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77|回复: 0

损害他人名誉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赔偿精神抚慰金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1440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316
发表于 2024-11-23 07: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名誉权赔偿损失行政拘留
& F+ f# I3 r" ^  M- V' ~6 h) s【案情简介】
0 D, x; m6 e) i) M& \& T( M* B$ m! ]( h  m& `7 J" Y5 M
原告:鲁*明
' r! O: \0 q4 ^7 f/ E/ w9 K' }# w! @- `- l, u3 O
被告:武*芬
! u& p6 [% K2 N' @8 p
+ ^# g4 W& X0 W6 o被告:唐*贤
4 ?) c2 ~$ y& _# q. o, U5 I6 e  V/ ~: |0 J% n* q5 Y) h  k5 h( \
被告唐*贤、武*芬系姑嫂,被告唐*贤与其哥、嫂在易门县绿汁镇易都厂村打工。因被告武*芬与原告鲁*明于2006年4月24日产生矛盾,被告武*芬遂教唆被告唐*贤于同月28日20时37分向易门县公安局绿汁分局报案,称原告鲁*明于2006年4月19、23日两次强奸被告唐*贤。易门县公安局于次日立案侦查,并于当日14时30分至17时20分对原告鲁*明进行了讯问,同日以案件事实不存在撤销了该案。5月17日易门县公安局以易公(治)决字[2006]第102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被告武*芬“教唆唐*贤于2006年4月28日到公安机关捏造其2006年4月19日和4月23日先后两次在易都厂村新房子处被鲁*明强奸的事实,以达到诬告陷害鲁*明的目的”,给予被告武*芬行政拘留六日的处罚,同时亦以易公(治)决字[2006]第104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被告唐*贤“受武*芬的教唆于2006年4月28日到公安机关捏造其2006年4月19日和4月23日先后两次在易都厂村新房子处被鲁*明强奸的事实,以达到诬告陷害鲁*明的目的”,给予被告唐*贤行政拘留五日(不执行)的处罚。原告鲁*明于2006年6月9日以诉称中的事实理由向本院起诉,庭审中其改变诉讼请求,只要求二被告赔偿名誉损失费7000元并公开赔礼道歉。7 [+ O) ~; n  _" J

6 u8 |2 s# N$ Y【裁判要点】
0 [0 Y3 \) Y- N% a" o( |
) v2 C. b; X0 Z% P# E; j/ j本院认为,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损害公民的名誉。被告唐*贤捏造事实向公安机关控告原告鲁*明对其实施犯罪行为,客观上对原告鲁*明的名誉权构成了侵权,对原告鲁*明的人格造成了一定损害,被告唐*贤在实施本案民事侵权时为十六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但其在外打工、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承担与其行为相应的民事责任。被告武*芬教唆被告唐*贤实施侵权行为,系共同侵权人,亦应承担相应的连带民事责任。原告鲁*明要求被告唐*贤、武*芬承担名誉侵权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根据被告唐*贤、武*芬的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场合、方式、造成的后果和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原告鲁*明要求赔偿名誉损失费7000元的主张过高,本院不予完全支持,其应负担因过高诉讼请求而产生的诉讼费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二十条一款、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三十四条一款(七)、(十)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48条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一款(二)项、第八条二款、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8 J- v) Q( D  r
- h; r8 u/ t0 Y
被告唐*贤、武*芬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连带赔偿原告鲁*明精神抚慰金2000元并向原告鲁*明书面赔礼道歉。* C, }* ]0 F2 W- P! _

8 Q- A) L6 m1 l案件受理费810元、其他诉讼费300元,合计1110元,原告鲁*明负担710元,被告唐*贤、武*芬共同负担400元。' T* f& i/ \0 Q" N
) f. n6 D8 Y! B% M
【争议焦点】5 D# A9 B* L0 d8 ^  S

$ A  f0 t! e7 H+ @1 J3 l武*芬要求其小姑唐*贤去司法机关报告说原告强奸其的事实是否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
' E; a7 z3 j  h
: h0 b( Y) a- P1 Q% i) u- ~9 j【法律评析】
: e0 q0 ?# B* K7 B. {* c: w7 x3 @, ~" D& ^( ~4 [3 k* r# W8 J0 C
要解答本案的争议焦点,至少要知道武*芬的教唆行为有没有恶意,自然人的名誉又包括哪些?
  n, j! d2 ?/ J2 ?
, Z+ Q' m6 @9 R7 E3 V4 o名誉权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之一,法人和自然人都享有,都同样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X* u2 S, y! E$ m  A
. L% S% b9 v" u- W* d
法律明确规定: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而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m2 l1 C- s9 Q# _

) ?7 n: e9 o0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4 03:39 , Processed in 0.1482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