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一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
: _/ O5 `8 Q) O9 x. t2 c8 F$ r. k7 J( q2 I* \& B# E
一只鸡被抓住,头朝下靠近地面。然后有人用一根棍子或粉笔画了一条线,鸡就像是被催眠了一样忽然静止不动,这种状态可以维持长达30分钟。
2 a' L1 n+ a1 H+ k
+ }1 ]* q8 b' w$ _$ p2 t$ u4 l/ H
这可不是什么视频特效或魔术。自从这个神奇的鸡催眠术被发现以来,有许多人都尝试了这种方法,发现的确可以催眠一只鸡。
6 H' G( ^0 n1 }. s8 J- n' @; b/ ~/ g) U3 \/ F* [* ^" u
在鸡面前画一条线,就能把它催眠了?
: b. W0 u, e% B2 Y8 Q
4 k4 H; Y" j1 h" Y6 @这种神奇的方法引发了一阵“催眠热潮”,作家海明威把它写进了书里。
. `$ K6 A, W- M0 ~
# k9 d& v) ~4 v( p l
还有人提出,如果把鸡侧着放倒在地面上30秒,也会成功催眠,而且鸡的静止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
6 T) D3 J. Y! f$ K3 q) R! m
" u4 C! j0 W i不过,鸡为什么会被催眠啊?难道真的是因为人们掌握了什么了不起的催眠术?
; ?7 I5 @6 w% N6 {/ A4 i# E' A7 [
& s, H4 M" i- D8 E5 M6 y% ]鸡催眠术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啊?
& O$ @9 I8 `" |* ?9 `* J( ]$ n2 B L# X/ D. \; F* l
事实上不仅是鸡,许多其他的动物都很容易被“催眠”。但在动物行为学家的眼中,静止不动的动物并不意味着睡着了,而是一种“装死”的行为。
. v6 m1 m5 K2 w; C8 J
. n+ P3 D) v9 ^2 y动物学家将其称为强直不动(tonic immobility,TI),或叫假死(death feigning)。当有些动物受到环境或者捕食者的威胁时,会进入一种像是瘫痪了的静止状态,作为一种防御机制。
. [: ?- `1 L2 R" N2 Q
' y9 T0 @3 I7 w- T. |在鸡面前用粉笔画线,似乎就是一种让它们进入“装死”状态的方法。当遇到危险时,“摆烂”说不定还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让捕食者失去兴趣。
, k$ b; Q, n! _) F# r
9 t7 O/ a }' _( O$ [. G- @) F不过,静止状态的小鸡不是“吓呆了”,也不是“摆烂等死吧”,而是通过静止不动的身体迷惑捕食者,让它们觉得自己已经吐舌头“嗝屁”了,但事实上却时刻保持清醒状态。
P( I/ f; I) }2 f# o4 d2 n! `
+ `3 V6 }* V! h& i2 b$ ^它们不仅会密切关注周围的环境,也会偶尔做出一些神经反应,都是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逃生机会。
( q6 V) v3 ~+ g8 g# Y9 b
7 Z; b' c c; p1 n" R0 n/ S+ Z一只在野外流浪的负鼠不小心撞到了一只狗,却无处可躲。不过,它还有最擅长的一种防御手段,那就是“摆烂”。负鼠倒在一边,吐出舌头,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
& j* R4 g1 P6 M9 m$ k
) B+ @3 G% L) |" e( w4 B; ]! _5 ^
在静止不动的几个小时内,负鼠看起来和“死了”真的没有区别。不管敌人是戳戳它、踢踢它甚至咬咬它,它都不会有任何反应。而且还会分泌口水、制造粪便等,就像是中毒暴毙了一样令人迷惑。这场面,再凶的狗看了都会:?溜了溜了
; g# T4 [0 V# {1 F: K: @
* g# }. v) R3 j5 _9 h) F只有当危险彻底过去后,负鼠才会站起来离开事发地点。而这种方法往往可以抵御大部分食肉动物的攻击。
6 H$ J2 O J& j+ j9 ?# x3 s7 D% c1 \
. w6 M$ ^/ K+ x* s6 F不过这也是动物没有防御手段时才发展出的技能,像广为流传的“野外遇到熊要装死”怎么说都还是下下策,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警惕,不要用眼神交流并正确使用防熊喷雾。
& s7 N# F: O% a8 t; u
& s1 I' `% i+ ~' g% J除了作为一种防御手段外,“装死”也有别的用处。
) Y/ m' y4 x, o4 r r* T- O$ F4 Q
: K2 g6 H5 `7 M一种叫做奇异盗蛛(Pisaura mirabilis)的蜘蛛的“装死”是为了交配。
7 ]. A4 L4 a6 a" Z1 f
3 p' l' j; ?& ]0 f% f当雄性的奇异盗蛛向雌蛛求爱时,需要带着结婚礼物。但这样往往不够,雄蛛还是可能被雌蛛攻击甚至吃掉。因此,“假死”成为了雄蛛的交配策略。
& W* ^0 ~6 N/ O
! o6 A1 d* ?% {5 T3 e研究表明,会“装死”的雄蛛会获得更高的交配成功率,交配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9 t [! ^ M$ W# o
3 _) T2 _4 r- P1 N* e9 ^3 }动物界不乏有更聪明的物种,还有一种 “装死”是为了混口吃的:有一种鲷鱼会假装静止,看起来像是死了。甚至,它身上还会显露出斑点的花纹,看着就像是一条死了很久的“烂鱼”。这时,大海中的清道夫就会被吸引过来,得逞的鲷鱼会在此时一口吃掉清道夫。
4 }2 ]- r/ k# b- }- J1 Y4 ~9 y8 A* K
* L# B7 A8 y9 P& @不过大海中还有一种恰好相反的情况。有时候“装死”,可能就意味着直接送命。
( e; E& s- C& l2 D- y$ B/ Y
/ `8 _( W0 q4 o9 g# f% D3 `
鲸鱼经常会诱导鲨鱼进入“装死”的状态,然后再捕食。对鲸鱼来说,装死的鲨鱼就像是一块送到嘴边的肉。
8 D- r9 ~9 F6 z2 T0 J
* }7 }5 ?# D9 j6 E9 ?! i* ]装死行为在许多动物身上都存在,不管是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甚至是哺乳动物,都曾用这种方式来抵御敌人的攻击,或达到自己的生存目标。
& p! e7 J3 o3 u$ U7 F- W' m6 C" }
( i. n! d c W8 D. K- f而有些科学家也猜测,人类也有着与此差不多的机制。当受害者遭到严重侵犯时,也可能会产生“吓蒙了”的状况:身体一动也不能动,无法求救、甚至无法哭泣。
9 N1 Y# s$ V P( |1 o/ V
4 w o; D( L0 I0 `. I! ^不是不抵抗,而是身体被强烈的恐惧感支配了。而这可能会导致更危险的状况。
6 ^8 h" z+ C5 }: _# u ?" |; \' X( q/ ^& N! |: g/ n1 |
就像前面说的,假死的手段似乎有效,但毕竟还是下下策,只是动物们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就算有再好的演技,还是有很大的风险会被捕食者吃掉。“演技”再好,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
; `6 _" z, q: R5 Y! ^+ v) f: m
- ~# t' s, L& e* P) X
鸡:不是你们的催眠术厉害,而是我的演技真的很好啊!
( y9 U7 X; B1 |+ f7 j1 W- v& ^1 q: I- ^-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