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中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之一,因为发现得较晚,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
u. S1 w( \, p$ P0 q* C" {& p6 b1 X: _+ H" h+ m' F
; e4 K8 R8 y# G/ Y2 y O/ c
“早期胃癌治疗效果最好是不争的事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董平教授22日对记者指出,但是胃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其表现多为胃胀、嗳气、胃口有点差,与胃炎相似。他希望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最好两年到三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若民众的家族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就属于高危人群,做胃镜的频率应更高一点。”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亦应重视胃镜检查。 3 M: f: b6 l" r
/ d# [( k6 t# e& d, x* \/ K
董平教授强调,胃癌手术必须保证根治性,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已达到等效,甚至更优。而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主流。 " o5 Q: j, s/ F3 G" c Y
& E# N! k& O% v7 U2 q% @# B- J: M据了解,当下,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胃癌的治疗已逐步进入靶向治疗时代。“Claudin18.2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靶点,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思宇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肿瘤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对肿瘤进行基因分型,医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基因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精准治疗。
6 Z2 ?' H( S$ O1 h% k3 P' O# \ f- A" a* t& w8 N2 F0 T- b& l4 Y
据陈思宇教授介绍,高达70%到80%的胃癌患者检测到Claudin18.2的高度表达。另外,HER2和CRBB2也是胃癌靶向治疗中常用的靶点,FGFR2b等新型靶点也在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6 a9 Q! T. \ k8 s0 U
1 x9 L w& y" H6 y J5 s) c$ e在谈到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地位时,陈思宇教授指出,化疗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在胃癌治疗中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相比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靶向治疗能够精准打击特定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而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1 l$ d% A0 G) K8 K7 M" I4 }! a6 m' D7 ~
该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管雯斌教授告诉记者,通过免疫组化等先进技术,病理科医生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譬如可以准确判断胃癌患者是否表达Claudin18.2靶点,从而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指导。此外,随着新靶点的不断发现和新药物的研发,病理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手段,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u9 {! Y% G( E9 `1 ?+ o2 G8 c0 H
. f2 D" d4 k4 g$ r' ]$ y$ S$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