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88|回复: 0

[防癌抗癌] 降压药“最好的吃法”是什么?是“吃吃停停”or“隔天吃一次”?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6552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711
发表于 2024-11-10 17: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经常会听到一些高血压患者向周围的人介绍自己使用降压药的“经验”:比如“连吃3个月,然后停1个月”,又或是“隔一天吃一次”……
+ x% y. }+ w% i7 V& V$ G2 D! M1 G& I, Q* r6 E
3 |  ?' Q; X: L" Z
总之,他们相信:这样的“吃法”既可以让高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同时又能减少降压药所带来的副作用。7 t; ^* l, n4 [5 o' R

: n4 p# H* N, c2 `( a+ g. o' m但假如对降压药的作用机理与特点稍有了解的话,大家就不难发现:这些降压药“吃法”是存在着明显问题的!  r1 g2 O1 z. Z& t0 a

3 O0 I, ~/ S+ ~" d那么,为何绝大多数降压药都不能按照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方法来服用?在医学上,降压药真正“最好的吃法”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x( K! Z+ j9 O1 `; T5 `. I; c; L* {

0 u$ G3 S* b( s+ k- y7 L( a3 W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仔细说明。
8 W+ s; b0 U+ w: P8 @1 h( U" o! M7 x; B2 m8 Z
“吃吃停停” 血压易反弹
4 N3 B3 G7 K3 R9 R) a% p& [) ^临床上,绝大多数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发病原因与机制的这类高血压。% f. q$ T  o* Y. u; e
# q! c3 l6 @7 O9 i9 u# o
也正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根儿”一直没能被研究清楚,所以,现代医学还远远无法做到“根治”高血压!6 k' H& s( _( d3 }( a, X! n
# z2 v8 I  q8 Q6 g
举个例子,大家就不难理解了。
1 Y1 T. x9 ?7 d) P- @4 l! z- @( U! X$ Y5 `) I3 P
像“病毒性感冒”这种疾病就是一种可以“根治”疾病。+ S& N1 G( r- ]; c  H4 U# n3 J

/ P8 g0 E( ^, E( J因为,导致感冒发生的“病根儿”非常清楚,是某种病毒的感染。
! k* P4 @, ?# c' z9 S; ]7 B$ o/ c& J, h' G2 b
而只要选对了抗病毒药物,等药物将体内的病毒全都消除以后,病就完全好了。1 o" c- F' W; O  k0 P9 ]
! l( s1 e( p7 L) q; L
哪怕后面停用了抗病毒药物,也不会继续出现感冒症状。
: W6 [: Z' A$ s- p, V+ `6 v" K. F- x2 |& n
然而,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则完全不是这样!
6 b9 b# p2 N0 s: |8 W9 `
1 P) i6 i# Q3 H7 a* \: `; `' b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众多降压药,其实全部都只能用于“控制”或“压制”血压。
: B+ J6 u. _: j4 Q; F$ I  g0 V) m& K1 W+ W, X
哪怕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降压药,人体内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根儿”也依然还存在且并未消除。这就意味着,一旦停用降压药,那么,血压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反弹。
" A/ C8 |' }1 J. `4 Q& M8 {9 h  {, S) N7 p9 K) [) n2 f- f
因此,类似“吃3个月、停1个月”这样的降压药吃法,明显是完全错误的!. o# B) Z$ i& v1 Q$ d1 h9 x& D

, e/ ~8 H* l% h" W, R在停药的这1个月内,血压搞不好会反弹到比没吃药以前更高的水平。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脑溢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2 \, d8 [5 ?8 S9 H) R) b

2 p1 q2 \7 }" J即便是到了夏季,很多人的血压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有所下降。
) ]* }8 W% D8 M  X: n" l2 P2 [& B# }5 T$ c9 ^* Q
这时候,医生也多半只会建议在原有基础之上适当降低降压药的服用剂量,而很少会要求高血压患者完全停用降压药。# i* ~% u; u0 z" Q- |9 N! [
4 z$ H7 S: N  J4 t5 @- [
“隔日服药” 血压波动大# S5 b7 v7 ]& ?% g% L8 I- i

( c& ?1 p! l! ^$ Y$ o) j: p有人说,“隔日服药”是比“吃吃停停”更好的一种降压药吃法。
: d0 O+ i: T9 L/ w
" B( Y% K% Q4 k- I- h因为,这样做其实并未长时间停用降压药、保持了降压治疗的连贯性;与此同时,还让实际服药剂量下降了一半。& W- T- c: j& n) W5 a% s3 y

' h% Z$ A$ P# B" d+ L但不得不说,“隔日服药”同样是并不推荐的一种降压药吃法!
- h! r) o3 i2 V% O+ G* Q- C. L
  v% \# s5 b+ V: D' @/ n6 r这是因为,从药物代谢的角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口服降压药只有保持“每天服一次”的频率,才能在人体内维持较为稳定的浓度。而稳定的药物浓度所对应的,是相对稳定的“降压”或“控压”效果。
) W9 I1 `. l: _5 y& I% C/ r! E# R, F, ]
反之,当采取“隔日服药”时,降压药在我们人体内的浓度就会表现出“一天高、一天低”的特点。相伴随的,则是血压值也可能出现“一天高、一天低”的上下波动现象。
, ^& C) u: t; ?+ s9 e) I8 _) u' k) l1 D8 a
要知道,即便不是大幅度的血压反弹,像这种小范围的反复血压波动也依然是很不利于血压控制的!
- T8 H; j, G0 Z5 K! n
( ?  L; D5 B; \7 S对此,2024版《高血压患者高质量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建议》就特别指出:所谓“高质量”的血压管理,关键就是要实现“全天24小时”以及“长期、稳定”的血压达标。, [# w0 k9 ?. B8 a5 f* s

; H6 t% L  E( ]# `. R- I其中,还专门提到“BPV”这样一个概念。这里的“BPV”具体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BPV较高的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往往会更高!
# w: W+ c; }% X- J2 s' v7 U7 H8 {/ R# h/ U( k+ q$ x
毫无疑问,“隔日服药”的这种做法,肯定会增加“BPV”!这也就是为何,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隔日服药”的原因。
! g* S3 q+ E0 Q0 O9 F
7 {5 z1 R2 u0 _; C! O( l8 k降压药“最好的吃法”) L9 \* t) X; }1 ]2 e

1 P/ j) V( `1 i2 S7 c! x既然“吃吃停停”与“隔日服药”都不是好的降压药吃法,那么,究竟怎样吃降压药才“最好”呢?
- X6 i$ H. S0 o% B- p  h
1 C% F7 K2 a3 e! s这里,有两项关键的用药原则!理论上,只要按照这两项原则来使用降压药,那就基本算是满足了当前医学上“最好的”吃法。
/ K, }2 n/ h2 }# C+ @, p/ ~
6 \( M* @& A+ K1 }- d$ ?5 `第一 选择“长效降压药”并坚持每日服用
9 x7 W8 h/ l3 {/ ?3 q: Y" [, U2 r* {0 S/ j: _. M
所谓“长效降压药”,就是用药说明书上明确推荐“每天只需要服1次”的降压药。其所对应的,是“每天需要服2-3次”的“中短效降压药”。, e& I/ k0 X2 n5 m; Q
7 J1 h( P9 v; n  g0 w8 A
应该说,现阶段高血压患者从正规医院里所开出的降压药,基本上应该都是“长效降压药”了。/ R( E, n2 X8 Q! j: P' f+ n
! c4 [& ~( Y, f* N. y
对此,最新权威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明确提到:高血压患者应该【首选】每日只需服药1次就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这会更有利于减少血压的波动,并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 r2 |# J- ?' S3 U
9 l- m, y3 Z# n' @9 H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除了要选对“长效降压药”以外,“每天都坚持服药”也是至关重要的。5 J5 w4 F2 F% {& C5 o3 F7 r
6 q% |* c! A! U' X8 Q/ x5 Q
第二 联合用药
/ M; W4 a) S( a1 M
- Y4 @# T' L+ c' {% E+ y. d0 s
/ R6 {3 [6 R9 k事实上,近年来“联合用药”已经成为降压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了。而所谓“联合用药”,其实就是同时使用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来进行治疗。
8 w: K6 K8 f1 J
' W8 i9 J7 B% j  P1 Z过去,不少人认为:只有当血压值很高又或是单独使用某1种降压药效果不佳时,才会考虑“联合用药”。但如今,主流的医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可能在高血压更早期的阶段就应该采取“联合用药”的策略。, C" J4 \/ F9 m/ m" ~- ?; a* E0 N/ `
0 V# @. k  h# P9 u
比如,同样非常权威的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就推荐:血压值只要≥140/90mmHg,可以直接采取“联合降压”的用药方案。# c- F4 p, }( ?% Q: x' x# E

/ g$ M/ X5 \( I& d5 Z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刚刚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都最好从2种降压药开始吃起!
! O$ `6 Y! _) A9 C
; Q7 Q* n: p6 b7 |& B! ?" r! ~# u那么,“联合用药”到底有何优势,会使得医学指南如此推荐呢?
$ y" C) ]' y4 i* {6 v  f5 W$ |8 e

2 R% \) f2 B$ z" y' [: A7 y5 Z# s首先,“联合用药”能够带来更好的降压效果。
* C  L; @: g% x" K% d0 R2 G
, g9 [* }8 }( L( V& u这是因为,当2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联合时,只要搭配合理,往往可以在疗效上相互补充,从而发挥出“1+1>2”的疗效。
3 e7 p- C# I4 [1 f1 P
+ _0 r5 O5 |: q, i+ G9 s( T) |. }) K举例来说,有研究就显示:在“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的基础之上只用增加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最终所能获得的降压效果就会明显优于把原有的“普利类”或“沙坦类”剂量加倍。
8 \4 J8 f! S& @. D7 _
: ?" n; i+ v- o其次,“联合用药”还能相互抵消或者减弱某些不良反应。
. w- i; Z! [' t+ l) U% Z
7 x# w: g, v. U3 R/ e比方说,“地平类”药物有时候可能会引起心率增快,而“洛尔类”药物是可以减慢心率的。因此,把这两种降压药搭配起来,不良反应就可以减轻。9 F7 k$ @: g( v* L8 D7 l$ g, J
$ M" W/ x: V; y' q9 h: G
再比如,“地平类”药物还有可能在一部分患者身上引起脚踝水肿的反应。但只要把“地平类”药物与“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进行联用,这种脚踝水肿的发生概率就会明显降低了。6 L4 Y# o: y2 `7 z9 t. K( e5 q' ~/ U

, S; a" s4 s8 Y; l& u简言之,“联合用药”一方面可以让降压药的疗效被“放大”,另一方面还能使不良反应风险被“缩小”。因此,它才成为了现阶段降压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J* h# a& |/ u% A/ E7 ~
. D" e5 }0 E" @; ]: V  v( B
为了更加方便高血压患者服药,如今已经开发出了不少“单片复方降压制剂”。这类降压药每天只用服1片,但其中却已经按照合适的剂量配比好了2种不同的降压成分。
" U! K+ v3 q# m8 i6 H+ t) _- `1 v
也就是说,每天只用吃一片这样的“单片复方降压制剂”,就可以享受到“联合用药”所带来的各种好处。既方便了服用,也让降压效果最大化,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0 ^0 B- I5 G! m% I, O2 _/ Q: {' o: R3 Y; Q3 J
由此看来,【坚持每天】采取“联合用药”的策略服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前提是搭配合理),又或是直接使用已经搭配好的“单片复方降压制剂”,才算是符合现阶段最新医学理念的降压药“最好吃法”!/ q9 j2 u, \. c! |, z
# O; U# ^( _! d8 V; `6 x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10 10:02 , Processed in 0.21579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