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密集发放了新一轮的大额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在京东等线上平台和线下销售门店同步使用,搭配上618之类的电商促销,能够做到非常低的折扣,很受欢迎。
# X( [( {1 V9 C. P; Q- K! \% ^
/ C, _$ o3 b) l' v不过,消费者都在蹲守抢券的同时,少数地方却出现了不法分子“倒卖”“套现”“薅羊毛”等违规使用政府消费券的现象。
& }$ z2 u; h0 i, B. Q! d. P
0 j+ M! s% x, R
近日山西太原就查处了一起倒卖政府消费券案件,并抓获违法嫌疑人赵某。
) p% M$ D3 E3 ~4 @
5 | ~; n) ~: h; r0 r1 K3 `通报显示,违法嫌疑人赵某于2022年5月29日至6月11日,通过组建微信群,以1.5折至4.5折的价格收购政府消费券。
: f; N; M/ K a" v3 V! f) f. K
" N! e+ d0 j* k+ ?( `) e6 x+ F
然后再通过微信出售,从中牟利30000余元(已全部挥霍)。
' g; C* f9 h. K5 q) ]9 C$ ~, z
# c# W$ I5 C%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赵某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构成倒卖有价票证,警方已对赵某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5 ?3 {8 P& |+ ^/ I1 B; H
, K4 t4 C' h9 @6 `+ G0 V9 W连日来,警方已经连续破获三起倒卖政府消费券案件。
! n4 P9 m3 K" H5 G7 O, ~ Z/ r8 o O* X! |1 X( i- c" e
对于这则消息,网友纷纷表示大快人心:“怪不得天天抢不到”、“干得漂亮,赶紧全抓起来,真正有需要的抢不上,全让群里收购了”、“社交平台上倒卖的人不少”。
7 n9 @* F! F" q& F& X9 r. Q: z1 a5 T: u3 k8 u8 i, I% e0 t" _
据了解,政府消费券在本质上属于有价票证,政府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目的在于刺激消费,对于提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让利于民”,让市民可以通过较为优惠的价格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商家也可借此扩大销售,盘活消费市场,释放市场潜力。
' j0 R' O; _' \( a; F
' E. O- L9 L/ U7 _$ y多地消费券使用说明明确规定“本券不可转让出售”,然而,“羊毛党”却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囤券并低价转卖给他人获利。
1 u4 I" S- y) w1 {# {7 h. x
- a! h/ C+ z& Q6 a
有的“羊毛党”写程序、开外挂抢券;有的通过虚拟 IP 地址或虚拟定位,绕开消费券领取的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组团抢。所以往往是‘羊毛党’大量囤券,而普通市民一券难求。
8 [8 s/ m8 S3 l. B$ I
1 l$ \5 [% n* ^6 D9 Y- X8 z
在部分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关键词可发现,有大量转手消费券的信息,涉及了全国多个地区,单张消费券面值少则40元,多则200元。
. M- B5 g7 N0 j9 W" d+ A, Z$ R. S' b
4 J* S7 }0 \* m同时,平台上也有人收支付宝或商家的消费券。
. c$ t: C2 h3 K! B! n: p6 T9 i2 G! ]7 ?
除了私下买卖消费券以外,甚至还出现了伪造消费与商家“合谋”套现的现象。
! D0 d a( e* B* H7 z6 L& Z
. x/ W C2 c, M; _! ]
如此违规使用政府消费券已然涉嫌违法犯罪。
. ^- u, _3 V( G3 E
) g* O7 s: r v% i" h( L( c据悉,对消费券“倒卖”“套现”“薅羊毛”等行为都属于违规使用,具有下列情形的,还可能构成诈骗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 d( z5 u s* o* {2 S
! `$ I" d: H8 M2 P1、通过虚假交易实施消费券套现,非法获利数额5000元以上的;
3 e0 g! y0 L: N7 y7 s
' P/ V9 o5 m3 }1 T& D2、使用电子产品、软件哄抢消费券,倒卖商品,非法获利5000元以上的;
8 A8 K$ V" d# X" [/ V8 }6 A4 R, S5 o, C& ~
3、商家合谋实施,且达到立案标准的,以共犯论。
8 _: Z7 c; `! a/ {; ]
6 q. R/ U8 m, R- @6 m上述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处罚。
2 f# p( O1 Q! `( e6 f
$ Q5 f: y/ V* ~9 \1 {! C$ L! w
此外,利用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犯罪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 I( l) c0 H" I0 R5 d4 ]
5 ?' |1 I& Y( \) t' B" Q, c7 V对于少量倒买、倒卖消费券的,可能涉嫌倒卖有价票证,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处罚。
' f; l+ Y5 O l4 ~+ X; Z; ~1 f
! |. @' ~1 x8 n' ~1 v4 g" D
警方提醒,违规使用政府消费券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扰乱了消费环境,还导致政府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 {2 K' J' J) X3 M: I* b. H+ r
T6 }& v7 m: n
对于倒买、倒卖消费券,虚假交易实施消费券套现,哄抢消费券,利用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法打击。
' L/ e% i- Z3 o9 o, g
! y) d1 P8 G- _ }- K" D3 b对于具有主观恶性较大、投机牟利、大量恶意套现等情形的行为也将从严打击。
! X) h" |& a! d, ?! q" j& }' g" Q
4 e; c! o/ P% }/ I此事也给广大消费者提了个醒,务必正常领取、使用政府消费券,而不是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牟利的工具。
- t7 P+ ^/ |1 X/ h b' s; ~- d2 e! s$ q, L
眼下消费券好处多,很实用,但全国各地在发放和使用规则上还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
3 D5 M$ `" V( x; @ Q7 L2 x' R0 t' C
. C% L. ]5 @. A一是要考虑领取的便利性。
+ Y2 P$ Q! g$ a4 U$ X
3 ?% E& u* A. }# u* e! d. p3 p各地在发放的消费券的领取方式上并不统一,有的是和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合作,发放电子消费券,有的则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平台,无论是何种方式,一定要足够便利,让更多人更方便的参与;
+ r0 l$ s8 o+ t% T. y
# y6 l1 u5 G% f8 U! P0 e1 C+ N) x二是使用规则要明确。
* W! f6 d) L q- O8 `) e, C; f% d4 J R% E9 \) S: T7 \5 a5 r. b# v
一定要提前明确消费券的使用规则,堵住使用漏洞,对于违反规则的商家和消费者进行必要的惩戒。
# |$ l9 Z) T0 y" d; v
( o: r6 I% h/ R9 V此前新华社报道,由于首波优惠券没有限制收款方必须是商户,所以“羊毛党”只要有某平台的付款码,互扫就可以套现,压根不用消费。因此出现了消费者和商家合作套现的现象。
! v. d6 m6 t {
: u/ `' J, e/ _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相关平台要不断升级更有效的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
! H( r' q# n( m i! z( T7 y
( w( ^0 {! M- s3 @$ y
华东某省会城市财政局曾就消费券监管问题回应称,消费券资金来源于多个部门,各主管部门分别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签订协议后,财政资金通过各部门拨给第三方,实际消费兑付资金数额从中扣除,结余资金缴回财政,并没有明确某一部门对消费券使用进行监管。
5 \- C* f0 D2 M6 z* c r
! P8 M% r0 Y! l7 h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大数据手段监测异常交易,比如小店铺使用大数额消费券等,将及时跟进并处置,对套现行为实施处罚和取消合作单位资格,或不给予消费补贴资金。也应当加强对申领消费券的人员、实施消费券抵扣的商家的信用监管,使钻空子"薅羊毛"乃至违法犯罪的人付出相应的信用成本。
! [, H. b' t$ g2 u" o. {$ u
! }6 b& s1 }( d6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