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33|回复: 0

公司主动让员工离职的最低成本手段:协商离职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494
发表于 2024-12-23 09: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时候,公司做出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决策后,不会直接跟员工说辞退、裁员、开除,而是通过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K. `. X+ ?* e$ ~9 y- g5 r$ @) P( x# a4 R

& O* K5 }4 Q" {至于协商的结果,一般都低于直接辞退或开除的劳动法要求标准,只要公司与劳动者达成一致便可。
2 j* O9 `  a$ F( y3 W9 m" y  K' ?5 K. U
当我们听到公司跟我们谈条件以解除劳动合同时,牢记公司与我们协商的目的:以低于劳动法规定的成本来让我们离职。: O# `3 p6 |/ z# o  {2 N6 C: K

7 L0 h3 {5 O* h' E' E. I0 w既没有直接辞退的利索,也没有我们主动离职的爽快,两边不占好,所以我们要识别协商离职常用的伎俩,以及应对的办法。1 L- W, J+ Y' v1 b

" L: z8 D1 ~  b  t( {- E01
- E/ \$ @; |9 J) A9 t; l
% `% C4 }/ {, L. Q$ c" f" O协商离职常用的伎俩
2 l' i4 Z2 n; g) A; y) |
8 R& X( r- a) N9 ^1)引导员工主动离职。常用于试用期员工和犯了一点小错的员工身上。7 J. w4 ?) a" t* m" }
" C% [/ j" y7 D' Y$ L
对试用期员工:指出员工未达成试用期考核指标,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引用《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T" e+ S4 }' S6 Q- c- I/ L

$ ^. h* N$ q- R7 o但实际上,很多公司无法提供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依据,在入职时既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录用条件,也没有制定试用期内的考核指标。) l7 H- N, H9 |1 K, g

$ q* g2 A' Y8 f0 I  I3 w: O对犯了一点小错的正式员工:夸大错误的严重程度,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让员工形成恐惧后,再假装好意让员工自己主动离职,公司将不予追回损失,也不发布处罚通告,避免在职业生涯上留下“污点”。; E/ _, U; D9 Y
5 g: e" f. O7 L9 J
2)软硬兼施。软的先谈感情,大家好聚好散,再逐步讨价还价,承诺一些低于劳动法标准的“好处”,比如这两个月可以请假去找工作,不扣工资;工资核算到下个月,但不用实际出勤;社保缴纳到下个月等;0 U0 \& ]& `. W9 q
6 P/ `# a' k8 Y6 M6 h
硬的是威胁。如果同意以上的内容,那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和在档案中记录的信息是员工个人主动离职,不影响下一家公司背调(补充一个小细节:即使面试者提供了背调电话,公司也会通过座机去找到背调公司的人力,有良心的HR接到在背调电话时,不会为难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离职的员工,顶多说个人原因,具体的不知道,毕竟自己也是打工的,与员工没有个人恩怨,何必断人前程,而没有良心的HR会用各种方式来恶心员工)。
' _% @  Q( {4 V6 y# P
: b& T% l$ ^* \以上两个伎俩用在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身上,屡试不爽。/ h2 P% O5 P& X

4 x4 `  M5 `6 U3)岗位调动,工作调整。前面两种伎俩都失效后,那就来更狠的手段,来逼迫员工,让员工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协商的结果。比如以组织架构调整的名义,调岗到一个看似有相关性的岗位,工位排到厕所旁或单独区域,没有相关工作安排,踢出了工作群,每天要写日报,动不动来敲打两下,或安排一些杂七杂八的活,让经理去跑腿、拿快递、换桶装水等,以此来攻克员工的心理防线。: c+ V; t' J& c2 @7 L
  p/ O( o4 D% L
02
# h- s) f. w( U6 k( q2 V" ^* M+ R9 b4 ^+ k! A$ T
应对措施4 H3 a# W& X" ?/ I* V+ H
+ }) r! K) l, S9 P; M
坚持原则:维护个人利益,守护劳动法的底线。
3 c+ D# k: i- o9 O+ Z5 U' \
5 C( ~3 ]& [7 `+ t' L: Z/ c+ [为什么长沙会成为大家口中的“法外之地”,因为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成本太低,而劳动者维护自己权益的成本太高。即使费尽千辛万苦拿到应有的赔偿,还有背调那一关,许多公司单方面信任背调的结果,而不相信自己面试的判断。
5 D3 ~( Y8 l: j6 _& i, J/ X( p8 i+ R2 ?( e
但我们还是要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守护劳动法。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问题,更是维护整个就业环境,维护整个的利益。
5 B' ^- A8 B; K+ \  O
2 [7 ]. n, ?1 d4 F! b在当今信息传递这么便捷的时代,个人信息在被企业背调的同时,我们也有平台来记录企业的不良行径,所以当我们发现拿到新offer的阻力来源于背调时,我们可以提供这些记录作为不良背调结果的补充,为下一家公司的录用提供更全面的判断视角。
  V5 b1 ~$ [* E/ x' v3 p1 g5 N& X1 Z! Y8 `% B7 t5 P  C
而如果新公司对背调结果偏听偏信,那就算了吧,大概率这家公司也不是遵纪守法的“良配”。
" X; N: D/ \+ Y2 P2 f/ Z8 K2 T7 _2 a8 ]-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4 03:04 , Processed in 0.10540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