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更好地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人们发明了姓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9 r1 c* H- m2 a7 p, x
: z' i) T! ?# \* U+ V一般而言,同一个姓氏的人,他们的祖先都是有一定相同渊源的。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姓氏都可以流传下来,也有很多姓氏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中,比如古代许多的复姓,如今已然不见踪影。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两个人脱不开关系,一个是拓跋宏,一个是朱元璋。
) `& s/ g5 Z8 h# A
% Y0 D3 p6 q2 X公元48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拓跋宏的祖母是文明皇太后,一个冯姓的汉族女人。拓跋宏在祖母的影响下,知道了汉族文化的先进性,并且非常向往汉族文化,于是便有了推行汉化政策的想法。亲政之后,拓跋宏开始禁鲜卑服饰,禁鲜卑语,学习汉族文化,史称“孝文汉化”。为了更好地推行汉化政策,拓跋宏甚至还杀了太子。
9 p _% c" X% l( u/ P
1 G: A' R- F7 z. t% `4 i5 h( m在孝文帝的强力推行下,北魏的“汉化政策”执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拓跋宏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后来他发现,原来自己的姓氏有问题,于是便将自己的复姓“拓跋”改为“元”。皇帝都以身作则了,谁敢不追风,于是乎,改姓专家组立即成立,政策很快获得了执行,很多复姓也都改为了汉人常见的单姓。 $ \' B( u. G( f) H' a: f- J' h
6 S8 \, F: H/ ~. D( ?/ X
而第二个影响复姓个数的人,则为朱元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统治王朝是元朝,这是个由蒙古人领导的王朝,因此很多人的名字都比较奇怪,就连朱元璋的部队中,都出现过一些蒙古名字的人。这样的称呼,自然是不方便交往的,于是朱元璋便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0 r3 L+ p: d. |/ U9 o1 ?
& A9 l3 c# G) F: p: G( h) d1 }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他下令将来源于异族的复姓都改为单姓。比如一些本来姓氏为公孙、士孙、叔孙的人,后来就都姓孙了,而司寇则改姓司,完颜改姓颜。 " @+ b% f- {) h' K! A5 X1 h( ?" z
3 \# Z( V) r) K- n& Q由于元朝的愚民统治,很多人都没有文化,因此执行过程中,甚至将一些古老的汉族复姓也给改掉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中国的复姓已经很少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坚持的人,比如司马的后代便是如此。
. S3 n/ D1 F! S1 N* B: A% \
8 F7 o6 M" P. I# z! H, R$ X由此不难看出,其实复姓的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方便,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当然,这样的举动需要建立在人民愿意去做的基础上,否则便容易引发动荡。 2 M" J5 P# U) X a9 k3 e
* d6 w) T5 m4 n$ d-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