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临终遗言(文言文版)& x! K( b4 K, j1 Y; F: L) @+ X
$ K" J/ L+ |! d' w2 A' g/ [
《子寿终录》子寿寝前弥留少时,唤诸弟子近叩于榻侧。子声微而缓,然神烁。嘱曰:吾穷数载说列侯,终未见礼归乐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车陋也,至尽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弃乃大不智也。/ d5 N* h$ A- {, Z* Q! `% ~
9 x, `# o& i _6 K9 d 汝之所学,乃固王位,束苍生,或为君王绣袍之言。无奈王者耳木,赏妙乐如闻杂雀鸣,掷司寇之衔于仲尼,窃以为大辱。其断不可长也。鸿鹄伟志实毁于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2 D2 b. n1 @, _- `, a/ b
6 u9 s# G) }* W1 r% H/ \3 r 无位则无为,徒损智也,吾识之晚矣。呜呼,鲁国者,乃吾仕途之伤心地也。汝勿复师之辙,王不成,侯为次,再次商贾,授业觅食终温饱耳,不及大盗者爽。: O u& B: }9 Q2 Q" t
1 @/ p9 D0 t( U% S/ l! u: m
吾之所悟,授于尔等,切记:践行者盛,空叙者萎。施一法于国,胜百思于竹。吾料后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驭民,塑吾体于庙堂以为国之魂灵。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实其位耳。
& t+ y4 t! u/ s' I" o2 H: s
/ i$ e. O4 }0 D 拥兵者人之主也,生灵万物足下蛆;献谋者君之奴也,锦食玉衣仰人息。锋舌焉与利剑比乎?愚哉!旷古鲜见书生为王者,皆因不识干戈,空耗于文章。寥寥行者,或栖武者帐下,或卧奸雄侧室。
8 w2 o4 ~. N) L% \, c9 x7 o g) p" Z4 T# y. R2 v2 O/ _
如此,焉令天下乎?王座立于枯骨,君觞溢流紫液,新朝旧君异乎?凡王者祈万代永续,枉然矣!物之可掠,强人必效之;位之可夺,豪杰必谋之。遂周而复始,得之,失之,复得之,复失之,如市井奇货易主耳。
+ {4 B4 l2 P% o6 O8 a, i( m9 l( B4 Y2 @' [7 |- n h
概言之,行而优则王,神也;学而优则仕,奴耳;算而优则商,豪也;痴书不疑者,愚夫也。智者起事皆言为民,故从者众。待业就,诺遁矣。易其巧舌令从者拥主,而民以为然。2 P$ `* q4 ^8 Q5 C' D: Q# h
, @6 K, }8 S$ f3 i+ V# Y 故定乾坤者必善借民势。民愚国则稳,民慧世则乱。武王人皆誉之,纣王人皆谤之。实无异也!俱视土、众为私。私者唯惧失也。凡为君者多无度,随心所欲,迎其好者,侍君如待孺子。
- y) C+ B/ J3 ]% f7 H! ]/ R7 O' } ?: r
明此理,旋君王如于股掌,挟同僚若持羽毛,腾达不日。逆而行之,君,虎也,僚,虎之爪也,汝猝死而不知其由。遇昏聩者,则有隙,断可取而代之。治天下者知百姓须瘦之。抑民之欲,民谢王。# w# I5 m/ k7 B+ V3 j7 L
$ y2 t1 Y1 F; F7 H3 F 民欲旺,则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饿夫得仁者誉,轻物媚予侯门其奴亦嗤之。仁非钓饵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颂君王仁。御民者,缚其魂为上,囚其身为不得已,毁其体则下之。! [2 t2 y0 Q( r6 s. B! E
. c9 T) B; ]) \+ E" k
授男子以权羁女子,君劳半也。授父以权辖子,君劳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义者,孝者,实乃不违上者也。礼者,钳民魂、体之枷也。锁之在君,启之亦在君。
K& ?8 w' Y2 c4 p8 U& Q g
, q( a0 v! ~& \6 [1 B 古来未闻君束于礼,却见制礼者多被枷之,况于布衣呼?礼虽无形,乃锐器也,胜骁勇万千。乐者,君之颂章也。乐清则民思君如甘露,乐浊则渔于惑众者。
1 {- ^+ G4 R+ U; @# [; C
& R# p2 p0 Y) S6 m3 _ 隘民异音,犯上者则无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众,未识言能溃堤,其国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吾即赴冥府,言无诳,汝循此诫,然坦途矣!切切。
0 h6 `7 ?( x( W3 R6 M6 Q r9 y9 s" X+ L2 `( F# ^% E7 K
言毕,子逝。, E+ P6 k+ R$ E2 u. b3 b0 e; R# ]
# E/ |# ?) {; f# P1 U$ o" Y8 B# Y; I
. ]2 `" |* b; W5 V. W/ l z-------------------------------7 s% x6 U" w& ~$ x" b
) p5 Q2 ?! R; K
孔子临终遗言(白话文版)! G6 X4 Y7 e; y9 j( S
' Q1 P; |9 z N. w Y( s$ Q: J
孔子临终前,叫他的弟子们都跪在了他的床旁边。孔子虽然说话声音小且慢,但精神却很好。并开始嘱咐弟子们:我多年来游说各国的君王,但最终也没有看到秩序恢复,舆论一律的局面。) T V6 E/ x3 L0 q. h
) w, H/ d# }. T, i2 W8 d1 w' i
我这一辈子,没吃啥好的,没穿啥好的,乘的车也很不像样。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天让我享受的东西我却没有去享受,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S( R' i$ n, j/ |+ b: r$ _8 I
6 {1 R1 g$ A' e5 Z$ d 你们跟我学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为了巩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者是歌颂君王的学说。但君王听不进道理,美妙的音乐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麻雀喜鹊乱叫。7 t1 i; U9 |* U( c# x7 f$ y
( I: y, f7 u+ X
他们随便给了我一个司空的官来糊弄我,是对我的莫大侮辱。这样的君王不会长久。我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因为我只知道给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当主子。. `6 N. M4 p" e" Q9 l
$ q C3 Z. I' Q1 m" q- F- i
手中没有权利,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智慧,这一点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鲁国啊,你是我当官路上的伤心之地呀。你们可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当不成国王,也要当侯,再不行也要成为大商人。
- {7 n2 [3 a8 I) q& n0 H9 ?4 E4 D6 h# s p5 K6 }& t3 d
当教书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饭吃,还不如江洋大盗活得滋润。我给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悟出来的,但你们必须记住:只有行动才能事业昌盛,只是空谈便一事无成。把一个想法真正地付诸实施了,胜过把一百个想法写在竹子上。2 b* T8 @$ i( F6 H7 y
: M5 R. T l2 F' M1 v; I9 E6 j 今后那些有作为的君王,肯定会按照我的办法管老百姓,并且为我修庙塑像,把我当作老百姓顶礼膜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们并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说教,不过是借我的名字巩固他们的王位罢了。5 H! C( ~; E1 P% @* [
# w+ J2 z7 W' V h9 ]
拥有军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君,他们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虫子一样微不足道。出谋划策的人只能给国王当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还得看主子的脸色。再能说会道的舌头能和军人的利剑比试吗?
3 ]$ `9 v c( w+ H, Z
; @8 Y/ }% Z' h/ q 太愚蠢了。自古以来很少见到有书生当君王的,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掌握军队。智慧都消耗在了写文章上。即使有个别实践者,也不过是给掌握兵权的人打下手,或者给那些想图谋篡位的人当谋士。
* `3 l% j1 U& x3 p" A) i3 g( v' m2 @. F' b; Q* e
这样怎么能号令天下呢?君王的宝座是建立在白骨之上,君王的酒杯里盛满了鲜血。各朝各代都如此。君王总是希望他的帝国能世世代代存在下去,然而这只能是痴心妄想。如果财物可以通过打劫得到,强悍的人就会效仿。5 u3 _) T: n. Q: Q: f4 f
: {$ H3 b% [3 W; Y) T/ u- } 如果王位可以被抢过来,那些英雄豪杰就会想办法夺取。这样就会没完没了的你争我夺,得到的会失去,其他人再夺到,再失去。就和自由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一样,经常换买主。概括地说,实践得法者就可以成王,那就是神;- C ]5 L( Y) u7 ?4 v
' L r$ j) H/ X& q+ n, S, s+ m' W
读书读得好可以当官,但终究也不过是个奴才;谋划精道经商可能成功,那就是富豪;迷信书本而不怀疑书本的人就是愚蠢之人。聪明的人在夺取天下时,会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老百姓,所以追随者就很多。% f6 Y5 i: j/ V6 S
1 b7 [4 V# ?3 |7 _- _ 等他的事业成功了,原先许的诺言就不见影了。但他会换个说法,让老百姓拥戴他为王,而老百姓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须善于借助老百姓的力量。民众愚蠢了,国家就稳定;( A5 H5 H* J- s; J5 Q% ~5 G9 f
) \, w0 {( X4 _! i: b 老百姓聪明了,世道就会乱。人们都对周武王赞誉有加,对殷纣王却大肆声讨。实际上他们是一路货色。他们都把国土和百姓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6 x; S+ l9 {7 u% L# X1 ^4 |& ^- Q3 a
@ n. o1 O- O. T0 O# M 财产拥有者最怕的就是失去财产。大多数国王往往干什么都没有节制,想咋胡来就咋胡来,只要你们投其所好,伺候国王其实就和哄小孩一样容易。! G$ S" k* `+ x0 d3 k) B
( L$ ?" j) r$ o) `6 c) S% e/ _
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就会把国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对付同事就像拿起一根羽毛一样轻松,很快就会飞黄腾达。如果不这样的话,国王就会像老虎,同事就是老虎的爪子,你突然死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 Y+ u# `* i. Q6 w
( A0 F9 j6 Y' \ 遇到你伺候的君王是个糊涂蛋,那就有机可乘了,你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夺取他的王位。统治国家的人明白要让老百姓穷的道理,老百姓的欲望少了,就会感谢国王。老百姓的欲望多了,国王给了老百姓好处,他们也不领情。
2 h- t) b8 W, J& {
+ M9 a4 _; \5 }0 v* T9 W/ d! ? 你给饥饿的人一点吃的,他就会赞誉你仁慈,你把轻的礼物送给大户人家,连他家的佣人都瞧不起你。仁慈难道不是个鱼饵吗?把老百姓赚钱的路都堵死,而他们想要什么只能从国王那里得到,老百姓才会称颂国王仁慈。
- g8 |: @0 p7 P! v- ^7 u" K& z: w( _
控制老百姓的方法,上策是控制他们的思想,不得已时才把他们关在监狱里,杀头是下策。让男人把女人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一半的老百姓。再让父亲把子女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四分之一的老百姓。3 |# p( i) i7 u; \# X, b4 R# w8 k
3 H5 m' @+ Z7 J8 \5 Y8 O 我所说的忠、义、孝实质是不违背上级的意思。所谓礼,就是锁住老百姓灵魂与肉体的枷锁。锁住或者打开全由国王说了算。自古以来也没见过礼能约束国王的。而那些制订礼的人却有不少蹲了大狱,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p% }$ N! o9 x- | o/ _) Y
# x+ G* q3 |8 U, i9 x* g% P 礼虽然摸不见,但却是锐利的武器,胜过千万勇敢的军人。所谓乐,就是歌颂国王的文章。舆论一律了,老百姓思念国王就像久旱盼甘露一样,如果让老百姓想说啥就说啥,那些煽动群众的人就会得利。
3 d/ r! L9 K; r0 ^4 p$ F. u; y$ P- W
不要让老百姓胡说八道,那些犯上做乱的人也就无计可施了。不明智的国王,只知道刀枪可以镇住百姓,却不知道言论也可以把大堤毁了。所以,他们的国家都完蛋了。
1 T/ T! y/ E- W: v% S! B7 o
' \ V) T& T& \ 对于用言论煽动百姓的人,一定要格杀勿论。我是就要死的人了,绝不会胡说,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必会走上阳关大道。一定记住我说的话。说完这些话后,孔子去世
5 j3 O C2 g$ ~7 f! Z7 E
5 k6 }* v) L: t7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