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56|回复: 0

[财富通道] 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70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7093
  • 最近打卡:2025-11-05 08:12:47

5274

主题

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5843
发表于 2024-11-28 13: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有公司前不久提出了345模式,即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9 _  T8 [' g/ a3 d& ]; L6 H

! F! @5 B$ e" A& [% u  C8 w+ b( ^& T4 S/ ]* X: h. _
简单点翻译过来就是把5个人的活分给三个人来干,只需要出4个人的工资就好了。- I7 L5 J* u7 o; l

/ s; J, d7 Y) C( P按照投入产出比来算,假设:
5 H; r# {( [' E; H2 ?: I
* I4 r% ~* ?0 @4 }. w7 d7 S1、正常情况下,5个人的工资总额为W元。, e" Y4 Q! ~" j4 Z' C) y

/ e6 Y! D3 n: a6 C+ K( T2、现在由3个人来完成这些工作,但他们领取的是4个人的工资,即 4/5W元。% r! h) ?3 {0 ^+ ~

5 B' y# v( A6 k/ k. ^7 z8 G. l8 b" w3、产出收益我们假设为Y元,这取决于他们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市场价值。/ ^  S3 U1 O/ ^. n' J

$ F; d. _0 i9 z, g4 a% k* Q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这3个人能够完全高效地完成5个人的工作量,并且工作质量保持不变,那么产出收益Y应该与5个人完成相同工作时的收益相当(或更高,如果效率提升的话)。这里我们假设Y和5个人完成工作的预期收益相同。" g2 d0 i5 a4 v; N4 v4 N% D
: Y3 H6 a& j  d8 }: ?# C
那么投入产出比(ROI)应该是:ROI=(Y-4/5W)/(4/5W)& d/ d8 V( [% J/ F
% Q& ~& ^& T' K- f
但我们假设Y与5个人完成工作的预期收益相同,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这个预期收益等于5个人的工资总额W(这仅是为了简化计算,实际情况中产出收益可能远高于或低于工资总额)。
; \8 {& u  \' x! B; K) p8 f0 }, U; s" Y) ?& ?
因此,Y≈W,ROI=(W-4/5W)/(4/5W)=0.25。; `/ I2 z% e! d; d9 L3 e& n
7 D3 @+ Z5 @0 s, t
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来看,因为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例的合理性并非常态化的固定值,‌而是需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例在13%到26%之间被认为是合理的。所以,这个345模式对企业来说还算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状态。* a7 W* {9 X0 z) g4 f
* e6 ?" M4 B7 C: t
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
: A7 ^; {  x# s. k0 L01
$ y. B9 \# h/ q) q/ U工作效率提升以及成本优化
: N3 b6 j2 |4 ]8 ^5 o6 ~! b" ?& |
+ n) z; V! u0 u* U+ C2 G从表面上看,3个人完成了5个人的工作量,似乎能够提高不少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长期来说,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员工疲劳、工作质量下降、失误率增加。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员工猝死的新闻,大部分都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如果这种模式的持续推行将有可能发生更多这样的案例,最终在赔偿、企业品牌声誉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M- S7 Q* @. \' }) w! F* y
024 s9 N) F; ]  U5 h$ Q( [" K* P. b
员工满意度和激励性问题
3 x. V- J' @7 p- U
( V( M1 H' d4 z& c5 H1 M过去我们做实体店的时候有很多员工自愿加班,那是因为我们对每个加班的员工都给予了相应的加班工资。如果现在要求员工承担超出常规的工作量,那是不是有可能产生加班情况?那你给的4个人的工资能够覆盖这些加班费吗?退一步说,我们可能有其他的补偿(比如奖金、晋升机会或者更好的工作条件),现在的员工还吃这个饼吗?: k& V8 b7 |4 O) I- `0 b) m

1 K  c! f9 o4 B/ G7 }8 n9 d  e老实说,现在90后、95后甚至00后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他们更乐意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跳起来都摸不着的大饼!
& \: d9 v, E4 `* F# \03
8 d- S, Q+ e# `1 j2 ~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S. n% t1 h3 X3 k1 A
1 v* z, H" ^$ G* ?
企业实行345模式的时候,员工从哪里可以挤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长时间处在超负荷运作,员工只会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5 M4 i) P5 S- U- D- n+ K+ O) H2 N9 ?4 S1 c9 E0 s" h5 `0 y/ |
一边说着员工要提升自我,一边又要你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真是既要又要啊!
5 ?. v/ o  d& p* P$ T
1 ^+ d! x* t9 C0 @8 R7 Z7 r$ y不过现在大环境不好,许多企业都是“给你一份工作你就感恩戴德吧”这种德行,员工能怎么办?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呗!7 h1 N. m$ W( [2 z
04
- P. `2 @& }6 Y% X9 r& H9 c* ]管理的本质是把人当人看
* R7 s* y" Q2 g& G0 i" t8 T- [! k, i& o0 }
现在的企业猴精猴精的,但是打工人也不傻啊!管理的本质应该是要把人当人看,而不是机器!将员工视作机器一样,只关注他们的产出和效率,却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成长和潜力,员工又怎么会有忠诚度?
! O0 a1 v$ ^( }$ p% G0 I! U' Z9 a( \
相反,管理中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氛围,员工才有可能愿意留在企业,并且做出长远的在职规划,而企业也能增强向心力和竞争力,这不是双赢吗?
3 o7 @* W3 Z6 V  Q0 Y. [" ^; X" N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