l) g3 k0 N- @) V
7 L$ B2 z1 d! A. e7 K/ |0 X总结:客户的信号,就像买房前的“最后巡查”
: E  d; W5 k/ o% I3 Q3 s. a  C5 k
0 r3 `7 o. J% T. }, a" E# Q1 F客户不是突然决定买的,而是有一个潜在的心理过程。
/ p: H. n7 m& s) t8 @% p/ L3 B
6 p3 i- C+ X& D7 R4 E- j这些信号就是他们心理活动的“蛛丝马迹”。
$ [0 |  q/ o3 b, ]: s- ]  E2 X/ d: _" g% J: ?5 _! ^+ n
所以,销售是一门观察力极强的艺术,掌握了这些“临门一脚”的技巧,就能轻松“听懂”客户内心。
9 J- t1 ~5 M/ S
1 |/ v6 ~5 @: h6 A5 P
把握信号,适时出击,成交不再是难题!
5 p  w3 @# B5 \8 i+ {" j: ~6 Y4 n
1 N1 U# ^4 l# |9 m) ?1 d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