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43|回复: 0

[五花八门] 什么是修仙?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6552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711
发表于 2024-12-3 1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当然是集大家之所长的“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渡劫“九大境界,九为数之极,渡劫完毕,便羽化飞仙。# \3 C4 W, t: Z3 f) n0 |5 C

+ c7 e7 d9 i1 E简而言之,修仙就是:“人是有极限的,所以我不做人了。”/ r$ a+ U7 M# I0 {4 Y: A
093636uhebeclb1ezele20.jpg
% Y4 }9 T2 g( y% v& d
7 [- ?6 U* n" I4 t  ~" n# j" j- p4 _- z; c$ F1 W3 w( f0 M5 R
历史渊源
9 R8 ^) r5 r% N, |. F& r* D' P3 K) Z, N; j, y
该境界划分主要脱胎于道教、佛教思想(其实大多数小说的境界划分都源自二者)。
* u) ^* [7 q: I: Y1 v1 `0 r8 M
# a+ U- C2 H9 P《老子》一书中有:4 r4 q  W8 k) k
6 D0 q; n. c0 L( g1 z% }
是谓根深固蒂、长生久视之道。7 a/ Y4 A0 O$ \/ z& s4 B
“长生久视之道”在追求神仙之术的方士的解释和发挥下,就成了长生不死,这也是道教“神仙”信仰的重要思想来源。
' c! z4 E/ H' Z/ u4 R  w+ \: ]  H
  U  K# r6 y8 v1 J7 h1 a$ y7 k4 M, d此后,“神仙”这一概念逐渐具体化,如《逍遥游》中:
% ^5 s) X- u! B8 A$ `
/ {- y  D/ V% n7 O1 x" a2 q4 Y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0 T. {2 D& ?' O, L: _* V《庄子》中,神人、真人、至人、圣人都是可以超越生死、永远在天地之间逍遥遨游的人。& r1 {. \* e) e+ W
6 k9 s, Z2 p* _5 A9 J/ j  y, \
这些思想被道教所吸收,“神仙”信仰逐渐丰满。/ t4 _+ ]; M( I& l/ _; k
! m/ E: c7 n4 B+ f# c7 z8 S: f
既然存在仙人,那么“如何成仙?”这一问题自然而然的摆在人们面前。, k$ H, [1 t$ ?) {5 p0 w" U
* S  w' f) r4 W5 v; n. R/ t1 z
传闻东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死的仙药,秦始皇兼并六国,但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于是派方士前往寻药。
9 q. q6 `) l$ @8 ^
: W% @9 {- O. T/ Q秦始皇寄托于“外丹术”成仙,也即服食丹药成仙,该种方式在小说中也有体现,例如《斗破苍穹》中的三纹清灵丹、阴阳玄龙丹等。. z7 Y* E5 F6 r* Y3 j8 \9 E
6 S9 A1 c9 t7 g: S( v
然而小说中主流的升级方式并非“外丹术”,而是道教的“内丹术”。+ U* S0 ?# O9 w; ~: |: o# }; R6 r

! Z8 o: U: x+ U# l0 \0 c内丹术由隋代青霞子苏元朗首开其说,唐末五代时期,钟离权和吕洞宾在承袭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的基础上,发掘《道德经》等书中的内丹法诀,逐步形成了“性命双修、形神俱秒”的修练方法,将人身视为形、气、意三个层次的统一体。$ a4 b- x7 e0 E/ Z$ H$ a$ n
6 f6 X' V! O2 f" ^4 t- A1 m
形为形体的精华,气为生命的能量,神为人的意识。
# \% F5 @' h2 `) q$ U
# u2 ^) Z* k4 B- p五代时期,武当山陈抟根据天地方位、阴阳交感、四时运转的原理,说明人身脏器部位、修练的时机、方法和功效,认为人只要修行自身,就可达到成仙的最高境界。
) Q& s2 K4 A" e& O, D. K' _% {! f0 X
9 ]- W4 s2 ~) c9 [' z5 [0 p  V北宋的张伯端在继承陈抟内丹修练的系统方法上,将修练分为五个阶段和四个阶段; B) M0 O4 |& C- @4 a5 c
3 ]' p0 z% o. G4 d
五个阶段: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
" P. E4 F; ?+ A. o8 d! R9 Q  o8 i
% }& J7 R' p7 l  z四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9 M/ T$ y! k* W* G
: h# `+ }0 G9 l& L( l" Z, Y
因此,小说作者便从中提取出“炼气、筑基、化神、炼虚”四个境界。
2 O; {, z" `3 N3 I4 Z9 ?, g+ m: [% i  d
西汉《玉虚玄霄录》中有:) `' j& l* [, t! p' h* Q

* Z5 q, I6 a* y9 x) D$ S养心安神,悟归本真,定虚修真,金丹道成;炼气空冥,弃绝龙虎,丹华流液,碎而成婴,仙道有望。
' E9 Y: [1 G7 F+ r$ G% i: v其中涉及“金丹、元婴”两个境界,这一句话也在很多小说中出现,百度关键词就搜索到小说《我是龙组组长》、《圣王的重修日记》、《无限装逼系统》......
3 G- m+ l( R% n3 ?
2 q! G9 T+ i- A$ G2 i苏元朗的《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中有:
3 o* O" B3 f4 G+ r( D5 Q
2 h" E: R' q( o9 {7 e阴中有阳,是为婴儿。$ s  `- {0 o7 d# H8 L9 `
这也是对道教“返璞归真”思想的重要体现。  J& q1 L- `* h" ]3 f
  F( B7 g0 i" ^7 |4 f
清朝闵一得的《证道仙经》中指出:
7 E$ w5 [# y" A' [, D, ^
; I/ D4 k! |5 w" K* y+ l世所传炼神还虚而止者,犹落第二义,非无上至真之道也。, i6 a) d9 R) n7 E2 {' N: J# h
其中所落下的就是“炼虚合道”,“炼虚合道”出自于《性命圭旨》:
" J8 }3 i( y( d$ t8 E% V& @/ V6 g3 M) w
命宗人只知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而止,竟遗了炼虚合道一段。
2 `/ i" y& A2 ~$ {* G由此出现了“合道”境界。3 x( y7 ?, P' k8 ^, ]9 R
* {! Q/ {- k, @, @- }: O. O
当然,以上词汇最早出现于何处便不得而知了,只能从些许的记载中去还原。
' ^/ {! w& l1 k' z0 n3 W
; @2 j! Z/ X& i6 U/ C" m至于“大乘”这一境界,应该脱胎于佛教,例如著名的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
- T$ ~$ Z& f% G; h; K5 m; s# b  Y2 s' h  q" e% Q
“乘”是承载、道路的意思,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因此佛教便有“普渡众生”的思想。
4 c2 r$ S( N" s3 ?$ c
& x* E4 V6 V6 h) B5 E- x! @很多小说的境界也源自其中,如《一世之尊》中的“彼岸”境界。, B- ?; F9 \; N4 u; P7 {

) e' e+ I* p  ^) v" e《道德经》中有:8 O9 A( x! D& @& h7 s5 u4 c4 I

! \' H8 Q# {, \) n( ^3 z9 c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1 Q$ @- v* a8 J. j2 p% `大意是说,天道会损害多余的利益,而使不足的受益,因此道教、佛教中修练到一定的境界就会受劫。+ q1 h) o. F- {2 w
" m' T% S) ]; i  D; _, V
劫难的种类就非常多了,各种找不到出处的,比如道教的退病劫、情欲劫、妄心劫;佛教的无量真空劫难.....; M% T7 i* n! k, B1 }5 i
% V( Z) s0 V  E
渡劫成功后,就可以飞升了,也就不再属于小说。( C" I! L8 S- O, ]5 n$ L
; n, H% ], X. d) Z
至于飞升之后再设境界,不过是以上境界的重复,例如《凡人修仙传 仙界篇》大罗金仙境界需要斩三尸,然而在道教中三尸分别位于上、中、下三个丹田,这又回到对自身的修仙,那又叫什么成仙,不过依旧是一个未褪凡的人。# u( O/ o3 ]1 x

) C/ m9 }9 |; U- _! _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8 16:25 , Processed in 0.164564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