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08|回复: 0

[五花八门] 古代有很多复姓,为什么到现在却很少了呢?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99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5709
  • 最近打卡:2025-11-09 19:54:47

6589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699
发表于 2024-12-3 1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更好地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人们发明了姓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9 r1 c* H- m2 a7 p, x

: z' i) T! ?# \* U+ V一般而言,同一个姓氏的人,他们的祖先都是有一定相同渊源的。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姓氏都可以流传下来,也有很多姓氏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中,比如古代许多的复姓,如今已然不见踪影。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两个人脱不开关系,一个是拓跋宏,一个是朱元璋。
) `& s/ g5 Z8 h# A
% Y0 D3 p6 q2 X公元48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拓跋宏的祖母是文明皇太后,一个冯姓的汉族女人。拓跋宏在祖母的影响下,知道了汉族文化的先进性,并且非常向往汉族文化,于是便有了推行汉化政策的想法。亲政之后,拓跋宏开始禁鲜卑服饰,禁鲜卑语,学习汉族文化,史称“孝文汉化”。为了更好地推行汉化政策,拓跋宏甚至还杀了太子。
9 p  _% c" X% l( u/ P
1 G: A' R- F7 z. t% `4 i5 h( m在孝文帝的强力推行下,北魏的“汉化政策”执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拓跋宏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后来他发现,原来自己的姓氏有问题,于是便将自己的复姓“拓跋”改为“元”。皇帝都以身作则了,谁敢不追风,于是乎,改姓专家组立即成立,政策很快获得了执行,很多复姓也都改为了汉人常见的单姓。$ \' B( u. G( f) H' a: f- J' h
6 S8 \, F: H/ ~. D( ?/ X
而第二个影响复姓个数的人,则为朱元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统治王朝是元朝,这是个由蒙古人领导的王朝,因此很多人的名字都比较奇怪,就连朱元璋的部队中,都出现过一些蒙古名字的人。这样的称呼,自然是不方便交往的,于是朱元璋便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0 r3 L+ p: d. |/ U9 o1 ?
& A9 l3 c# G) F: p: G( h) d1 }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他下令将来源于异族的复姓都改为单姓。比如一些本来姓氏为公孙、士孙、叔孙的人,后来就都姓孙了,而司寇则改姓司,完颜改姓颜。" @+ b% f- {) h' K! A5 X1 h( ?" z

3 \# Z( V) r) K- n& Q由于元朝的愚民统治,很多人都没有文化,因此执行过程中,甚至将一些古老的汉族复姓也给改掉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中国的复姓已经很少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坚持的人,比如司马的后代便是如此。
. S3 n/ D1 F! S1 N* B: A% \
8 F7 o6 M" P. I# z! H, R$ X由此不难看出,其实复姓的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方便,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当然,这样的举动需要建立在人民愿意去做的基础上,否则便容易引发动荡。2 M" J5 P# U) X  a9 k3 e
* d6 w) T5 m4 n$ d- h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单身汉 在路上随意调戏妹子,被罚了 98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