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体检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小毛病,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讳疾忌医,觉得不痛不痒不影响生活,就不管它。殊不知,一些小毛病或预警信号,如果一直不重视,很可能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最后演变成癌症。
@. b5 o* `! s1 D/ Y- j
5 u' P$ {9 J5 y4 ~7 G; c
癌症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往往会经历三个过程:正常组织 → 癌前病变 → 癌症,每一种癌症的产生时间有所不同,短则数月,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如果已经变成癌前病变了,依然不重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病极有可能变成大病。
' _1 u9 p- I: T+ o5 c- u6 o3 W
: u: m1 u# @0 F/ |2 ?5 V$ o ~今天给大家扒扒那些容易久拖成癌的「小病」,希望能让大家重视起来!
9 e* S1 L$ a- L* n0 R; i
+ @ k$ b) b0 s
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目前认为本病多为单克隆性,是由与甲状腺癌相似的刺激所致。好发于甲状腺功能的活动期。临床分滤泡状和乳头状实性腺瘤两种。
; R8 z- N; T3 M6 M) K7 @- `
. ~7 T# ?/ [( ^/ ^3 Q& {
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 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恶变的可能性:
: y6 j+ \4 Y o/ q2 e
, { n! c2 k) U V/ v# X; ^8 F, A+ N
①肿瘤近期迅速增大。
/ v# o Y$ i' X+ Q②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
8 \% j9 @# x8 _4 T9 j( b1 _* y③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 q. a( D: n- m- g1 z
④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9 ?7 u2 ] ~$ }+ U) ~- r- ]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7 h$ S6 @5 l4 t* W
m x" F# q% W+ e: U- s
因为甲状腺腺瘤有恶变的可能,并可引起甲亢,所以发现后一般最好切除。
7 ~) @! A9 m9 [# A, o5 R
/ y/ m5 Z1 j Z ?) ~+ ^* c0 g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
+ K& `. J; p9 n$ _9 c3 x/ j
$ B( F4 e, |8 q# H" _; T7 |' s
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妇女的 2-4 倍, 10 年随访乳腺癌发生率约 5%, 从活检病理证实至发现乳腺癌平均间隔 10 年, 而临床也发现囊性增生病高发年龄比乳腺癌早约 10 年。综合大量前瞻性研究结果, 支持「乳腺囊性增生病多在 30 岁左右发病, 40 岁左右可有肿瘤趋向, 50 岁左右可进展为癌」的观点。
2 M+ s; \" F3 p5 [! k
/ G8 F5 z, L2 f6 v8 c3 N# l% a因此,如果确诊了乳腺囊性增生,应该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恶变可能较大的肿块,最好预防性切除。
) m3 ?4 V, Y# k. ]$ t+ Z
0 U( p; I( G7 e' s8 |$ m2 r
在食管黏膜的修复过程中,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齿状线以上的食管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取代称为 Barrett 食管。Barrett 食管发生溃疡时,又称为 Barrett 溃疡。
9 M5 {0 [% _% n' N# y) f7 C
$ A# D& R6 }8 k k4 g: c# h
Barrett 食管是目前公认的食管癌前病变,如果确诊了 Barrett 食管一定要动态观察,密切随访,研究发现,Barrett 食管患者罹患食管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十倍。
: |- {( A5 b% N
/ Y" A0 `/ H# g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个高危因素,一旦确诊萎缩性胃炎,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进行性发展成癌。
) n9 \5 w4 c* t! }0 q+ x8 O4 V' ^1 _
息肉是否癌变和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等因素相关。通常,息肉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腺瘤样息肉癌变率高,而增生性息肉癌变率很小。
2 B; ?6 C8 V9 `- J8 |
1 ^6 ^' O# F/ I8 S+ u# N有蒂的息肉、表面光滑的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的息肉(基底面广)、表面不平整、中间凹陷、呈菜花状息肉癌变率高。
5 x0 v/ Y) {" r$ R$ l' p0 o( g5 a8 L# z( r
癌变过程:小腺瘤性息肉 → 大腺瘤性息肉 → 癌化息肉 → 癌症
5 V. T4 C+ Y/ D% N7 u
0 b5 L4 X8 Y( H+ G& G息肉有很多种类型,虽不是所有息肉都会癌变,但通过肉眼很难分辨。所以做肠胃镜时,遇到息肉应及时切除. 息肉切除后每 1-2 年需定期复查肠胃镜,看息肉有无再次复发。
0 u) G! ~( R" Y2 x7 `, R0 B9 j! r2 ?
幽门螺杆菌属于Ⅰ类致癌物,是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甚至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2-6 倍。
$ ?" {: V8 o; b" s+ F
0 k6 o# _6 x0 ^& H! T癌变过程:幽门螺杆菌感染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 h) O* z" f, Z
& S/ U' _9 g9 x' @) n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经过多年反复的炎症刺激,胃黏膜细胞逐渐发生「异变」,最终癌变。
0 ^. c1 P+ p7 n" s* e, k& Y3 t2 b& g( d k4 k9 y+ O! E7 f* y
建议:根除治疗后复查 C13/C14 呼气试验,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
- s! |$ Y/ _; Q( P" e; Q
/ e( o k+ E9 K& ^8 V' T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引起的。
- I. q5 I1 u7 \! X9 n1 L) W
2 r, R# E5 j; J+ U癌变过程: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 → 宫颈反复发炎 → 出现瘤样病变 → 宫颈癌。
% z' e& Z! r: e+ r- ]9 p! G# C% f- D. R) s& T- L( @
高危型 HPV 如果持续长期感染,在炎症等因素的反复刺激下,宫颈上皮会逐渐出现轻度、中度、重度的「瘤样病变」,最终导致宫颈癌。日常保持健康饮食、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70%~80% 左右的 HPV 感染是可以自己转阴的。
% \" v6 j$ e/ r( V
; s; c( s9 i) U3 L0 n3 L
查出 HPV 阳性,建议再行宫颈 TCT 检查,看宫颈细胞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没有异常则定期复查,等待自然转阴即可。除此之外,还可接种 HPV 疫苗,预防 HPV 感染。
" R. B, U) B2 n8 x
" I. `# V4 y7 u9 L2 `- F
研究发现,肝癌中,90% 以上的患者往往都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h: E! }. \% L5 B { K N# R% Q+ R- v1 k- I1 y% c6 t5 b3 M; j
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到原发性肝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最常见的演变过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原发性肝癌
8 g2 _/ N% B4 B9 g' ~
( V, m" {) i: S1 R
也有一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不发展为肝硬化,直接变为原发性肝癌。
5 ~# O) c/ H/ ^/ v& ]$ J! x. }# ^; ?! w
如果确诊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定不要忽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肝功能监测、肝脏彩超、甲胎蛋白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有抗病毒指征,应该坚持抗病毒治疗。
1 N2 `1 h. N9 g- ]) ~' t- v% Z
7 Y" [, B' j5 G9 E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癌: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四步 — 转化成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
+ z$ o/ B; T- g' O0 v: \, g8 B) r
& R3 E t7 l2 ]) K但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有可能跳跃式发展。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可能性,一项回顾性数据分析显示,16% 的肝癌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变而来。也就是说,单纯性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可能不需四步,而直接发展成肝癌。
) ~+ U, |. f# p& e) P( x
; d' h# _5 _* S' n; T
癌变过程:脂肪肝 → 脂肪性肝炎 → 脂肪性肝纤维化 → 脂肪性肝硬化 → 肝癌
6 `' j1 w* ?2 i1 |" Q( z( I" Z9 v7 e% D2 D) O' y
建议:对于单纯性脂肪肝来说,通过饮食调整,并加强运动来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逆转脂肪肝。对于脂肪性肝炎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也可以恢复正常。每 3-6 个月做一次肝脏彩超和肝功能检查。
4 L; K7 V" W$ \, E* P$ Q" n% j
5 h, h( K7 k, s& I6 N& z4 W小结
. [; k! T P0 }. b7 \1 F& C
* \7 Q* q \6 j9 s, ]综上,很多「小病」没有症状,如果不体检,很难发现,所以建议大家重视定期体检。当然体检报告发现有异常情况也不用过度恐慌,大多数和癌症不是对等关系,只有小部分人会中招,而且往往要经过多年才最终成癌。如果发现早,及时干预,完全可以把癌症扼杀在萌芽中。
: A. Y; n& F1 T" n: s
+ \; z5 F, |- ^6 w7 h还有些癌前早期发出的预警信号,如长期咳嗽(或痰中带血),经久不愈的溃疡(口腔或十二指肠等),口腔黏膜白斑或红斑,外阴白斑等,都要高度重视。
: U+ ]. l" y5 V6 `
# h A$ s: P$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