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近期我局民生热线接到部分职工反映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工资条问题,为使劳动者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对工资条的相关法律小知识进行了整理,供劳动者参考使用。
3 T7 F: Y) q% G5 E
( f( T2 y* ?: H问题列举: b9 `/ F# s- G5 j0 L
1、诉求人反映:某公司不给发放工资条,认为不合理。诉求:希望部门协调能够发放工资条。8 z$ K' Z9 G6 |8 r# q4 E/ T
2、诉求人投诉:某公司一直不给发放工资条,咨询公司,告知不提供。诉求:希望公司发放工资条,并要求处罚公司该行为,要求补发之前的工资条。. N: w& a0 x$ c1 d5 d
3、诉求人求助:某公司的员工家属,发工资没有工资条,加班不发放加班费。诉求:要求发放加班费,发放工资条。
5 [8 z' t' N4 _1 w# l: W在民生热线办理中,劳动者要求单位提供工资条的诉求逐渐增多,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上述工单,诉求人均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工资条。4 g, n0 Y1 W9 K
' g% T+ m& g7 T b什么是工资条8 d5 o5 B' T8 A6 I
: W3 Y1 P: [, p
工资条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发放给员工、反映其工资的凭条,主要记录员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工资分项和收入总额。工资条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术语,法律上应称其为工资清单。' B8 k0 w H3 F7 _2 K5 @2 C" |
对于劳动者来讲,工资条是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是劳动维权的重要证据。员工对于自己的收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而工资条是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作为证据之一的工资条,对于认定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也将起到凭证作用。
3 Q5 n( F, D6 j8 ]# p( ~) |* s7 ^) O+ t; p+ d! F
发放工资条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 y8 @% T: @1 q: t' F3 L. `
8 Q! X# X5 e/ p《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这里所说的“提供”,指的是把工资记录清单发放给员工,也就是说,给员工发放工资条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 U) E( o) O& G5 _4 O1 [1 t; b8 e! t% u8 r
工资条应记录的内容
6 y# b O& U: z/ v S: Q# {+ c! _, ^/ ], M0 C2 W" L6 a" q
一般来说,工资条所记录的内容,大概可分为基本信息、加项、减项、总额4个部分。+ Z4 ]3 u' C. U) I# u' o; s
基本信息包括员工姓名、工号、职务或岗位、发放工资周期、工资发放日期等。. B) P" \5 G; G3 Y5 T
2 o" W( t4 |$ X: b: j
加项又称收入项,记录的是员工在该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各项报酬,指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加项部分又称为应发工资。; Z2 F! M" @% R1 H4 k5 _! ^& s
( S7 A$ ?5 K$ w7 ~减项又称扣项,记录的是员工在该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各项该扣除的项目,主要包括事假、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应当扣除的项目。
& \; e. n! E8 \1 _0 X' }4 T, U) p& R* G8 w; y( ]" H. Y2 L
总额即应发工资减去扣项之后的实发工资。
( y3 c5 m' `! `
% `8 M) C7 S$ |! p3 m. M+ \关于工资条应当记录的内容,法律法规并没有特别细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性质自行确定所记录的内容,但不得缺少法定的内容。7 z; X' d" k4 [/ G
* W5 G6 c) x% X6 P" |: j( X: M4 q
工资条可以是电子版+ x' p/ w+ b1 u) U" d8 }/ i
: Q/ H, t, n: @
传统的工资条基本都是由用人单位打印制作成纸质版本发放给员工,迄今为止,纸质版工资条依然是主流做法。% K2 v: l0 N9 K, j! Y1 r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科技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越来越深,采用电子形式发放工资条,方便、快捷、高效,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目前,工资条的发放不局限于纸质形式,也包括电子形式,比如邮件、微信等,只要能够详细记录员工的工资项目,并有效地提供给员工,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1 `- M3 k' n9 o
2 a8 ^' x( k+ A; a但是,无论是纸质形式还是电子形式,都必须发放到员工手上,纸质版一般以员工签收为准,电子版的不要求签收,但必须确保员工知道工资条的发放途径并且能够顺畅收到。; x1 L, }) Y2 x0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