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80|回复: 0

资金流水上亿!给诈骗团伙提供账户,多名“卡农”落网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1440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316
发表于 2024-11-14 2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频发,催生了帮助诈骗分子洗钱的黑灰产业。当受害人将钱款汇入骗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这些资金会迅速通过多个账户层层转移。可是,账户都是实名登记的,为什么诈骗团伙还敢如此明目张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见不得光的“卡农”群体。
% {+ g% S  V7 H8 j. V& @$ o8 ?/ ^+ J% l$ n3 \, C. @
4月14日,南通警方发布消息: w4 g* j' A) d: p9 `, x

6 _2 V  @, ~% H# }经过数月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一个非法买卖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团伙,查获营业执照、对公账户18套,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这些被卖给诈骗分子使用的对公账户,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已产生资金流水1亿余元,涉及资金超过5000万元。
) Q- W: I- H6 Q3 T% j3 Y$ B" ~( w
, j3 q4 _/ K* M/ @8 c' U今年30岁的广东小伙欧某,居无定所,靠日结工资度日。2020年11月,欧某在广州市番禺区一网吧上网时,无意间觅得一条生财之道。当时,已花光身上钱财的欧某向邻桌一男子借烟,对方询问他想不想挣快钱,邀约他帮忙办证,只要完成两套证件的办理,即可拿到数千元的报酬。面对如此轻松的赚钱诱惑,欧某当即同意。在对方的指点下,几天后,欧某乘坐火车来到了南通。
* m' i6 @6 Z: @; `7 e6 m
5 @+ A/ ?  O! g" A到达后,欧某与一个名为“忧郁的老王”的男子保持微信联系。对方虽然从未现身,但承担了他的所有食宿费用,每天还提供50元的生活费。“忧郁的老王”要走了欧某的身份证号码,没隔多久便让欧某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去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之后又去银行办理了对公账户。欧某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忧郁的老王”为他安排了代办人员。短短数日,欧某在南通成立了两家公司,不过公司的营业执照、对公账户、U盾、手机卡等“四件套”在办理完成后即交给了代办人员。欧某心知肚明,“四件套”全都卖给了“忧郁的老王”,自己出卖了身份信息,但从中轻松赚取了每套1600元的好处费。8 N* K/ z- f5 s+ |1 q& F
9 C! R. e1 s: ~9 O. r
同一时间,躲在暗处的“忧郁的老王”还陆续物色了另外3人。连同欧某在内,一个月时间内,4人共新办了7家公司的“四件套”。而此前的一个月,“忧郁的老王”还通过遥控指挥,已成功办理了11家公司的“四件套”资料。# ]+ B( y% ^3 \$ X' I% N
5 g" a4 p- \3 w  e2 f5 j8 [* o
“忧郁的老王”,如此疯狂地办理“四件套”,究竟有何企图?6 L; o+ h+ {+ r, `" N
2020年11月至12月,重庆一女子落入投资理财诈骗陷阱。在骗子的诱惑下,女子不断向指定平台转账投资,累计投入资金11.8万元。直到发现平台无法提现,女子才意识到上当受骗,随即报警。民警调查发现,女子被骗的11.8万元已通过多个公司账户转移,这其中就有“忧郁的老王”在南通办理的公司账户。/ L2 {' U4 Y( D- G. G) o
1 {  Q. ~) t9 |* b& |
在此期间,南通警方已经注意到“忧郁的老王”的不法活动。经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紧密摸排,南通市区一家财务公司很快进入警方视线,“忧郁的老王”逐渐“浮出水面”。& D0 ~: u  a( G- v1 \% f5 M
( N6 ]7 g1 t# Y
“忧郁的老王”,真实身份为邹某,江西人,今年30岁,通过上家向诈骗团伙非法出售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等“四件套”牟利。几年前,邹某就曾带人在外省办理“四件套”。2020年10月,经老乡的介绍,邹某认识了南通市通州区的陈某,后者愿意为邹某提供便利。双方商议好由邹某将“卡农”带至南通,陈某提供帮助,联系本地财务公司,完成“四件套”的办理。, Y2 W! v1 O" D/ Y! O' Q5 @  B
! w; O9 [4 h& M" Z4 x( W. b" K
“所谓卡农,就是愿意出卖个人信息办理证件、银行卡的人。”参与案件侦查的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钟秀派出所民警潘宇杰介绍,这些“卡农”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便宜,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去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U盾和手机卡等“四件套”,再贩卖给“收卡”中介,后者再将“四件套”出售给诈骗犯罪团伙,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欧某正是邹某手下的‘卡农’。”$ q2 M% x, x3 D8 ]2 \. ]! X- d

6 h. T. h+ g% L/ ^4 N南通警方查明,2020年10月至11月,邹某陆续联系8名“卡农”来到南通,在陈某及当地一家财务公司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11家公司的“四件套”。但邹某并未满足,他认为陈某办事效率不高,又自行联系了南通市区另一家财务公司帮忙办理,每套给予对方2500元的好处费。2020年11月至12月间,欧某等4人正是在这家财务公司的协助下完成了“四件套”办理。邹某则以每套1.1万元的价格将“四件套”卖给上家,每套大约获利5000元。
# _7 B$ a& V5 K- I% s$ O6 {- _' D* C# ], p5 N! a" c3 t
随着调查深入,这一犯罪团伙的组织构架逐渐清晰。今年1月至3月,南通警方果断出击,展开抓捕行动,陆续将邹某、陈某,涉案的两家财务公司负责人章某、周某、梁某和相关员工,以及欧某、李某等“卡农”抓获归案。
* N( }% B, @- B
" Q( h" i8 L) F  I南通警方调查发现,邹某出售给诈骗团伙的18个对公账户里,案发时已有13个账户启用。短短1个半月时间,这些账户产生的资金流水高达1亿余元,涉及资金超过5000万元。( ^9 f. M, `# q$ h) D/ a4 d

  Y4 W: n6 {- m0 R0 G9 T“任何一起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资金流这一关键要素。”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凌春华说,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等。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有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被诈骗分子利用。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在不法分子的唆使、引诱下,不惜牺牲个人的征信信用,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出租、出售、出借给“收卡”中介,最终贩卖给诈骗团伙,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
) r. C+ e5 i6 M5 c
- b: `8 c- g# ~9 v5 _$ ?“斩断这一黑灰产业,是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徐浩说,随着公安机关“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如今,诈骗团伙可以利用的洗钱账户资源日益减少。“以往,诈骗团伙买来账户后,通常会休眠1~3月后再启用。如今,账户的‘休眠期’已明显缩短。” 徐浩说,本案中,在邹某出售给诈骗团伙的对公账户中,有的仅隔三四天时间就开始被诈骗团伙用来转移赃款,这说明伴随公安机关的打击深入,黑灰产市场上的洗钱账户资源日趋紧张,甚至处于“缺货”状态。
& c. p) b5 o) K  I9 A
3 h; G4 t# D3 r5 r+ X目前,犯罪嫌疑人邹某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已被批准逮捕,周某、梁某、欧某等人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a4 v* ~( W' k% W1 U$ y' O
0 y9 F2 h! ]: b. r9 |
南通警方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开办贩卖银行卡、电话卡等违法犯罪。同时郑重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不要因为一时贪念、一点利益,将自己名下的手机卡、银行卡、空壳公司对公账户出租、出售给他人,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举动,已涉嫌违法罪犯。同时应妥善保管好的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一旦发现买卖银行卡、手机卡的违法犯罪行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S  c, W9 ]; g2 l. x/ B, \9 n$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7 00:37 , Processed in 0.2557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