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19|回复: 0

[五花八门] 古代老人没有退休金,日子过得依然逍遥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99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5709
  • 最近打卡:2025-11-09 19:54:47

6589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699
发表于 2024-12-4 11: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戴尔·卡耐基( T# x" z7 {+ J- ]6 z( c5 F

  s* x5 D5 e4 u3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现如今,退休老人散步遛鸟的生活惬意而安详。而这一切的生活都以现在老人的退休金为前提。在古代没有退休金的时候,老人日子过得依然逍遥,身前身后事政府都会帮衬。
2 A  k& K* x! G4 T( G* ?$ P, E$ `: J7 g
追本溯源( z( N9 l# M" x

+ _- c* c+ B4 A* q2 o2 d2 [在当今社会,百岁老人的出现已经并不稀奇,社会平均寿命逐步提高的同时,老人的赡养问题也迫在眉睫。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政府投入的赡养费用也逐渐增多。对于那些无法用劳动换取生活费的老人来说,退休金就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来源与金钱支撑。现代社会的养老体系十分完善,而在古代,这些老人又是依靠怎样的途径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呢?他们怎样度过晚年呢?4 }9 e. h- Q8 b* S: A% f$ n3 @, B

- ~4 h/ W7 g4 A0 n% R, ]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需要具备很多善良的品质,而在这众多的品质之中,孝顺是最好的善意。父母生养了子女,父母的晚年也理当由子女赡养。因此在我国古代,子女赡养老人是政府提倡的养老措施,而这也是老人养老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
2 N7 s4 ]' N$ i) f0 Z- K6 o5 j8 D/ _5 M6 c1 Y0 A5 ^+ x1 `8 J/ u
这样的政策仅仅适用于那些子孙满堂的老人,而对于那些没有子嗣的老人,他们的养老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为了保证孤苦无依的老人的生活,历朝历代政府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他们不仅在经济与物质上给予老人最大的支持,还尽政府所能减轻老人的负担。随着时代的更迭,老人的赡养制度也逐步完善。
8 t5 N+ g; T6 `: \( L$ P4 [: E  d2 M2 @% r; k& p% c. P
赡养起源
9 E# z" f9 S7 m1 i" `( F/ e9 O/ X. y$ l3 m4 o: Z+ x
中国古代最早的赡养制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帝梁武帝首次创设了“孤独园”,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救济类的官方机构。“孤独园”,顾名思义,就是收养孤独的老人以及孩童。相较于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已经没有自我保全能力。而孩子也是弱势群体,因此南北朝时期的政府将他们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救济。
7 ^  x( F- ^7 \8 @% A0 d- F( L7 n' t0 [# g5 ?6 }: b0 R+ m
到了唐朝时期,官方的救济机构改名为悲田院,他们主要负责无依无靠的老人的生活,给予老人一定的帮助。宋朝时期,福田院成为官方的救济老人的机构,从传承的角度来看,宋代的福田院延续了唐朝的悲田院,二者都是用寺院的形式来收容老人。
+ L; W. V% Y% u, w, w  [" \2 m$ E8 p# ~; s; K$ U2 v5 Z4 R5 o0 r
宋朝后期,政府又设置了居养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收养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老人。居养院进一步降低了老人的标准,原本60岁以上才能入住救济机构的老人,现在年龄达到50岁就可以达到标准。
" k; ~2 O6 ~( a* q( ?- l2 r+ P; f$ A) u5 Y' h1 q
明朝时期老人和孩童的救济被分开,养济院负责收养孤苦无依的孤儿,而丧葬机构则负责老人的赡养。清朝时期延续了明代的救济机构,政府依然承担着赡养老人和小孩子的社会责任。
' e& f( ~5 d' C5 @4 u6 B- |2 i) L, C2 U" o# y) v9 d0 @
社会生活, M4 G' K% F1 J  w! @

( a, [( u8 X% r& t& Q' W历朝历代的政府都从物质补助与免除徭役两个方面入手。宋朝时期,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特殊的优待政策,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可以不服劳役,至于上交给政府的赋税,80岁以上的老人也可以免除。0 B* C2 m( ?! e5 N% Z
! C' {3 @% Q. g% Q7 X
元朝时期,无依靠的老人可以从朝廷享受大量的优待政策。鳏寡孤独、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老人都可以得到饮食、衣物、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济。因为老人无依无靠,所以他们身死之后没有人帮忙下葬,而政府就是这些孤独的老人的丧葬负责人。在老人尚在时,元朝政府会分发给老人价格昂贵的绢帛,以此来保证老人的生活费。: }" t) w8 C0 l. s
$ w3 _! N- [6 o, y
元朝收留孤独老人的社会机构名叫济众院和养济院,没有生存能力的老人都居住在这里。老人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粮食、柴火、衣物等生活用品,在政府的物资救济下,老人们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如果被救济的老人生病,那么政府会负责老人的医疗费用以及康复之前所有的相关事宜。老人死后,政府也负责料理身后事。
$ B' c' ?9 c' ^# W# M. P1 D- q' M/ N2 _# h& d& P4 ~% I" Z2 S( `  k0 M
为了鼓励社会赡养老人的风气,元代还推出了一个特殊的政策:因为年老或者身体原因主动辞官回乡的人,他们可以享受众多的优待政策,例如辞官回乡的官员们的子女可以加官进爵、提高俸禄等。
3 Y/ R/ P) b& `1 C! W7 ]0 Q  w2 [5 w
明朝时期,朝廷在给予老人物质帮助上的投入较大,每个老人每个月可以得到五斗米、三斗酒水、五斤肉,如果老人达到九十岁以上,他们还可以额外获得布匹。明太祖时期,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有一个子女免除徭役,专门负责赡养老人。同元朝一样,明朝辞官回乡的老人也可以不参加徭役,因为年龄与官职的不同,官员们也享受着不同的优待政策。+ X* @  y# F! U! [
5 e5 H. v% X0 Q
清代时期,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养,政府将老人家庭成员的徭役免除。“军民70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除其杂役差役。”顺治年间,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获得一匹绢布、十斤棉花、一石米、十斤肉,90岁以上的老人加倍。清朝从衣食角度给老人很大的物质帮助,帮助其度过晚年时光。9 U8 `" q# K5 ^+ s; L

+ y) H* Z# E1 O) f7 R# n0 l在古代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寿命普遍不长,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是世所罕见。而寿命高的老人是吉祥的象征,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如果老人的生命达到了80、90岁,地方的政府会将老人上报,而中央则会嘉奖老人所在地区的官员。对于那些高寿的老人来说,当地的政府十分重视,有钱的富裕人家也会对老人施以援手。: A0 E# V8 @1 h2 `
, B. m  H+ S2 z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不论哪一个朝代都对老人有着最大的尊重,他们不仅在物质上帮助老人,在精神方面也给老人最大的尊重。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之下,赡养老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 _2 E% K& c4 Y& _. A
# i* h& U9 H3 D/ F  g. [" C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单身汉 女儿国服役数年,光荣退伍,领取退伍金 128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