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80|回复: 0

[家有儿女] 《告别拖拉磨蹭的五步练习法》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5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4442
  • 最近打卡:2025-11-04 09:48:3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582
发表于 2024-11-7 15: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早晨的忙碌总是让人手忙脚乱,家长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应对。而孩子们呢,似乎总是慢条斯理,洗漱吃饭都像是在享受悠闲的假期。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却回你一句:“知道了,别唠叨了!”
# ^; p  L; o1 [( h7 E6 E- S5 ~6 M1 _4 h' c2 u3 d
晚上,孩子们更是抱着手机不放,你提醒他们该休息了,他们只是敷衍地“嗯嗯”两声,然后继续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更让人头疼的是,老师时不时还会来一句:“你家孩子作业又没交。”这简直让人一个头两个大。0 N! [$ @* l) I; b# i
孩子们似乎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拖拉磨蹭,写作业、收拾房间、参加活动……看着他们混乱的作息、杂乱的房间、糟糕的成绩,我们的耐心就像火药一样,一点就炸。一旦控制不住,就会和孩子发生激烈的争执。9 X/ Z0 k5 d% V
拖延是个普遍现象,我们都知道它不好,但要摆脱它却并不容易。家长们尤其担心孩子的拖延行为,希望他们能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而拥有自律的人生。现实往往是,我们的催促和担忧被孩子视为唠叨,甚至感到不耐烦。那么,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孩子改掉拖延的习惯呢?6 ^) N& R7 K/ l# T; r: q
认知行为疗法专家珍妮弗·香农在其著作《告别拖拉磨蹭的五步练习法》中,为那些受拖延困扰的人们提供了一套实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她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出发,对拖延者的行为习惯进行了分类,并深入分析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书中提出的“五步练习法”旨在帮助人们通过五个简单的步骤来改变和消除拖延习惯,并通过自测和练习项目来引导读者进行自我觉察和反思。
% A: v7 a+ s- B2 I& R珍妮弗·香农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还是青少年焦虑问题的专家。她的作品《跳出猴子思维》《青少年焦生生存指南》《青少年害羞和社交焦虑练习册》等,都入选了英国“优秀读物”。
8 ^& W. `! X1 `; Q5 K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找到拖拉问题的根源,告别拖拉磨蹭的习惯,让孩子的生活更加有序,也让家长的心情更加轻松。* i7 h- t/ y9 A2 M
9 p) \( G+ Q/ `2 W* g/ A
1' m% x' N. w. t. I; Q
四种不同类型的拖延,你是哪一种?
# `: z( W$ ~. c! N' P, b. H9 t拖拉磨蹭的行为有很多,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这些行为并非简单的懒惰,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P" L+ L- H: c9 c6 l
究其根源,其实都离不开四种主要类型:  E, a9 C, [& l) A4 y) p* B
追求卓越、担心犯错的完美主义者;* `+ e& C- q& {; n+ i
/ L( v- t/ h- {' c; c
追逐刺激与挑战、讨厌无聊的勇士;) n4 p8 F, C9 S+ ^

: G/ F- C. K$ `+ S" n7 Q7 G3 S& b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讨好者;
9 Z. q0 r9 [" j& ~/ V
! c. F% f2 f3 N不愿听从别人安排的对抗者。
: D8 Z2 e9 M2 U5 y6 n# z& {$ @4 x9 F( ^+ c9 F/ `3 C. e; a1 V
第一种类型:追求卓越、担心犯错的完美主义者。
4 n3 w- n/ ]' B4 G4 d/ F如果你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事事追求完美,那么你就是属于“完美主义者”,这样的人往往认为犯错等同于失败,这种恐惧有时会让他们回避任务,导致拖延。/ D' Y! \# U. A4 p  x! {3 j
就像小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近乎苛刻,作业总是整洁有序,笔记详尽,因此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让他在面对挑战时感到害怕。
0 p* O0 F- ?$ f7 T* M; b* x例如,他报名参加了朗诵比赛,虽然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但随着比赛的临近,他开始担心自己在台上的表现。他害怕自己会犯错,表现不够完美。这种恐惧感让他陷入了拖延,最终导致他错过了比赛。
" _1 R; Y; V8 C, z, J虽然追求完美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更高的成就,但过度追求完美带来的担忧和恐惧也可能导致他们拖延而错失机会,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n# a0 H3 K- v& K( g
第二种类型:追逐刺激与挑战、讨厌无聊的勇士。2 o! n$ b1 G! B/ m5 ^6 W! V6 D
如果你是那种热爱冒险和挑战,总是根据兴趣来决定是否投入的人,那么你可能属于“勇士”类型。一旦任务变得枯燥无味,这类人就容易拖延,或者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所吸引。
, b& H! Q/ o/ d: A小李是个充满热情的“勇士”。在学校,只要遇到有创意和挑战的任务,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全力以赴。但是,一旦遇到那些常规、重复的学习任务,比如做数学基础练习题,他就会觉得无聊,一开始总是不愿意去做,觉得时间还很多。直到老师检查作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才感到压力山大,于是急急忙忙地开始赶作业。) a5 c5 Y7 s' p! @3 O
小李在面对有趣的任务时,能展现出勇士般的专注和能量,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勇士也有软肋,那就是容易感到厌倦,而且对时间的把握常常不太准确。  {( U: v* z7 D: P6 Z7 H
第三种类型: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讨好者。% x# ]6 v. X, }
如果你是那种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总是优先考虑他人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那么你可能属于“讨好者”类型。这种人很难对别人说“不”,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满足和取悦他人,因此他们经常会为了维护人际关系而停止或拖延自己的事情。
0 A; j3 C/ O% H  m+ |小明是那种特别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他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在学校,他几乎对同学们的所有请求都说“好”,不管是帮忙拿书包,还是借出自己的文具,甚至参加一些他并不感兴趣的活动。他好像把让别人开心当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7 p) _% v! w! \$ E+ \/ ]" o) y
小明非常希望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对他来说,社交关系比什么都重要。他总是全力以赴地去维护这些关系。但是,当他总是试图讨好别人的时候,他并没有展现出真实的自己。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去迎合别人的想法,不敢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担心这样做会让别人不高兴。结果,自己的作业和复习计划常常被搁置,导致学习进度不断拖延,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 E$ t; F7 K6 m. K第四种类型:不愿听从别人安排的对抗者。. F! ?8 I+ l; h2 W
如果你是那种追求自由、自主做决定、喜欢掌控一切的人,你可能属于“对抗者”类型。这类人不喜欢被他人指挥,倾向于摆脱控制,甚至在感到被迫时故意拖延,不愿遵从他人要求。. `0 T" D- o4 `8 r  t7 J
小刚是个典型的“对抗者”,他热爱自由,喜欢自己拿主意,不喜欢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他是那种一旦觉得事情不公平或者没道理,就会心里不舒服的人。在学校,他不喜欢老师和家长对他指手画脚,如果作业看起来没什么用,他就会拖拖拉拉,不愿意去做。
5 W! A) x  g1 X0 o& O* a小刚最看重的就是独立,他喜欢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他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如果任务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他就会尽量拖延,因为他不想被迫做自己不认可的事。: d1 d+ q6 a- z# s! m0 o, K$ d' J
拖延者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拖延风格,每一种风格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你是那个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那个追求刺激的勇士,那个总是试图取悦他人的讨好者,还是那个拒绝要求和合作的对抗者呢?
" Y1 V( i" C5 G+ ?! n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我们每个人的拖延可能都是这些类型的混合体,而且,我们之所以拖延,其实也是从中得到了某种好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四种拖延的风格,探索它们背后的思维模式,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战胜拖延的秘诀。$ n5 \% j  F9 t7 m* {
: X& W# [8 j$ R, j( G4 ~& A6 T
2, f* P4 L% r, @/ v$ G: X- B

1 A0 \4 W4 n) a1 V5 N改掉拖延,从培养新信念出发" \; ]. U5 Z7 Q  F% t+ s+ B) M- e
' ?; i7 h) a- Z! g0 b$ \
要帮助这四类拖延者改掉拖延,关键在于培养新的信念和行为模式。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核心是从改变内在信念开始。
( m! n# k  K9 q6 V2 I1 r, e( H2.1 完美主义者的核心信念:可以用“我可以犯错误”的信念代替“我绝不能犯错”的信念,会让自己更有信心。9 w; c3 P0 g9 M: q5 M
要帮助像小华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克服拖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
7 [' R/ T5 n1 U小华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害怕得不到高分或者受到批评,这些担忧让他迟迟不愿行动。其实,他可以试着告诉自己:“犯错是人之常情,我不必追求完美。”这样的自我提醒,能帮助他建立起新的信念,让他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
. E! W6 ^7 u/ p首先,让他写下那些因为拖延而迟迟未开始的任务,比如准备朗诵比赛。然后,鼓励他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败或者担心表现不佳。接着,帮助他识别出那些最核心的负面想法,比如“我可能会失败”。通过挑战这些想法,让他意识到即使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比如得分不高,其实对生活和未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L9 l* T5 a: ]0 R4 B& x& U
通过这样的练习,小华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面对任务,不再因为害怕犯错而拖延。7 q" ]' W1 O9 ?# k$ S' w; Y: C/ T
2.2 勇士们的根本信念:我必须有动力,可以调整为“我不一定有动力”,会更能让你接近自己的目标。
0 |$ S8 _- t, i' G2 j' n要帮助像小李这样的勇士型克服拖延,关键在于让他们认识到,完成任务并不总是需要强烈的动力。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一些方法:
2 F5 Z: O! {) @2 v* u* D& v2 P他可以给自己设定奖励,比如完成数学练习后享受游戏或点心,让学习更有吸引力。同时,他可以尝试设定时间限制或用不同方法解题,增加学习的挑战性和刺激感。小李还可以多和同学交流,分享心得,向优秀同学请教,这样既能增加乐趣,又能获得新启发。此外,他可以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并设定时间期限,让任务更清晰,减少拖延。7 W% Y4 w; T" ^3 e5 l/ P2 Y4 W4 M
通过这些方法,小李可以逐渐调整自己的信念,学会在无趣的任务中找到乐趣,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从而有效克服拖延的毛病。
4 Y- `8 |$ f5 M1 `! X8 C3 V2.3 讨好者的根本信念:“我绝不能让别人失望”,可以改成“我可以让别人不高兴”。
/ Q: c3 a& |% \  m3 o+ o: f要帮助像小明这样的讨好者克服拖延,关键在于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他们:
" e! t2 ^$ B4 h; l小明应该先思考同学的要求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要求会让他过度消耗,他应该学会勇敢地说“不”。在与同学交流时,小明不应总是迎合,而应敢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样,他能建立真正的互动和连接,让别人了解真实的他。小明需要明白,真正的友谊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基础上,而非无原则的讨好。他应追求这种健康的人际关系。" q$ X4 p! d2 V& x- `' A
通过这些努力,小明可以逐渐摆脱讨好者的角色,找回真正的自己。这样,他不仅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还能避免因为过度关注他人而拖延自己的任务。  t0 t5 F) R& k
2. 4 对抗者的潜在信念:“我就不能向他人屈服”调整为“我可以与别人合作”,会更有利于对抗者走出困境。
3 c  ]9 t  Y4 Z$ ]要帮助像小刚这样的对抗者克服拖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指令,认识到有些指令其实是出于帮助他们成长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控制。
) q  j7 P( f1 d! _% i' H当小刚遇到他认为不合理的规则时,鼓励他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老师或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这样不仅能让他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还能减少因对抗而产生的情绪。同时,小刚需要认识到,在合作中保持独立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尊重他人。7 K% [7 R+ b2 d
通过这些改变,小刚可以逐渐调整自己的信念,学会在保持独立的同时,有效应对任务。这样,他就能减少拖延,让成长的道路更加顺畅。
1 Z! q) W( \" {, W$ _, m要真正告别拖延,光靠自我觉察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些科学又实用的方法来帮忙。这些方法会像指南针一样,引导我们的行为习惯走向正轨,让我们彻底和拖延说再见。* K' \8 T2 G# W! J- O
1 j7 e+ _8 q9 o
3
: {$ h6 \7 l  J" u% v( S4 V0 P告别拖延的“五步练习法”
/ j! \; E2 w% q, O: o6 ~- x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山大的时代,拖延症如同一块沉重的绊脚石,阻碍了许多学生迈向成功的步伐。" [7 ^: L6 a$ {# o" Y
李明,一位高三学生,正面临着高考的严峻挑战,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第十名左右徘徊。他渴望进步,想要寻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但面对书桌上堆积如山、未曾翻开的书籍和资料,他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逃避。这正是拖延症的典型症状——明明知道任务的紧迫性,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迟行动。
" G2 ^& r& m' Y- O% L5 P1 t1 q" g) q最近的一次模拟考犹如一记重击,让李明从班级前十名陡然滑落至三十名。这次沉重的打击,使他痛定思痛,决心改掉拖拉磨蹭的习惯。他开始借助 “五步练习法”,迈出了转变的关键一步。3 s8 T% ]( q  e5 q, e
第一步,列出利弊清单,按下行动开关。
& |, Y2 ]( Z- b; l% W$ P拖延利弊清单就是把拖延的好处和坏处都写出来。通过比较拖延的利弊,来帮助我们决定是否要改掉拖延的习惯。- k# @; ~( d4 L5 T! w1 r
李明列出利弊清单后发现拖延的好处可能只是一时的轻松,但坏处却是长远的。比如,他可能会因为拖延而错过重要的学习机会,导致知识积累不足,影响考试表现。而且,拖延还可能让他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失去信誉,因为他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拖延会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影响自信心。
0 b/ E2 Q) H, [$ m0 B! Y第二步:培养新信念,驾驭情绪波动。2 ?* h& O7 e9 p" E% h$ q9 i
拖延往往源于错误的信念,导致我们逃避任务,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循环,我们需要改变这些想法,培养新的信念来积极面对任务。- }- _7 f/ g- P
李明开始认识到,追求完美其实是个陷阱。他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明白在学习中偶尔的失误也是人之常情。他不再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而犹豫不决,而是学会了即使缺乏动力也要坚持下去,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他会主动向同学寻求帮助。
3 t5 O$ k# I( x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李明开始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每当感到焦虑时,他会在心里默念:“我能做到,每一点努力都在让我更接近目标。”他还学会了通过“腹部呼吸法“来放松自己,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让身心逐渐平静下来,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0 c8 _- T& v  n" ?  I( _1 E7 y' X第三步:消除干扰,提高专注力。* e: o4 M; s$ C4 ~$ ?0 y: l% s1 A5 H" h9 o# _
李明意识到了外界干扰对他学习的影响。手机、社交媒体和各种诱惑都在分散他的注意力。为了专心备考,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干扰。( a( |4 P# w/ v, A
李明对自己的学习环境进行了一番改造。他清理了房间里容易让他分心的物品,只留下了舒适的桌椅、明亮的台灯和必需的学习资料,打造了一个简洁而专注的学习空间。他还决定在学习时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视线之外的地方,以减少手机的干扰。/ X2 P9 `& @  Z  b0 N
即使偶尔遇到一些干扰,比如家人突然的打扰或者外面的噪音,李明也能迅速调整状态,通过深呼吸或短暂休息来重新集中注意力,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
9 `2 H5 y! ^# ^5 R- y1 F第四步:分解目标,让任务更可行。: H) e! e$ o9 M% A+ S
我们常常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些宏伟却模糊的目标,比如“我要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目标虽令人振奋,但往往因过于遥远而使人迷茫。要行动起来,我们需要将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每完成一步都能带来成就感,推动我们继续前进。
: K) M, E5 C' ]0 f3 @& ?" r' |, j李明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让学习变得切实可行。他不再只是空想“我要数学考高分”,而是具体到“这个月我要掌握函数的所有知识点”。他每周都会给自己设定学习内容,比如这周要搞懂指数函数的性质,下周要练习解二次函数的题目。当他遇到新的学习任务,感到犹豫不决时,他会用“5分钟启动法”来逼自己开始,哪怕只是坐下来学5分钟。一旦开始,他就能更容易地继续下去。6 A" G" p- H, ?0 G& X: T2 p
李明还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给每个任务都设定了截止日期,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设置了进度提醒。" \+ A3 W) u4 E
第五步:巩固成功,为应对批评做准备。
2 }) H; t' u, z3 g) N; e2 q面对挑战时,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因此,学会接受批评,培养对批评的适应力和包容力至关重要。. Y5 d& z; e( {; e$ P% z. ^* X* d
李明在备考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同学嘲笑他的学习方法太死板,认为他这样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老师也对他的学习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让李明一度感到信心受挫。7 f5 p- B) v2 O2 A: A% U
李明明白高考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他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他不能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他要坚信自己的努力和选择。于是,他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他向老师说明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希望得到理解和指导。对于同学的嘲笑,他选择了平和对待,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他只需要坚持自己的路。" [, G9 y$ S) Q9 i2 t3 e0 M7 [
通过 “五步练习法”,李明逐渐克服了拖延的习惯。他不仅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战胜拖延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愿意采取行动,使用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2 z1 l3 x" C7 d0 [+ O
4 v  |% }; R' r+ K( ?6 C4+ \+ l5 `9 j# S* `
拖延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因素,这些因素通常源于四种错误的信念,根据信念的不同,可以把拖延者分为四种类型:追求完美的卓越者、寻求刺激的勇士、努力讨好他人的讨好者,以及不愿受制于人的对抗者。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思考和感受方式。. |+ z& k( I* n+ ^' ~

* q7 G8 |1 J+ O; X- B为了帮助这些不同类型的拖延者,书中建议从改变信念开始。对于完美主义者,建议他们接受犯错的可能性;对于勇士,建议他们减少对动力的依赖;对于讨好者,建议他们学会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对于对抗者,建议他们认识到合作的价值。
, l  Q( C6 Z, L" J& H书中还介绍了一种五步练习法,帮助我们逐步告别拖延。第一步,列出拖延的利弊清单,让我们看清后果,决定是否改掉拖延习惯。第二步,培养新信念,驾驭情绪波动,改变错误认知,用积极自我对话和放松方法管理情绪。第三步,消除干扰,提高专注力,改造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影响。第四步,分解目标,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让任务更可行。第五步,巩固成功,为应对批评做准备,学会接受批评,坚持真实想法。7 \* C5 b) i3 L2 x  @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克服拖延。它告诉我们,拖延并非不可战胜的难题。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只要我们能够进行自我觉察和反思,培养新的信念,并运用书中的五步练习法,我们就能打破拖延的恶性循环,实现自己的目标。
9 E8 M( C/ q& \. q 下载.jpg
$ a, Y; t+ j; T9 D" W: B, f
) _8 |% }& A6 T- @+ f7 ~$ w
3 g; p1 ?9 j2 t& ?% V* H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