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居民收入】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53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30006元,增长6.6%;经营净收入8530元,增长2.6%;财产净收入4300元,增长3.9%;转移净收入9017元,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1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96:1,比上年缩小0.038。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449元,比上年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897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02元,增长10.6%。 * h' G: Z+ g' X
. g& `3 G$ G# {& G9 d6 D8 j
【人口】2023末全市常住人口77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增长0.06%。其中,城镇人口562.3万人,增长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740.1万人,比上年减少6.6万人。 0 Q) n+ _: J) X) R) R
" t& ^* }9 K, ~- ?
【方言】在语系分布上,南通地区处于吴语系和江淮语系交汇处。启东、海门及如东、海安少数临海地区讲吴语系启海话;如皋与如东、海安大部分地区讲江淮语系如海话;崇川、港闸和通州兴仁、石港、刘桥、平潮等地区讲江淮语系南通话;通州二甲、余西等地区讲通东话,其声、韵、调系统与吴语大相径庭,带有某些南通话特征。 1 m, r( G/ Q) \, a1 a4 y
& d5 c0 I) p/ C5 W& r( q( x: @
【文化】南通市地处吴越文化与江淮文化交汇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完善,大众文化普及,是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有吕四渔民号子、海门山歌、僮子戏、跳马伕、杖头木偶戏、海安花鼓、梅庵派古琴艺术、陆家锣鼓等。 4 a& [( j0 f, V( Y, ]9 Z; J3 `
6 O, s# a( Z8 j, K0 }
【民俗】南通民俗风情与周边地区有相似之处,启东、海门有吴地风俗特色,如皋、如东、海安地区风俗与扬州、泰州地区较为相近。南通成陆较迟,南通的先民多“流人”和外来移民,在长期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南通地区时节、聚会、礼仪、生活、生产交易、五匠、游艺、婚丧喜庆等习俗因地域不同呈现不同特色。
6 e8 H- d' \6 P) u8 U- \- y# \. _
【民间工艺】南通是全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出产缀满口哨的板鹞风筝。如皋是全国最大盆景出口基地,如皋花木盆景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南通刺绣属于苏绣的一支,以沈绣为代表的仿真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海门红木家具、南通蓝印花布、色织土布技艺等民间手工艺闻名全国。
" z7 C4 S) C5 c+ \$ h. O! y1 w3 S1 o6 |/ \/ @3 o0 L# k c
【名菜名点】南通菜被餐饮界称为新派江海菜。2015年6月1日,南通市命名公布南通十佳名菜、南通十佳古典菜、南通十佳家常菜、南通十佳名点。南通十佳名菜为天下第一鲜、黄焖狼山鸡、清蒸刀鱼、白汁鮰鱼、淡菜皱纹肉、蛙式黄鱼、提汤羊肉、虾仁珊瑚、蟹粉鲜鱼皮、通式三鲜。南通十佳古典菜为清烩鲈鱼片、酥鲫鱼、盐焐鸡、海底松炖银肺、芙蓉蜇皮、灌蟹鱼圆、鸡粥菜心、烹子鱼、红烧鳗鱼、冰糖扒蹄。南通十佳家常菜为野鸡丝、炒和菜、蚶子烧鸡冠菜、荷包扁豆烧蟹粉、金山藏玉斧、扣鸡、烩鱼、茄儿嵌斩肉、麻虾炖蛋、烩蛏干。南通十佳名点为蟹黄养汤烧卖、金钱萝卜饼、芙蓉藿香饺、翡翠文蛤饼、林梓潮糕、通派火饺、缸爿和草鞋底、曹公面、米粉饼、青蒿团。
8 O9 Z7 Q8 c7 f6 f& t. L9 _) ^( D" I6 s) m% a N%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