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86|回复: 0

[家有儿女] 中小学生买卡牌乱象,有学生花费上万元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5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4442
  • 最近打卡:2025-11-04 09:48:3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582
发表于 2024-12-3 1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前段时间,总台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存在中小学生买“小马宝莉”卡牌的乱象,有网络商家并未设置购买门槛,导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认为,应加强直播平台和市场监管,而家长也应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乱象还存在吗?
. a! X' R6 m2 G6 S0 H! F. U+ U; A2 _
0 i6 @" S) d  v$ ~( i. K9 @% ?- g& y' n/ Q; {' j# k& l7 J" E
查询某网络平台,记者发现以“小马宝莉”为主要商品的拆卡直播间依然不少。一些直播间除了在镜头前明示“未成年人禁止拆卡”以外,还在拆卡前要求购买者再次确认自己已经成年。7 O- n. u5 }( i8 B' t

% c# ]* D% U( }+ [# c4 S但是,这种确认方式真的能避免未成年人下单吗?记者走访了重庆的多所小学,发现仍有不少孩子观看过类似的拆卡直播,并且直接下单购买过。
% ^- J/ r3 p, _9 E. I% ]6 V4 [( @2 ], E$ d
在采访中,记者在一个拆卡直播间看到了一起疑似未成年人下单引起的纠纷。! h6 B5 H: ^4 s3 G9 l

2 z3 g) H% [4 i& }虽然这个直播间里有“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但是主播没办法准确核实购买者的真实年龄,直播间也没有相关举措禁止未成年人付费。
8 ~' S" L$ Q6 \( I2 @% @1 z' W+ {6 ?2 D* t, n
“天价”卡牌博眼球,未成年人沉迷拆卡
8 h* r  b6 x# X. j% t$ K5 S" u* n% b
通过报道发现,拆卡直播间的主播声音高昂,用语言和动作渲染着购买者的情绪。不少家长认为,这些言行会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购买、不断下单,直到拆出自己想要的卡牌。
9 O7 w( ?- Q: i$ T) \- a2 ^* _
6 B+ f2 Z2 w) b4 E7 T网络视频博主抓住了消费者想要稀有卡的心理,不断重复卡牌价格,进行情绪渲染。让不少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沉迷于此,试图“以小博大”。; R' Z9 Y' l' Y8 f8 z

- B; ]1 A5 V' n; c# P( A% g学生家长汪晓玲:小孩不能真正判断它的价值到底有何所在,只是听直播间的一些渲染,那么会导致小孩盲目购买,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掉大人的钱,在直播间购买这些所谓的卡片,会导致小孩受骗。6 w: k, F" d$ I

- e/ u  a' K7 _+ \5 H5 g/ C8 v3 {) x: s根据重庆多所小学老师的观察,卡牌在学生中间十分流行,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交工具,不少沉迷卡牌游戏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一定波动。
. S/ c( s' ?2 ^, J1 S9 r9 S
+ U( a6 n/ S. I3 v3 w3 p8 d  i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长代静静:沉迷于卡片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波动,比如上课注意力分散,导致课堂的效率低下,周末在家里、晚上牺牲了本该劳动时间、运动时间和阅读时间,用来收集整理这些卡片。
6 K: v2 }  U; ^, F
; u. A( k# ], R, t( x% O+ x( Z卡牌市场亟待规范,学校家长加强监管
  b  J# [. P6 U0 n/ z, v; D/ o# ]! z" z, P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抽卡的现象,各地的学校、市场监管部门也在行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规经营。, ~1 b4 ?' d. d& e3 ^. l9 U& ?

9 \* }4 i; R1 h) ^在重庆市,部分小学已明确禁止学生把卡牌带到学校,并提醒家长进行约束监管。同时,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今年9月发布了“关于盲选卡片的消费提示”,提醒家长警惕孩子集卡上瘾,引导孩子树立理性适度消费观。- P9 p8 ~+ _& S, l' U  z; |

7 |5 _1 f( g3 V* \0 J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清泉:现在的卡片市场可能有价格问题、不理性炒作、商家虚假宣传、盲选卡片的抽取规则,还有价格不透明。可能会让中小学生冲动消费,甚至产生攀比心理,容易滋生虚荣、赌博或者欺骗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a0 w+ h0 c2 F3 x6 c

7 p# {2 w1 a7 _7 p- c" Q6 y在海南海口,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针对学校周边的文具店、便利店内卡牌销售加大了监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规经营。
3 i0 E; ^1 O" N$ c0 w0 H4 E, B4 o* }  @" X0 {' z
除了加强监管外,部分学校和家长也在呼吁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保护性措施,对学校周围的卡牌盲盒等商品进行合理监管。
. u( ~# G+ {# x& r4 p* g" ~2 l" l, l- t* s! K, F
学生家长陈女士:卡片这种东西也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我感觉很难去约束商家,我希望在监督方面或者是出台一些规定,真正起到监管作用。
7 z4 X0 f" A* V6 j$ J7 Z7 i
2 L: u. X) p) C2 Z/ U4 m学生家长白怀磊:我觉得肯定不是靠一个家长,肯定是靠社会、国家政策各方面需要对各个渠道、各个平台进行严格管控。& _5 p9 H# _3 S0 S( G8 c" Q6 L
3 m$ K- x0 G/ M& G% V: z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只是一个规范性的指导文件,并没有针对卡牌等盲盒售卖的相应处罚,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理清盲盒的法律边界。
$ ~/ A3 C/ x$ [3 m: c, n' ~" k7 r! o' |0 I8 L/ e+ `% i  Y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海府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王政军:持续加大对经营者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力度,希望广大家长朋友向孩子普及盲盒的危害,引导孩子按需购买文具,警惕未成年人沉迷于盲盒。% z% B* q: V2 f0 @" P/ A# X8 v
/ j4 }3 A6 Y! C
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清泉:我们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保管好支付密码,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钱,遇到消费纠纷,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是与商家积极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各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依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0 j. i0 P( h- E+ B6 ^% h0 ]4 O% R

! a- y9 P6 q$ W4 y; q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