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w8 m. }5 h2 U7 W( P/ [3. 若喝完一杯啤酒后会很快出现脸红,或在开始喝酒后的头几年出现脸红的情况,极有可能是ALDH2*2携带者,此外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认。ALDH2*2携带者不能“练”酒量,因为大脑也许可以逐渐耐受喝酒所带来的各种反应,但是胃、食道、肝脏等诸多器官都在日复一日地遭受乙醛和乙醇的破坏。建议ALDH2*2携带者远离酒桌,迅速戒酒。 0 `) U; C6 j* L! r: b " t4 y& P0 k6 N+ v“喝酒脸红”族群这种特殊基因突变,即使少量喝酒,也易诱发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9 v; ~8 L/ D7 T
) h' S# |- B8 j+ W. D4 @6 c; ?9 U酒桌上有一种人 ,一旦喝酒,就易脸红。而这种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可能“天生不能喝酒”。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成为他们的“隐蔽杀手”! . q# F( M2 y# T& L * C; d/ Z( r, h' v& c0 V最新一期Science Trans Med(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喝酒脸红的人”少量饮酒都有诱发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东亚人喝酒脸红,这是由于一个基因 - ALDH2变异造成的。喝酒脸红实质上是一种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中毒的表现,它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b6 Y+ \, B$ y. O, ]8 ] A
: Q7 c( O d, |( x8 P; b& I2 PALDH2是人体酒精代谢中重要的酶之一。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先由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再由ALDH2代谢为乙酸,最后排出体外。有研究显示,携带ALDH2基因的人群分解乙醇的速度是其他人群的13倍左右。若ALDH2基因突变或缺失,则会导致相应的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使得乙醛在体内长期积累无法代谢,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皮肤潮红和发炎,也就是所说的“喝酒上脸”。3 G/ ~* r3 R) N2 }5 c
% W8 `8 T i( w“喝酒上脸”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作“亚洲红脸症(Asian Flush)”。 ( E/ P" a, W. D# K5 N/ I7 U' W/ C . j, k2 L! p/ m* t3 I* r3 r; ?9 S# Y: g/ k- J+ Y
, b5 ]8 A% b! R- b据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几乎全部为东亚裔,在欧美裔人群中,则较为罕见。在东亚裔中,至少50%携带ALDH2*2杂合或纯合变异。据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有近40%的人群存在ALDH2基因突变。其中携带这种基因最高的是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的汉族较高。闽南汉族人中也有高达 29% 的人携带该基因。 ) D( G0 O2 u* P9 c+ l 2 M- ]0 e! h/ A# H9 [这篇由斯坦福大学Joe Wu博士等人撰写的研究文章,指出东亚人的ALDH2*2基因突变,可造成摄入酒精后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其实不难理解,任何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都会造成代谢产物在循环中病理性堆积,破坏血管内皮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ALDH2*2造成不能有效代谢酒精,导致摄入的酒精在循环中堆积的现象,显然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q9 Y3 J4 s' o▎ALDH2 (rs671) 的基因型频率分布。( v9 X& S$ u! D
; d1 s/ y4 T1 D0 S7 r% p0 N! u
这项研究发现ALDH2*2携带者更容易发生血管内皮(EC)损伤。研究分析了日本GWAS数据库(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携带ALDH2*2是所有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中与冠心病(CAD)相关性最显著的基因变异(或SNP)。而对于携带ALDH2*2的人群,即使轻度摄入酒精,也会诱发动脉血管壁增厚、进而发生动脉狭窄和硬化。 7 \) A" l2 c, M Z# B }% ? & y0 f, {/ [6 G+ J) V2 J! K这项研究构建了人血管内皮细胞,以此作为模型研究ALDH2*2的致病机制。研究发现,ALDH2*2可使内皮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尤其是表现为自由基损伤和缺氧、细胞发生炎症、一氧化氮(NO)分泌下降等。一旦这些细胞暴露于乙醇中,上述病理变化进一步恶化。$ U% ~0 D2 |6 [) l) C
9 l0 J: W3 ~% L% ]0 e$ E* C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已经上市的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例如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可以缓解携带ALDH2*2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在ALDH2*2转基因小鼠中,恩格列净可以显著缓解ALDH2*2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同时可以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0 T1 H. P; `( A' W
/ C1 S' b& }4 ^
总之,这项研究结果表明ALDH2*2会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SGLT2i可用作东亚ALDH2*2携带者的冠心病预防措施。但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心绞痛时服用硝酸甘油有效率会下降。 7 a' y. r6 {4 o7 S+ t" S( P$ _4 {' G+ F' R" I9 N9 b9 q+ c
最后,许多人说少量饮红酒有益健康,这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而不适用于所有人。显然具有ALDH2*2的人即使轻度饮酒也会损害“血管内皮”,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尤其是东亚人群,不饮酒可能是最健康的。 + p {% B8 D& S8 c+ N▎最新研究发现,喝酒脸红的人少量饮酒都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7 D: G8 p5 {2 t x1 ? n) y+ H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喝酒后易脸红的人,患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风险是不易脸红者的2.5倍。 8 f& f6 f" B1 Q▎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细胞培养物,最后发现这些细胞具有ALDH2突变。而酒精会损害受到ALDH2保护的细胞,导致神经元中自由基和细胞死亡蛋白水平的增加,从而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0 V7 R- C$ J' K7 T& M9 v) i $ X3 O ?& m1 n$ K0 _ n i8 |“喝酒脸红的人”易患胃癌,中国每年有70.9万人因酒丧命) W+ \7 z9 b7 _1 E$ h& w9 p6 u" V 6 @% k: H2 u! Z8 G- n* J) ?3 Y1 ~8 v - ?! h4 n0 P4 @! ^$ E P, n, t* n6 m7 r( z
具有ALDH2突变的人,饮酒的危害可能并不限于心脑血管疾病。 / c5 b3 G* R# _ : x3 r& Y4 ]( u. L最近这些年的研究,越来越支持ALDH2*2变异携带者造成饮酒酒精中毒后,则更容易诱导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及肿瘤。 " n) U8 L+ n- Y* B 7 x/ S3 _" G# t7 w b2 Z0 c4 d一项发表在2020年10月《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的研究显示:喝酒脸红的人,饮酒可致胃癌。 - I7 g! l9 I+ z& P3 ~# N5 ` 8 V$ T) e" |1 k; i胃癌 (GC) 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胃癌的发病率表现出强烈的地理差异,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中国。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612 821例,在研究发病原因时,除了喜高盐、烟熏、油炸、烧烤类食物,以及幽门螺杆菌影响外,科学家发现,基因突变也是影响胃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6 G# ~+ l4 Z' M, u# L4 R& M( F4 H* j 4 @0 B7 w( F& b# M日本研究人员对531名胃癌患者(319名亚裔和212名非亚裔)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根据组织样本的突变特征划分为6组,Signature 1, 3, 6, 15, 16, 17。研究人员发现,在Signature 16组中,有一个胃癌亚类具有明显的酒精相关突变特征和强烈的亚洲特异性,几乎均归因于饮酒、吸烟和亚洲特有的ALDH2等位基因缺陷。这一类患者中70%携带ALDH2基因突变,90%以上的患者为亚洲人,而且该组患者平均酒量并不高。' s5 l9 ^% T o( u- W- g8 X8 s
: v1 S7 `- o, H
这也就意味着,ALDH2基因突变的患者,即使只是少量饮酒,胃癌患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大约五分之一的弥漫型胃癌可归因于酒精摄入和ALDH2等位基因突变或缺失或CDH1变异。 % P: K% p) ~. u5 W
8 [$ s3 _& Z7 _/ n) v$ y
( w E, P6 \5 h( H; j
0 i |$ s; j; ?. M/ f那么,喝酒容易脸红的人,还能喝酒吗? 4 V0 ?9 M8 V0 m- h. O7 s% f, |' q# a6 D' A/ a4 p# @) }# b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是ALDH2*2携带者?% W) v) t, F8 p8 J8 E+ S) |8 m! H3 V
2 m# Y4 X `5 J! |0 `1 k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专家、科普作家庄时利和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这个简易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8%。不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基因检测:6 Z+ o" O/ P' V
$ s2 F0 E, k. d' s
1.你喝完一杯啤酒后会不会很快出现脸红?2. 在你开始喝酒后的头几年,你有没有出现脸红的情况?如果这两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答案是YES,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是ALDH2*2携带者。9 E3 H& e; O. V8 h) K
/ v0 L6 L9 R: w4 H+ s
这时候,你也可以去做一个基因检测,来确认自己是否是ALDH2*2携带者,再决定你是要选择饮酒,还是选择远离中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胃癌的风险。& ~9 F1 C, v" g; 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