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行我以后不能再吃零食了”“吃完这包再也不买了”“再买零食我就是‘小狗’”……" \+ U V9 c8 w5 S( w1 a
4 F7 p- C5 o6 x$ [2 c/ Y
结果没几天,你就会看见说这些话的人又抱着零食吃了起来。 @5 c3 ?% }5 l7 t9 p1 H/ H- l1 O; M, Y: T
很多人拒绝零食的理由,一般就是觉得零食高油、高糖、高盐,对身体不好。但很多时候,真的很难控制住吃零食,而且在生活中完全不吃零食,也确实少了很多乐趣。2 ~( p+ j+ U% T( y J( Z
! Q; y9 a& n0 k; X/ t; z; Y
那么,对于爱吃零食的人来说,到底什么样的零食相对更健康呢?有哪些健康的零食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说。 2 M Q7 d3 ] @& ]% J/ _: q" {' u6 z+ R- i! N W" W' r, `- j; x" P
- C; B, {, \! H别被“低卡零食”迷了眼 2 V( p; [0 @4 T5 T# W, n市面上“异军突起”的低卡零食是许多年轻人的消费对象,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的首要需求是“好吃且吃了不胖”,而健康零食主导的宣传词便是“低卡”,用控制热量的方式来达成减重的目的。 " D2 y3 J1 O6 l健康零食,大多是用原料替代、工艺优化的手段来降低食品中的热量:比如肉干中用植物蛋白肉替代传统的猪肉和牛肉;薯片里用低温脱水的方式取代油炸膨化食品的做法;酸辣粉中用魔芋面或粉来置换通常的粉面;或者饮料和小糕点里用代糖来替换传统的蔗糖。& x& k: b' G. B2 L ~' n
, q1 N" F P8 S2 c
不过要注意,“低卡”并不等同于“健康”。糖、钠、脂肪、蛋白质等含量也都应当成为衡量零食是否健康的指标。因此,在选择零食的时候要掌握“两选择”。8 T; R5 B. t7 R$ _5 C) G
' K Q, g; O( E) l5 n) i/ z" D+ G7 J& N! p( U! X
15 J x# s1 _3 Q; R5 Y5 x! ?$ N* o
选择低钠、低糖、低脂肪食品 7 e: ^% t z+ l, v $ l- P, a% _- b% {1 [& n8 L之所以外面餐厅的饭更诱人,主要是由于其“重口味”,而这个“重口味”是由食盐、精制糖、脂类物质等调味品所决定。$ K6 N6 v! e" a$ x4 c2 s
但是,钠吃多了必然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甚至会造成损伤;精制糖的过多摄入会导致机体被龋齿、肥胖、糖尿病等问题侵袭;脂肪的大量摄入更会增加机体患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Z9 t7 S3 O4 Z- R3 l& h# n因此,选购零食需关注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购买钠、糖、脂肪含量低的“轻口味”零食。( }+ N) s3 b A
以卤鸡爪的配料表为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用盐摄入建议在 5 克以内,换算成钠摄入约 1967 毫克。而这款卤鸡爪的钠含量一个就有 737 毫克,吃 3 个就超量了。$ m2 b1 c7 m9 c8 z4 d5 [9 v6 i& r
( A# a0 S0 k# u6 e1 i2 E: k
7 w9 x# P7 B& j% a# ]$ I, r2 B2! v# @/ N. o# w) _* G! J* k$ X i
选择新鲜、卫生、低加工食品2 {5 ]: |, H, n/ x
相对而言,新鲜、卫生的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纯正、安全系数更高。加工程度低的食品,所含的食盐、精制糖、反式脂肪酸等更少,更能保证身体健康。 5 d5 H3 `7 z, Q7 Q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N( @. H* t3 X3 l! |
3 r4 C. i" b$ O, H想要健康吃零食,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食。 3 Y$ m8 v" p9 G4 H( h大家可以把自己当前的正餐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对比,然后选择还不足的部分用零食补充。7 Q4 v* y3 {1 R2 R
5 `# E3 n& k- e
比如,很多人正餐当中的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那就可以选择新鲜的果蔬当零食;正餐当中缺少优质蛋白质,则可以在空闲时间喝点牛奶或酸奶,吃 1 个煮鸡蛋。对于身体存在特殊情况的人群,应该谨慎选择零食。( x; N$ W# c$ V* w
* T8 I' v9 S' X" J& d T$ b+ p例如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龋齿人群应该避免常吃高糖食物、肥胖人群应该限制高热量零食,不同的情况需区分对待。 2 U( s5 G, E! X. h0 |+ J: `9 o3 s7 k' z& d
在我们选对零食之后,是不是可以猛吃无负担了?. X$ O2 E" _2 y& c6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